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能在多久拿下河北呢?”一直沉默的顏真卿突然問道。
“河北已經久無戰事,守備空虛。”李倓簡單地回答道,“安祿山要拿下河北,隻需一個月。”
“一個月!”顏真卿皺起眉頭來。
顯然他不相信李倓說的隻需要一個月。
顏真卿也很嚴肅地說道:“河北亦有忠臣,必然有反抗,怎會一個月就被安祿山拿下!”
“勢比人強,安祿山必然以最強大的軍隊快速占領河北,造成更加強大的氣勢,來迫使地方官員臣服,打下河北不是目的,打下河北是為了進攻中原,進攻中原的目的是為了切斷朝廷的漕運。”
李倓這般一說,所有人都瞬間明白過來。
“沒錯,切斷南運河,洛陽將失去糧食補給,下一步安祿山就會打洛陽。”
這一次說話的王忠嗣。
他作為盛唐軍方第一人,談論軍事可信度自然是十足的。
這其實牽涉到整個大唐的經濟命脈。
打仗不是單純的兩批人互砍,它是一個綜合問題。
長安缺糧的問題,從大唐立國之初就隱隱出現了。
李世民還經常去洛陽吃飯,到了高宗時代,就更加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