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不能怪他,大唐開元初年,整個邊疆的軍費才200萬貫。
到了開元末期,大唐軍費暴漲到1000萬貫,現在還在繼續漲,大概已經漲到1200萬貫。
而眼前李倓說,他一個造紙廠,一年可以賺144萬貫!
那豈不是開十個造紙廠,就能把整個大唐的軍費給填平了?
如果是這樣,李林甫還算個屁啊!
李隆基恐怕立刻就會讓李倓到宰相的位置上去,管你是親王還是郡王!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國家,真的隻有商業嗎?
或者說,賺錢真的隻是商業行為嗎?
如果這事放在21世紀,肯定是拚命地賺,能賺多少賺多少,鯨吞海吸一樣!
可是在大唐,還真不是這樣。
大唐的商業,不是說你能賣出去東西,就能永無止境地賺錢的。
為什麼?
因為大唐連貨幣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大唐民間現在嚴重缺貨幣,你的紙賣上天了,一旦到了一定的程度,超過了長安總貨幣的一個閾值,就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