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俶說道:“那我們先去,待會見。”
李俶和李媃帶著侍從一路往昌明坊行去。
李倓則從另一條路,往昌明坊行去。
張暘疑惑道:“郎君,為何不與廣平郡王他們說呢?”
李倓歎了口氣,說道:“有些事,先暫時不要張揚。”
在大唐做買賣,可沒那麼容易。
買賣做大了,就不是單純的商業了,必然與政治層麵打交道。
一開始就暴露出來,畢竟在明麵上是違反了規矩的,鬼知道李俶會不會以為自己好為名,提前告知到李亨那裡。
李亨一聽李倓做買賣,出於謹慎,誰知道會不會強令其停止?
李倓急匆匆趕到了造紙廠,他叫來劉婉說道:“記住我昨日說的了麼,每天每人最多隻供應一百張。”
“知道了。”
“可千萬不要貪多。”李倓再一次強調,他就擔心劉婉一時貪便宜。
“小郎君放心好了。”
不多時,李俶和李媃便到了造紙廠。
李媃說道:“兄長,這周圍好大的地,就這樣荒廢了,有些可惜。”
“可能正是荒廢,房子更便宜,所以這裡的主人才在這裡置辦了造紙之所。”
說話間,劉婉已經帶著人走了出來。
她行了個叉手禮,說道:“兩位客人是來買紙的嗎?”
李俶說道:“是的。”
“裡麵請。”
等進去之後,劉婉命人取出了樣品紙,說道:“客人請過目。”
李俶和李媃一看,這果然與李俶給他們看的一模一樣,李俶忍不住問道:“你們是如何將紙張製作得如此優良的?”
“抱歉客人,這是我們的秘方,不太方便透露。”
“哦,也對,是我失禮了。”李俶笑道。
“客人覺得如何?”
“你們有多少這樣的紙?”
“數量充足,但我們也有規矩。”
李俶問道:“什麼規矩?”
劉婉說道:“一人一天限購一百張。”
李俶和李媃同時一愣,相互對視一眼,都感到很震驚。
還有這樣做買賣的?
李媃問道:“為何定這樣的規矩?”
劉婉按照李倓告知的說道:“因為來我們這裡買紙的很多,我們也是為了充分地照顧更多的客人。”
李媃卻轉身看了看周圍,她臉上露出奇怪的神色。
可是剛才一路走來,並未看見其他客人。
李俶說道:“既然如此,那給我們二人每人一百張。”
“好,稍等。”
劉婉安排人將紙拿出來,又在李俶和李媃麵前驗明了紙張,隨手親手交給兩人。
兩百張,每張50文,10貫。
大唐的銅錢,一貫大概6斤,10貫就是60斤左右。
李俶命人將10貫錢抬進來,放在了劉婉麵前,劉婉清點無誤之後行叉手禮:“客人有禮了。”
李媃看了看門外,說道:“三郎為何還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