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揚州產業人才的就業問題(2 / 2)

“是的。”

其實這個製造商行背後的老板是劉婉。

劉婉當然不會想著去開這個商行,是李倓讓她去籌備的。

這屬於李倓的私人產業之一,隻不過沒有對外公開。

而且由於還是草創期,李倓對內部也沒有宣布。

這個製造商行是做什麼的呢?

製造紡車、製造船隻、製造農具。

與傳統的小作坊不一樣,它有著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特點,就像澄心堂造紙一樣。

現在揚州的造紙廠的水碓、雲秀坊的水車,都是從這個商行采購。

這相當於將之前澄心堂自產水碓、雲秀坊自產水車的產業單獨剝離了出來。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擺脫朝廷的監控,二是更加專業化,三是可以解決更多的就業的問題,與揚州書院的人才培養形成產業閉環。

以這種方式,就等於直接解決了杜甫提出來的難題。

杜甫卻還不了解,隻是問道:“揚州製造商行能聘請多少人呢?”

“能聘請的人很多,不僅揚州七縣都在買他們製造的水車,連常州也有不少人到他們的商行購買,用船隻運輸到常州,揚州製造商行的利潤很可觀,自然需要更多的人才湧進去。”

杜甫這才點了點頭。

杜甫並不擅長做買賣,更不會種地,不過跟著李倓的這一年多,他學到了不少。

“對了,郎君,前一段時間,蕭家的人來過數次。”

“哦,來這裡作甚?”

“來這裡問許多關於水車、水碓,還有紡車的問題。”高進搶答道,“蕭家明顯就是想要這些,我讓人保守了秘密,但他們卻說是郎君答應他們的。”

“我是答應過他們。”

“郎君,這些可不能告訴他們。”

“無妨,蕭家早就開始用澄心堂的技術,雲秀坊也瞞不過他們。”

這不是什麼高精尖的技術,門檻不高。

可是蕭家還是三番五次派人來打探。

什麼原因呢?

因為蕭家發現了問題。

蕭家如何怎麼算賬,紙張的價格都沒辦法降到與澄心堂一樣。

這也就是說,即便蕭家現在大規模使用澄心堂技術,也沒辦法與澄心堂競爭。

哪怕是建寧郡王派人過去協助,這筆賬也算不來。

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同樣的快銷品,拚的就是價格,成本比對手高一大截,這買賣就彆做了。

沃爾瑪當年能全球做到五百強第一,就是因為它的供應鏈管控,把成本壓縮了下去,打得競爭對手哭爹喊娘。https:/

既然蕭家好幾次到揚州書院,說明蕭家現在很著急了。

這是李倓之前就預料到的,也是他故意為之。

接下來,再把蕭家的把柄亮出來好好玩一玩。

軟硬兼施,威逼和利誘相結合,不信蕭家不老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