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讚歎道:“看來卿在淮南道和江南東道興建的水渠是有奇效的。”
“那都是在陛下的指使下完成的。”
“這功勞是你的。”
李倓話語一轉,說道:“淮南道和江南東道的經驗,可以推行其他各道嗎?”
“可行是可行,但臣覺得淮南道和江南東道部分州的產量去年能明顯提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什麼原因?”
“陛下當初在淮南道和江南東道等州查處過並田,還田於民,臣對比過推行均田的州和田地兼並嚴重的州,推行均田的州,產糧明顯更多。”
“為何?”李倓明知故問道。
“那是百姓自己的田,他們種得更加用心。”
“說得對!”李倓道,“那是百姓自己的田,他們更願意種!這是人之天性使然!”
“所以這件事,恐怕非臣能辦到。”
“你可以!”李倓說道,“朕此次召你回來,可不隻是後勤,打算讓你來做戶部尚書。”
劉晏嚇了一跳,他連忙起身,拜道:“臣何德何能,如此重要的職位,臣恐怕難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