於是亞伯蘭罕就來了這裡生活,後來他的孫子遇到了上帝,上帝給他取了個名字,叫以色列。以色列有個兒子叫約瑟,他因為太優秀遭到其他兒子的嫉妒被賣到了埃及。
後來因為迦南地區發生大饑荒,以色列人就第一次遷徙離開了迦南,到了埃及逃難,結果兒子約瑟已經在埃及混的風生水起。他不計前嫌,說服埃及給了以色列和他的孩子們一塊地方生活。
後來以色列人越來越多,埃及統治者擔心他們反客為主,就開始奴役他們。一直到他們裡出了一個叫摩西的人,他得到上帝的指引,在上帝的幫助下帶領以色列人逃回了迦南地區。
逃難過程中,摩西說他和上帝訂了契約,說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隻要按照契約生活,信仰上帝,那以色列人就會得到上帝的救贖。”
她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潤潤嗓子,然後繼續。
“後麵以色列進入三王時代,掃羅王、大衛王、所羅門王。所羅門建立了以色列最重要的聖殿,也成第一聖殿。他死後統一的以色列王國分裂,形成了北部以色列王國和南部延續大衛王血脈的猶大王國。
後來亞述帝國崛起,滅了北部的以色列,以色列的後代隻剩下了分支猶大王國,也就是猶太人。他們繼承了以色列人的信仰,以前祖先和上帝定的約定,就是舊約,隻在族群內部傳播的宗教就是猶太教。”】
天幕下的古人一頭霧水,不懂這是在信什麼,怎麼就能是一個族群的信仰了。
蘇軾我不是問天主、東正之類的嗎,怎麼先說的反而是這個猶太?
【“猶太教算是幾家裡最先確立教義的,接下來就是基督教的時間。在地中海被羅馬人統治時期,耶穌出生了,長大後的耶穌說自己是上帝的兒子,展現了許多神跡,追隨者越來越多。
他收了十二個門徒,帶他們去了耶路撒冷,哪裡有猶太教的教會,耶穌來到這裡,說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是猶太人的王,被猶太教長老們視為眼中釘。然後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為了30塊銀幣出賣了耶穌,導致耶穌被殺,屍體還被羅馬人釘在十字架上。
耶穌死後第三天複活了,讓信徒們來見他,傳播自己的事跡,就會保佑他們進入天堂。信仰耶穌的猶太人就開始傳播耶穌的事跡,並且編撰成書,就是新約,上帝和耶穌信徒們簽訂的約定。
耶穌信徒不拘泥於種族身份,隻要你信奉耶穌就能得到救贖,信奉耶穌的人就越來越多,很快羅馬帝國就遍布信徒。信奉多神教的羅馬帝國開始打壓基督徒,一直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自己也信了基督教,基督教就成了羅馬帝國合法宗教。”】
蘇軾他說是上帝的兒子就是了嗎?還有死而複活什麼的,這也太離譜了吧,這彆人就信了?
跟著傳教士也聽過這些事情的胤禟點頭,雖然是說的簡單了點,不過大差不差,就是這種情況。
【“因為羅馬太大了,不同地方對教義的理解也出現偏差,於是君士坦丁舉辦了一次教義大會,讓有不同理解的教會牧首來辯論,最著名的就是關於耶穌到底是人還是神了。
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隨著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基督教也開始了分裂。
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方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方教會。羅馬教會給自己的教宗封了教皇,讓東方教會承認他的地位,東方教會拒絕承認,兩邊正式分裂。
西方的稱自己為羅馬普世教會,即天主教,東邊的稱自己為正宗普世教會,即東正教。”】
“原來如此,那歐洲國家都是信奉天主教的,俄羅斯是信奉東正教的,雖是一家,但是正統肯定隻有一個,所以天然就有矛盾衝突。”
蘇軾差不多是搞明白了,難怪那葉卡捷琳娜女皇和歐洲那邊的關係十分微妙,嫁進來就改了信仰。這信仰不改,在俄國人眼裡就是天主教的外人,能喜歡才怪呢。
比較起來,那彼得三世不止不自己改信仰,還試圖給彆人改,相當於對著現在的他們說荀子才是儒門正統,孔孟都不是一樣,這是個人就受不了。
正經佛家人士你們為什麼分宗就跟分家老死不相往來一樣啊,我們也有法相宗、禪宗、法華宗、淨土宗……那麼多,而且誰也沒有想偌大一個國家就隻有他們一宗啊。
陛下,請相信我們,我們真的沒想做個國教一家獨大的!
【“由於天主教隻有少數神職人員手裡才有《新約》,神職人員壟斷了宗教解釋權。一直到馬丁路德推動宗教改革,新教誕生。
天主教教皇是最接近神的人,而新教認為隻要信奉耶穌,每個人都能得到救贖,可以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聖經,和上帝溝通。新教比較著名的教派分彆是聖公會,路德派和加爾文派。
不論是天主教、東正教、新教,都信奉耶穌,教派具有普世性,而猶太教不信耶穌,因為他們隻認為猶太人才是上帝的選民,隻有他們會得到神的救贖。”】
蘇軾自己腦子裡拍了一下,算是猶太教最先單獨一個,他下麵分出了一個基督,這裡又分了天主和東正,天主又有了新教,新教還有不同宗派。
他後悔,自己應該再問問那個教皇是怎麼回事的,怎麼他就能被這麼叫,一國之主結婚還要他簽字首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