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通往印度的跳板(2 / 2)

還能欣賞到黨派互毆這樣的美麗風景線,這通常會隨著賽車比賽分出勝負後開始,有時候也會因為某個人喝醉了酒開始,如果覺得自己腦袋扛不住石頭、酒壺和木棍的人,最好隨身攜帶一個頭盔或者將臉盆扣在頭上。

在這裡外來人還能目瞪口呆的看見不同信仰的基督徒、不同信仰的順從者和猶太人。

各個派彆之間保持著一定距離,畫地為牢,以免乾柴遇到烈火,也是競技場守衛重點照看的對象。

而想要了解羅馬帝國的情況,找到同信仰者也是一個好辦法。

另一個地方,君士坦丁堡元老院,這裡就需要有元老帶隊,或者拿著從元老借來的戒指進去,進入這裡麵的任何人都需要接受元老院護法兵的全身檢查,有攜帶違禁物品會被直接送進大牢。

行政、外交、軍事,執政官每天、每周,最遲每半年會來這裡一次向元老們報告工作情況,除非是戰爭階段的保密,或者重要的特彆情報,不需要請示元老院。

相比羅馬共和國時期,元老院權力減弱了,但比元首製或者君主專製時,那可大了太多了,應該可以稱其為君主立憲製。

元老院、執政官和巴西琉斯互相製衡,互相合作。

這裡就比競技場安靜多了,當然也隻是比競技場安靜點,各個階級之間的合作與鬥爭更加的波譎雲詭,在這裡的人也非富即貴。

因為技術原因,這裡的常駐元老大部分是色雷斯、馬其頓、保加利亞、錫利斯特拉和許達文迪加爾行省,其他地方的都是由元老委派的人蹲守,人數一般保持在四五千人左右。

這裡同樣也是多民族多信仰的聚集區,不過氣氛比競技場和諧了許多,大家在這裡用不同的語言與同伴竊竊私語,與其他人則用通用語希臘語交談。

執政官演講時,首先是手持束棒的士兵出來,將執政官與元老隔開,執政官再出來站在圓台上。

這種類似希臘民主製度的一問一答讓那些不清楚羅馬帝國政體的人眼前一亮,感覺無比的稀奇,這也可以說天下就此一家。

“很稀奇吧,一看表情就知道你是個新來的,這是獨一無二的景色,羅馬精神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都能在這裡得到體現。”

那個看起來有五六十歲的元老問進來參觀的人是從哪裡來的。

“哦,是撒馬爾罕那邊來的啊,那裡可老遠了,我記得你們與塞裡斯國經常進行貿易,那都是好東西呀,那邊有什麼新的消息嗎。”

在來羅馬帝國的商人中,有專門經營印度香料運輸的人,他們的規格最高,能直接進總督府。

“尊敬的執政官,我們從未想到以前那個搖搖欲墜的羅馬帝國,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能夠光複巴爾乾、小亞細亞半島,進軍美索不達米亞,多麼偉大的功業呀,這讓我想起祖先回憶裡的圖拉真元首的偉業。”

康斯坦丁諾斯都聽笑了,這個印度商人有點東西啊,居然知道那麼久遠的事情,絕對做了不少功課,至於他祖宗十八代是不是都是經商的,那就誰愛信就信了。

“說重點,關於印度香料的問題,如果我們能達成合作,整個歐洲的貿易將由我和你們主宰、壟斷,大家一起發財。”

“當然可以,分成方麵,嘿嘿嘿,我們可以好好談談。”

三個小時後,雙方簽訂了一份為其八年的貿易條約,執政官滿臉堆笑的送走了印度商人後,恢複常態。

“伊拉克軍區的事情辦完以後,稍作修整就讓羅馬軍團去拿下穆薩沙蘇丹國,打通去往波斯灣的路,消滅這個中間商。”

接下來是幻想時間,康斯坦丁諾斯要將穆薩沙的巴士拉打造成一個入侵印度的港口,在那裡建立一個東印度公司。

到那時候他就有花不完的錢了,整個西歐都將被他抓住命根子。

執政官康斯坦丁諾斯規劃著美好的未來,一個人進來將一個報告給了機要秘書。

“咳咳,執政官,西方有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西方,我們跟西歐的那群人可沒有什麼交際,難道是佛羅倫薩共和國有事發生?”

機要秘書將信件給了執政官。

“匈牙利王國的匈雅提馬加什一世準備入侵奧地利大公國,逼腓特烈三世交出神聖羅馬帝國的頭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