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倒是有一個頗為清晰的認識。”
揶揄了劉據一句,劉徹倒也的確有了那麼一絲興趣,斜睨過來道,
“你難得說了些順耳的話,朕就給你個機會,讓朕好好瞧瞧你這肮臟的內心中有一片怎樣的孝心。”
“謝過父皇。”
劉據頓時提起了精神,順勢說道,
“首先兒臣需要父皇明確一個事實,那就是衛滿朝鮮的問題根源其實在大漢本身。”
“因此不論父皇是派使者前往斥諭,還是派兵前去攻打,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就算付出巨大代價獲得一時的安穩,也絕非長久之計。”
聽到這番話,劉徹的眉頭瞬間又皺了起來,不悅的看向劉據。
朕真是糊塗啊,居然指望這個逆子口中吐出象牙來!
身為頂級謎語人,他自是一下就聽出劉據話中那“指桑罵槐”的味道。
衛滿朝鮮的問題根源在大漢,那大漢的問題又是誰的問題,不就是他這?天子的問題?
不過如今劉徹已經有了一些耐受性,並未立刻發作,隻是有些好笑的反問:
“衛滿朝鮮背信棄義不當人臣,與我大漢又有何關係,難道朕還要退上一萬步,認真反思一下不成?”
“父皇勿怪,兒臣隻是闡述一個事實。”
劉據繼續笑道,
“衛滿朝鮮之所以能夠日益壯大,如今公然對大漢不敬,與脫籍逃往的大漢流民大量湧入不無乾係。”
“而造成這個局麵的原因,就算兒臣不說父皇也是知道的。”
“這些流民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逃到哪裡便會將對大漢的不滿情緒帶到哪裡,因此不隻是衛滿朝鮮,那些臨近大漢的四夷小國也是一樣,隻要有流民到達的地方,對大漢的不滿情緒就會蔓延過去,從而影響四夷小國對大漢的看法,甚至令有些自大的人以為大漢已是風中殘燭,生出反叛之心。”
“這個源頭問題無法解決,注定還會有更多類似的問題出現。”
“這絕非是父皇優待小國使者,每次小國朝貢時給予豐厚的還禮就能夠改變的,畢竟那些使者隻有來到長安時,才能看到大漢繁華的一麵,而更多的時候,他們看到的還是那些流民,看到的是截然相反的敗絮……”
說到這裡,劉據注意到劉徹已經越發不悅,眸子中隱隱翻湧起了惱火。
不過他也並不在意,今日進宮的目的也不是忤逆劉徹,於是自顧自的繼續道:
“不過如今父皇行改革鹽鐵官營、積極賑災、發展農業、假民公田之事,正在著手解決大漢自身的問題,雖然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夠真正展現出效果,但父皇已經在路上了。”
“因此兒臣萬分相信,隻需假以時日,父皇一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令四夷小國甘心拜服,令天下萬國爭相前來朝貢。”
這還像句人話!
劉徹瞪了他一眼,眸子中的惱火總算略微收斂了一些,依舊沒好氣的道:
“廢話一堆,言之無物,朕沒工夫聽你胡咧咧,給朕撿重要的說。”
“諾。”
劉據微微躬身,組織了一下語言,接著道,
“正因大漢目前還未解決根本問題,因此兒臣以為,父皇完全不必派人再與衛滿朝鮮聯係,因為衛滿朝鮮已經對我大漢失去了敬畏之心,就算使者帶去了父皇的斥責詔令,恐怕也很難得到父皇想要的結果,到時生氣的又是父皇。”
“那依你的意思,朕不派使者前去交涉,直接派兵前去攻打就對了麼?”
聽到這話,劉徹差點都快氣笑了。
這個逆子平日雖的確有些小聰明,但在這樣的國家大事上,到底還是有些想當然。
“不不不,兒臣的意思是,父皇雖不必再派使者與衛滿朝鮮聯係,但可以派出使者與辰國建立更加緊密的聯係。”
劉據卻又搖了搖頭,臉上浮現出一抹賤笑。
“辰國國力羸弱,難以與衛滿朝鮮相抗,就算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係又能如何?”
劉徹心中不解,總覺得這個逆子思維太過跳脫,說話更是越來越不知所謂。
“正因辰國國力羸弱,與衛滿朝鮮又有竊國之仇,才更需要我大漢的支持嘛。”
劉據嘿嘿笑道,
“如今衛滿朝鮮雖阻斷了陸路上大漢與辰國的聯係,但海路卻是他們無論如何也阻斷不了的,辰國能乘船抵達齊地,那麼我大漢的強大樓船隻需避開風浪季節,抵達辰國隻會更加容易。”
“因此我的建議是,父皇不如通過海路運送一批兵器和糧草贈予辰國,並派出少量精兵幫辰國練兵,儘快將他們武裝起來,讓他們擁有與衛滿朝抗衡的能力。”
“這絕對要比父皇直接派出數萬兵馬攻打衛滿朝鮮的損耗小得多,性價比超高……”
聽到這裡,劉徹越發覺得劉據的想法荒謬。
發兵攻打衛滿朝鮮,雖然因為補給線太長,損耗注定不小,但戰勝之後,好歹還可擴大大漢領土,亦可震懾附近小國。
而給與辰國這樣的援助,雖然損耗要小很多,但大漢又能獲得什麼?
這逆子腦子一定是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