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整治內亂(2 / 2)

朱由檢把現在國家的情況告訴了陳貞慧,但是避開了自己招募士兵的事情,隻說道自己在鍛煉士兵,有兩萬步兵,兩萬騎兵,以及兩萬火槍兵,可以所向披靡,但是人數太少,繼續訓練的話時間來不及,現在吳三桂確認已經反了,朱由檢很想去收拾他,但是又擔心清朝的八旗兵打過來,更害怕李自成的大順軍在內部又打過來。

陳貞慧聽完了之後也很無奈,他隻是一個文人,甚至說隻是一個寫寫散文的高手,哪裡懂這些呢。

但是雖然說自己不清楚戰爭怎樣打,可是他還是給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記得我小時候是住在亳村裡,家家戶戶都養著一些家禽,幾乎每家都有公雞,住的和我家比較近的有兩個鄰居,我們家的公雞是比不過他兩家的,他兩的公雞也經常過來欺負我們家的,久而久之我家養的公雞毛都快沒了,可公雞好鬥,不服輸,所以我家的公雞做了一件事,天亮應該打鳴,我家的公雞可能是自知不敵,愣是在半夜偷偷的跑過去啄那隻相對來說弱一點的公雞,每天都這樣,時間長了,弱一點兒的公雞就不出門了,後來用了同樣的方法,我家的公雞又是在半夜如攻擊另一隻。”

“陛下,草民不懂打仗,但是臣覺得是不是可以像這些公雞一樣,我們先看看誰比較弱,然後再偷襲他,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大殺四方,而是解決主要的對手就行了,哪怕是對方的士兵,歸根結底仍然是您的子民啊,他們也不是謀反,隻是說分不清楚形勢而已。所以我覺得我們先去偷襲最弱的,然後想辦法收編他們的部隊,這樣我們就有了更多的士兵了。”

朱由檢聽完眼前一亮,對呀,何必真刀真槍的去乾呢,動靜那麼大,這不是就是明著告訴另外兩方我這兒北京城內空虛,你們快來打我啊,我就等著輸了。還是陳貞慧聰明啊,不愧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啊。

隨後朱由檢又問:“三方之中,張獻忠的實力和李自成相差不大,都是比不上清軍的,雖然說吳三桂去了,但是吳三桂也僅僅是帶著十幾名隨從而已,你覺得需要多少人可以暗殺他們?”

“草民覺得百人足矣,一來百人不算多,吸引不了彆人的注意,任誰都想不到百人去打仗,二來,陛下您說的那群精銳猶如天兵天將,殺這幾人足夠了。”

“問題就是你所說的怎麼去歸降他們的手下。”

“這個草民鬥膽向皇上請旨,我願意前去招降。”說完就跪了下來。

朱由檢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好,那就你去吧,朕封你為平西伯,官封四品,你去帶著這百來人暗殺張獻忠和吳三桂吧,最好是活捉,實在不行就殺死!”

“臣領旨!”

朱由檢突然想到了一個好玩兒的事情,張獻忠治成都時,派自己的手下,在大街小巷來往巡查。當時有兩口子,在城牆邊搭了間草棚棚居住,一天深夜,這男子喝了酒,東一句,西一句說個沒完,妻子聽得十分疲倦,便開口罵道:“半夜三更了,你還張家長,李家短說不停。”誰知這夫妻對話被緝事兵丁聽了去,第二天這男子便被捉進官府。張獻忠得報後哈哈大笑,連聲說:“好,好!你們聽,他說的‘張家長,李家短’,分明是說我家長,(李)自成家短嘛!此是吾家勝自成之讖也!他是個良民,發賞釋放。”

朱由檢覺得這句話流傳至今是不是也說明了李自成相對來說不如張獻忠呢?要不我再派出一隊人馬去打李自成吧,兩麵攻打該如何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