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把羅馬帝國當成了反麵教材,就算是在文藝複興之風最濃的意大利也有許多人持有這樣的觀點。
“以後有機會的話多來玩玩吧,我這人喜歡聽新聞,在伊比利亞半島我沒有多少熟人,談談民族習俗,我在那裡還沒有玩夠呢,要不是你們跟葡萄牙人鬨矛盾,旅遊還不至於這麼快結束。”
“可以呀,或許老了以後,我可能會來這裡養老。”
“哦,關於這個,那我就要跟你推薦納克索斯島了,我將那裡打造成養老聖地了。”
貢薩洛·德·科爾多瓦回到西西裡島後向眾人說明了羅馬帝國的態度,他們就是想獨占耶路撒冷聖地,不想給他們提供任何幫助。
費爾南多二世告訴貢薩洛不能再拖了,兩萬多人一天的花費那是相當驚人啊,而且還要從伊比利亞半島運過來。
意大利半島雖然近,但是他們要價很高,現在羅馬帝國正在與馬穆魯克交戰,錢和糧草全都給了他們。
“那,我覺得我們應該在亞曆山大以西登陸,那裡的防禦應該很薄弱,登陸以後立刻組裝攻城器械,拿下亞曆山大城!”
蘇丹嘎伊特貝從羅馬帝國的俘虜口中意外得知西歐各國組建了一支十字軍想趁火打劫,他很自然的想到了這是不是幫助羅馬帝國的。
但是轉念一想,感覺這情報來的有一點蹊蹺。
西歐十字軍來馬穆魯克一定是真的,但是他們會在哪裡登陸呢?
蘇丹嘎伊特貝很快就知道了,開羅方麵報告有一支十字軍在亞曆山大以西的塔拉納登陸,人數估計上萬。
五天後,開羅使者來報,十字軍正在攻擊伊斯坎達裡亞,十字軍騎兵繞過那裡攻擊了布海拉,後來被馬穆魯克騎兵擊敗。
而且十字軍也有大炮和火繩槍。
蘇丹嘎伊特貝現在的感覺是壓力山大,前有狼後有虎,進退兩難。
東邊羅馬帝國已經快要推到大馬士革城,另一邊伊比利亞十字軍推到了伊斯坎達裡亞,難道馬穆魯克蘇丹國要完在他手裡了嗎。
他不甘心啊。
在經過一陣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蘇丹嘎伊特貝決定先去救埃及,哈裡發在那裡,開羅還是馬穆魯克的政治、經濟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糧倉,耶路撒冷都可以丟了,埃及絕對不能有失。
至於羅馬軍隊,現在他們的攻擊沒有一開始那麼強力了,他猜測應該是人太多,加上地形問題物資運不過來,所以減緩了攻伐的速度。
要想拿下大馬士革城可不容易啊,蘇丹嘎伊特貝給當地守軍的命令是支撐半年,羅馬大炮雖然厲害,但是隻要他的城牆足夠厚,那就沒問題。
在交給放心的人守大馬士革城後,他帶著四萬多人,風風火火的回去救伊斯坎達裡亞去了。
蘇丹嘎伊特貝剛到伊斯坎達裡亞就與伊比利亞十字軍爆發了一場戰爭。
雖然有貢薩洛·德·科爾多瓦在,可是伊比利亞十字軍並不是鐵板一塊。
因為攻城困難,許多攻城器械被守軍摧毀,士兵死傷不小,葡萄牙人覺得自己虧了,要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國去打幾天,反正他們倆是親戚關係嘛。
這讓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國不滿,明明你們人最多,多打幾天怎麼了。
然後葡萄牙人換了個借口,稱各種資源太向阿拉貢人傾斜了,要求相同的待遇,對此卡斯蒂利亞人表示同意,跟阿拉貢人吵了起來。
三方一邊攻城一邊拉扯,總有那麼點矛盾能讓另一方或者兩方不爽,其中的原因除了三國不團結外,伊比利亞十字軍統帥貢薩洛·德·科爾多瓦沒有威信也是個原因。
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馬穆魯克蘇丹嘎伊特貝殺過來了。
順從者也是繞過伊斯坎達裡亞發動的偷襲,這讓貢薩洛十分震驚,明明他在那裡特意駐紮了一支軍隊防止敵人學他,為什麼沒有人回來告訴他呢。
其中原因是馬穆魯克軍隊中有擅長沙漠行軍的貝都因人,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沙漠環境了,貝都因人從及其難以辨認的黃沙中找路,繞了一個大圈,躲過監視,從背後向十字軍發起了攻擊。
而那個時候正好到了晚上,被襲營的十字軍士兵慌成一團,大火從軍營裡燃起,更加劇了恐慌情緒。
好在卡斯蒂利亞軍隊被貢薩洛穩住了,軍營沒有被敵人毀壞多少,起火的地方也很快被組織起來的士兵撲滅,還收留了許多旁邊軍營的士兵。
塔拉納戰役,十字軍兩萬三千七百多人,除去之前攻城的損失,這場夜襲讓他們損失差不多一半的兵力,可以說是慘敗了。
貢薩洛·德·科爾多瓦這一下是撐不住了,再這麼打下去誰也跑不了,應該撤軍了。
不過,撤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為馬穆魯克第二天已經準備強攻軍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