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建寧郡王回長安了。”
高力士一邊給李隆基按腿,一邊輕聲說道。
“哦,何時回來的?”
“聽說是昨日傍晚。”
李隆基卻靠在那裡,閉著眼睛沉默不語。
“要見一見嗎?”
“不見。”
高力士卻沒有再多說了。
李隆基又問道:“崔晉如何了?”
“崔清河今日在長安與多位名流雅士會談,可謂高朋滿座。”
李隆基閉眼不語。
李隆基自然也有李隆基的政治手段。
崔晉身為山東清河郡崔氏家主,世家門閥之身,本就為李隆基所猜忌。
如今江東與河北、河南鬨出了如此大的風雨。
河北、河南這些世家態度極其囂張,崔晉抵達長安,李隆基心中不滿,卻不會表現出來。
他倒是要看看,這長安有多少人會幫著崔家。
李倓他要撤掉,他也不會讓崔家得意。
高力士猶豫了一下,說道:“聽說建寧郡王帶著李白回了長安。”
“誰?”
“李白,李太白。”
李隆基的眼睛亮了,嘴角露出了久違的真切的笑容:“那家夥居然還回來了!”
但轉念一想,李隆基的眉頭又皺起來了:“他是跟建寧一起回來的?”
“是的。”
“那也就是看在建寧的麵子上回的長安?”
“也有可能是認為大唐在三郎的治理下,盛世偉業,想重回長安。”
“必然是了!”
“要宣李白入宮嗎?”
“不用。”
中午的時候,太子彆院裡的李亨剛用完午膳,李輔國急匆匆回來。
“如何?”
“沒有任何消息。”李輔國說道。
李亨心頭一沉,這一次事情鬨得有點大。
“那個逆子呢?”
“在百孫院。”李輔國應了一聲,“要不要喚他過來?”
李亨來回走了兩轉,心中的怒火未消,想找李倓來臭罵一頓,轉念一想似乎也無用。
“讓那個逆子在家中好好反省!”
“是。”
“三郎,我早就說過,那個建寧郡王遲早闖出彌天大禍!”一邊的張良娣陰陽怪氣地說起來。
“彆說了!”李亨怒道。
張良娣頓時委屈地哭了出來。
“你怎麼了?”
“人家隻是為三郎著想,三郎為何如此凶狠?”
“我……”李亨一時語塞。
看見張良娣梨花帶雨,李亨心軟了。
他一把將張良娣擁入懷裡,說道:“好了,剛才是我不對,我心情不好。”
“妾身知道三郎心情不好,妾身剛才也說錯了話。”
“還是你對我好。”李亨感慨了起來。
此時的李倓在百孫院擺下了酒宴。
他邀請李俶、李媃,還有李逸。
由於李白回到長安,引起整個長安的轟動。
又得知李白在建寧郡王彆院,聯想起最近長安坊間的傳聞,更是猶如一顆巨石從天兒羅,在原本波濤洶湧的湖麵卷起千層巨浪。
李白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