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眾臣聞言俱都麵色古怪,什麼就“對對對”了?
太子剛才不會是走神了吧,知道剛才大家究竟在議論什麼嗎?
“對什麼?”
劉徹的眉頭也微微蹙了起來。
“兒臣以為在座諸位說的都有道理。”
劉據繼續說道,
“戰,可揚國威;不戰,可保國力。”
“他們說的都是對的,父皇不論采納哪方的建議也都是對的,兒臣永遠支持父皇的決斷,因此才連說了三聲對。”
這件事其實本就兩難,哪怕對於劉據這個知曉未來的穿越者來說亦是一樣。
桑弘羊肯定不算錯。
他在剛才與反戰大臣爭吵時,還提到了“當世之務,後世之利”的話,言明擴大大漢版圖對後世千秋的好處。
而且還提到了打通西域開展對外貿易的重要性。
提出了“本重幣虛”、“外國之物內流,而利不外泄”的觀點。
這不就是“絲綢之路”和“經濟戰”的祖宗麼?
不得不承認,桑弘羊不愧是影響了後世千年的財政天才,他的思想直接就領先了西方一千多年,他的這些觀點也的確利在千秋。
不過這些反戰大臣考慮的問題也的確不無道理。
大漢早就已經耗儘了文景之治留下的豐厚遺產,這短短六年的和平,還遠遠沒有令大漢恢複元氣。
此時再起戰事,大漢從上到下就又要勒緊褲腰帶了。
“???”
再聽到劉據這番話,眾臣又不由的對他刮目相看。
這就是語言藝術麼?
看似說了不少,實則什麼都沒說,而且哪邊都不得罪,甚至還能將那三個“對”給圓的如此完美,太子是有水平的啊!
難怪天子特許他輔政……
看來此前真是小看了他,他真的隻有十六歲麼?
確定體內沒有藏著一個混跡朝堂數十年的老狐狸?
“……”
然而劉徹聞言心中卻又莫名的悵然起來。
朕的好兒子果然還是被朕給嚇沒了麼?
竟連一絲立場都不願在朕的麵前表露了麼?
而且說起話來還如此言之無物,滴水不漏,圓滑世故,這是不但被朕嚇回了原樣,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倒退了好幾大步啊……
正如此想著的時候。
卻見劉據忽然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冊簡牘,雙手恭敬舉過頭頂,接著大聲說道:
“不過父皇,兒臣近日見了一位赤膽忠心的愛國義士。”
“若父皇決定征討西羌,他甘願帶頭衝鋒去做先登,頗有諫議大夫終軍主動請纓的精神,兒臣也為之感動落淚。”
“這便是這位義士為了表達決心,也為了得到兒臣的舉薦,當著兒臣的麵親筆立下的軍令狀,還在上麵按下了血手印。”
說到這裡,劉據乾脆跪了下來,語氣與態度前所未有的誠懇,
“兒臣鬥膽跪請父皇,一定要成全他這一片赤誠忠心,給天下的愛國義士做個表率!”
“……又來?”
上回參加過朝議的大臣腦子又是一陣迷糊。
這位太子作風還真是彆具一格,難道上一次朝就得搞出來一次軍令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