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帶著自己的朱家軍和李自成相遇了,並且還將李自成包圍了起來,二十人一組的小隊,一共兩千人居然可以包圍起來數十萬大軍,這全得益於地形的優勢,李自成無奈了,根本跑不掉,本來還想著實在不行能從後麵逃跑呢,這麼一看也沒有辦法了。
朱慈烺的戰術很簡單,我不打你,我就圍著你,我就不相信你能堅持多久,我要活生生的餓死你,看看你能怎麼辦。
平達力才是最憋屈的一個,自己的緬甸國王還沒有當幾天呢,難道就要身首異處了?那可不行啊,自己還沒有享清福呢,怎麼可以死,平達力現在可真的是有苦說不出啊。
平達力的謀臣為他想了一個主意,國王啊,您和大明是無冤無仇啊,您可以派人暗中去找朱慈烺,和他說清楚,我們是被李自成馮雙禮這些人給蒙騙了,讓他放我們緬甸軍回去不就行了啊,大不了咱們和李自成他們這些漢人魚死網破唄,您說是吧。
平達力想了一會兒,覺得有道理,於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員九川前去談判,說實話,九川自己並不太想去談判,這個談判的身份不太好確定,我是緬甸的大臣呢還是你朱慈烺的俘虜呢,關鍵這個朱慈烺現在才十三歲!
但是國王發布命令了,自己也不得不執行,硬著頭皮也得上啊,現在自己是受困的人,隻好去談判了。
朱慈烺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但是心中的城府已經不亞於玩政治的老油條了,他深知緬甸和李自成的這種盟友關係,但是他也清楚,雖然說自己的皇子地位還是很牢固的,自己還是皇太子,未來的皇帝,但是對於這種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是不敢下決心的。
哪怕是自己的父親朱由檢,也不敢在國家之間隨意地發動戰爭,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就沒有辦法想結束就結束了,萬一其他的國家乘虛而入,後果則是不堪設想。
朱慈烺明白這一點,也明白自己的父親最大的敵人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而不是緬甸國王,所以遲遲沒有進攻就是在等一個時機,等著緬甸過來談判的時機。
九川見到了朱慈烺之後,朱慈烺是熱情的招待,把九川當做自己的最好的朋友來接待,九川見狀也隻好笑臉相迎了,兩個人最後達成了共識,我朱慈烺的敵人主要是李自成之流,不是你緬甸的國王,我也知道,你們緬甸的國王是受了李自成的蠱惑,所以你們走吧,回到緬甸去吧。
九川也認同了朱慈烺的說法,對呀對呀,我們就是被蠱惑的,我們真的不想來,在這兒吃的不好睡得不好,還不如在家待著呢,哎,你們一定要把李自成殺了啊,不然他再回去找我們報仇就不好了。
朱慈烺很快就答應了,隨即兩個人商量了退出山穀的路線,在這期間,李自成也在觀察周圍環境,這一條又細又長的山穀真的不是一個好的攻擊地點。
就在九川和朱慈烺商量之後,緬甸軍隊開始慢慢的撤軍了,慢慢的向後退,因為九川告訴了朱慈烺李自成的戰車在前方,馮雙禮的戰車也在前方,所以就是從後麵慢慢的出去。因為擔心李自成會逃跑,朱慈烺還特意畫了很多李自成的畫像,用於自己的士兵們辨認。
緬甸的士兵們慢慢的走了,因為山穀的這一條小道實在是狹窄,所以李自成是看不到自己的後麵發生什麼的,就好像自己的後麵不管是一百人還是一萬人,看起來都是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