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是徐福的對立麵,沒有人可以在他們麵前自作聰明!
他們永遠都想不明白,距離上一次徐福降臨,才過了一百年。
這一百年間,大人們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沒有人能夠抗拒群眾的浪潮,這些大倭也斷然不能。
絕大多數大倭在無儘的懊悔中選擇了投降,許多部族連流血衝突都沒有出現,大倭們幾乎是秒速投降。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天帝與神使的憐憫。
神使在最關鍵的時刻維持了秩序,避免了局麵進一步混亂與惡化,也儘可能保住了他們的性命。
然後,給予了這些大倭一場公開且“公正”的審判。
所有的下戶都可以旁聽與見證。
而唯一的審判者,隻能是天帝與能夠聽到天帝旨意的神使,以體現神使那不容置疑的釋經權與審判權。
神使當眾宣布。
大倭將被處死以儆效尤,他們的家人和族人,將生生世世墮落為生口!
他們的田地、糧食、工具,將被收歸神祠所有,由神祠根據天帝的意誌指派新晉的大倭分配給下戶,確保分配的公平公正,確保每一個人的宿命得以伸張和延續。
這自然也是劉據的意思。
審判是什麼?
就是理與法的伸張與具現!
隻有一場公開且公正的審判,才能夠讓神祠在倭人心中快速建立起合理性和合法性,才能讓【神道】成為每一個倭人敬畏且信奉的信仰!
至於倭人的田地、糧食和工具……劉據根本沒有放在眼裡,大漢也根本不會放在眼裡,會有強盜去搶乞丐的搜飯麼?
自然不會!
強盜隻會拿走乞丐因不識貨用來乞討的那個古董套碗,正如那座石見銀山!
就讓倭人抱著他們貧瘠的田地、粗糙的糧食和落後的工具苟延殘喘吧,畢竟劉據此行也不是為了滅亡他們,而是改造他們。
甚至,劉據最初的想法隻是硬控倭人兩百年。
因為石見銀山在後世被發現並被發掘,貌似維持高產的時間隻持續了一個多世紀,就算如今大漢的冶銀技術還不如後世精湛,用兩百年應該也差不多可以將這座銀山搬空了吧?
非要說【神道】在倭國終歸會發展到哪一步,又將持續多久。
其實劉據也無法做出準確的預測,未來的事,本來就是一場量子糾纏,誰又能夠完全篤定呢?
他這也算是儘人事聽天命了……
不過有一件事他卻無比確定。
石見銀山在倭國的戰國後期發揮了難以想象的巨大作用,正式成規模開采的時候正處於天朝的明朝中後期。
那時白銀正是世界的主要流通貨幣,明朝更是始終屬於缺銀導致的經濟困境之中,故而為倭國帶來了無法估量的財富,助力了倭國的快速發展。
而那個時期,也正是倭寇襲擾明朝最為猖獗的時期!
提前搬空石見銀山,無異於早早切掉了倭國的一個腎,還連一台蘋果四都沒給,卻讓倭國後續的兩千多年間時常感覺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體被掏空……
……
“短短幾個時辰之間,所有的倭人部族,就都徹底變了天?”
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周和倪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連久經沙場的樓船將軍楊仆,都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目光望向了劉據……他這輩子就沒打過這麼輕鬆的仗。
他隻覺得自己率領的精銳漢軍就是來打了個醬油,劉據帶來的那些謠棍,反倒成了主力。
而且與以前大漢發兵滅國不同。
這回劉據竟沒有發一兵一卒,就將所有的首領和貴族全部滅了,然後重新給這些倭人部族製定了規矩,扶持上了新的“大倭”。
但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這些“大倭”也不過是傀儡罷了。
真正統治這些倭人部族的,早已變成了劉據推出的【神道】,是所謂的“天帝”和“神使”,他們已經得到了倭人的絕對擁護,想要更換掉這些“大倭”,不過隻是一句“天帝意誌”的事。
這“鳩占鵲巢”的手段,真是被劉據玩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滅國!
如果這裡的每一個倭人部族,都稱作一個國的話……其實也不是不能這麼算,畢竟西域的那些小國與稍大一些的倭人部族相比,也沒有強出太多。
那麼劉據就等於兵不血刃的一口氣滅了十幾國……
“娘的!”
“這樣的大漢,這樣的太子,我都替那些四夷小國感到膽寒,他們真該慶幸劉據現在還隻是太子,否則未來他要繼位大統,四夷小國還有活路?”
然而劉據此刻心中卻隻有一個想法:
“形成這樣的局麵,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去挖銀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