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城門(1 / 2)

宋鼎 靈劍孤寒 5918 字 10個月前

占城軍再次磨磨蹭蹭地組織起來,已經又是一個多時辰之後。

此時天色將晚,夜幕已經開始緩緩降臨。賈旭率人退入驛館後方的住宅區,布置著下一道防線。驛館大樓、前門先後被賈旭用火藥炸毀,可相同的招數已經無法再用,因為現在的宋軍背後是隔壁一座婆羅門寺廟的高大、厚實的院牆,他們已經無路可退。

占城原來的都城在因陀羅補羅。後來被安南軍隊攻破,洗劫一空,遂在更南方的毗闍耶新建都城。他們吸取前番城池不夠堅固的教訓,加之木質建築在當地潮濕多雨的天氣中極易腐壞,王城內各建築多用石質,本也存著一旦不測、憑借王城內的堅固建築再做最後一搏的念頭。卻沒成想這般匠心,還未及讓外敵見識,自己先體驗了個十足十。

闍耶因陀羅跋摩六世站在倒塌的驛館前樓廢墟上,看著二十餘丈寬的空地對麵,一堵半人高的院牆後麵另一排雖然低矮、但是仍然無比堅固的石質建築,臉上的肌肉不自主地一跳一跳。

陳國康正倚在一處院牆後麵,舉著白旗,用占語扯著嗓子喊道:“占婆補羅(即占城,‘補羅’在梵語中意為‘城’)英明的王啊!請停止我們雙方的敵對行為!我們之間的爭鬥,本就源於一次誤會,不要再讓我們雙方的勇士因為誤會而受傷、死去!”

國王不聽這個還好,一聽這個反而更生氣了。自己現在連宋軍的毛還沒摸到呢,隻有占城的勇士在受傷、死去!

他讓手下也高聲喊著:“無論起因如何,你們宋人在我占城的國都殺人毀屋,總不能用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誤會’就算了!”

陳國康高聲叫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衛!我們這次不遠萬裡來到您的王都,是帶著誠意,來跟您談合作的!隻要我們雙方停止敵對,你將會得到比如今的損失要高上萬倍的利益回報!”

“那如果我不停止又會怎樣?”國王的手下喊道。

“那很遺憾,您將會遭受到比現在還要慘痛數倍的損失!”陳國康喊道。

“狂妄!”國王憤怒地將手中權杖重重的拄在地上,他幾乎馬上要下令軍隊不惜一切代價攻過去將宋人殺乾淨了,但是轉眼間又說服了自己要慎重,也許宋人真的有什麼依仗呢?對那個雖然遙遠但是龐大無比的帝國,還是能不招惹,就儘量不招惹。

他對統領軍隊的大將說道:“我要你給我攻破他們固守的房屋,但是一定要保證宋人使者的安全!”

大將對國王這種模棱兩可、自相矛盾的命令似乎已經習慣了。也沒多說什麼,而是默默地調集軍隊,開始了進攻。

占城軍隊的箭矢如雨般,飛躍二十多丈寬的空地,射向賈旭等人駐守的石屋,然後撞在牆壁上、紮在地麵上、也偶爾射中宋軍士卒護甲未及的地方。占城人用的這種竹木弩,結構極為簡單:以經過浸油處理的竹子作為弓臂,以動物韌帶、皮革或紡線作為弩弦,由於冶煉技術差,沒有金屬弩機,也沒有金屬望山等瞄具,射程、威力、準度與宋軍手中的蹶張弩完全比不了,但勝在上千人一起射一個小區域,主打一個量大管飽,竟也一時射得院牆後的宋軍抬不起頭來。

然而躲在牆後的宋軍早有準備,在院牆上每隔一段距離就從中心處抽出一小塊石磚,形成一個個射擊孔。占城士兵用的竹木弩精度很低,很難射入狹小的射擊孔內,宋軍卻可以使用弩箭從射擊孔中進行還擊,對麵占城士兵密密麻麻的陣型也極大地提高了命中精度,而且即使穿著皮甲的占城士兵也完全無法抵擋宋軍蹶張弩的威力,反倒不斷有人被射倒。

很快又一隊占城的士兵上前,紛紛弓著腰舉著半人高的藤牌,排著嚴整的橫隊,緩慢地向前推進。這種輕便、堅固又柔韌的盾牌對箭矢的防禦力極佳,這樣即使是宋軍的蹶張弩,也無法破盾。宋軍也停止了浪費箭矢的射擊行為,而是躲在院牆後,等待敵軍靠近。

還是由於占城的竹木弩準度不夠,待己方士兵靠近院牆時,後方的弓弩手便紛紛停止了射擊,以避免亂飛的弩箭誤傷友軍的後背。而宋軍等的就是這個空當,趁箭雨停歇、而敵軍未至的間隙,點燃手中裝滿火藥和鐵釘的竹筒,然後探身出院牆向外擲去。

占城士兵對這些被扔過來的冒著煙的竹筒不明所以,但是很快,一陣陣此起彼伏的炸響聲,既在告訴他們此物的風險,也在收割著他們的生命。

好不容易推進到院牆附近的占城軍隊再一次崩潰,在空地上丟下無數哀嚎的傷員和無聲的屍體,向後爭先恐後地逃去。

而躲在他們身後更遠處的闍耶因陀羅跋摩六世和他手下的統軍大將終於明白,這不是什麼濕婆大神的憤怒,而是宋軍擁有一種可以產生巨大聲響,並對人進行殺傷的武器!

占城軍隊硬著頭皮又組織了兩次進攻,都是被用一樣的方式在距院牆近在咫尺的位置擊退。宋軍甚至將竹筒綁在弩箭上,點燃之後遠遠地拋射過來,對占城軍後方的弓弩手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當然也有射過來之後落地未炸的。有人撿了兩個呈給國王,國王將竹筒劈開,看著裡麵盛裝的黑色粉末,聞起來微微有著刺鼻的味道,卻也不知原理為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