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受封揚州大都督(2 / 2)

李隆基說道:“今日先到此為止,私鑄新錢一事,念你是初犯,又因節省了投入,功過相抵,朕不予追究了。建寧,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其餘人,都散了吧。”

“臣等告退。”

這件事商議到這裡,卻並未結束。

李林甫安排的江淮兩道官員彈劾奏疏,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如同暴雨般快馬加鞭發到長安。

無一不是對李倓進行口誅筆伐。

李倓本人卻躺在自己的宅院裡,喝酒、睡覺、泡溫泉,和胡姬們有說有笑。

其間李媃數次跟他說秦國夫人想請他去府上一敘,都被李倓以身體抱恙拒絕了。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到了十月中旬。

這一日,楊國忠被宣召入宮。

李隆基問楊國忠:“如果建寧要辭官,明年誰能勝任少府監監,為朕鑄造一百萬貫呢,你有沒有推薦的?”

楊國忠堅定地說道:“沒有!除了建寧郡王,其他人做不到!”

“王鉷也做不到?”

“王鉷連如何鑄錢都不知曉,他肯定做不到。”

“可建寧他說自己也做不到。”

“陛下完全可以給建寧郡王增加新的官職,以方便他能在明年為陛下鑄造一百萬貫銅錢!”

“要增加新的官職嗎?”

“完全可以!”

“授予什麼官職比較好呢?”

楊國忠說道:“臣覺得,讓建寧郡王去江淮,那裡是鑄錢最多的地方,直接給他一個揚州大都督,統管淮南道和江南道一切事務。”

李隆基皺起眉頭來:“這樣做會不會……”

一邊的楊玉環說道:“隻是揚州大都督而已,難道三郎還擔心您的孫兒造反不成?”

楊國忠說道:“陛下,建寧郡王是一個忠厚之人。”

“大都督是不是權力太大?”https:/

“一點也不大,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充分調動人、物,為陛下鑄錢。”

見李隆基還在猶豫,楊國忠一發狠,繼續說道:“陛下若是給揚州大都督的職位,可以再多提一些要求,例如讓建寧郡王在江淮建造更多水力紡織莊園,給他定絲綢的任務,後年再增加銅錢鑄造的任務!”

李隆基腦瓜子快速轉動起來,其實讓李倓去東南統領諸事務倒也不是不行。

因為大唐的東南,並不算核心地帶,人口有限,更沒有什麼兵力,李倓就算要造反,也不可能成功。

除非他過去自己拉扯一支軍隊出來。

他要是真的敢在東南拉扯一支軍隊出來,絕對逃不過地方監察官的眼睛。

楊玉環又說道:“三郎,你不能總讓建寧做事,又不給他權力,這樣他也會很為難,為難到這一次回來要辭官了,他要是辭了官,誰給你鑄造更多錢?”

“行行行,你說得對,給他揚州大都督的職位就行,統管淮南道、江南道。”

天寶六年年底,除了震驚大唐的王宗嗣案正在審問中,另一件事也震驚了朝堂上下:建寧郡王任職揚州大都督。

為什麼說震驚朝堂上下?

前腳地方官還在上奏彈劾建寧郡王,尤其是揚州刺史喬賢問,以及法曹參軍崔昀,他們都上了奏疏彈劾李倓。

一時間,各路地方官對李倓的反對聲甚囂塵上。

可一轉眼,建寧郡王不但沒有受罰,還得到了揚州大都督的職位!

完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