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又反對,還如此堅決?”
劉徹蹙眉看向劉據,他這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定下的國策,確定此舉弊大於利,因此才試圖借助此次機會促成此事。
畢竟隻需送去一個罪臣遺女,最多再搭上一些仆從。
就可以在換回一千匹馬的同時,給匈奴帶來一定程度的危害與掣肘,減少大漢染指西域過程的阻礙,簡直一本萬利。
“……”
衛青和桑弘羊亦是麵露疑色,尤其是桑弘羊,他雖然到死都是堅定的主戰鷹派,但同時也支持這次的和親。
因為這次和親與此前和匈奴的和親截然不同。
此前與匈奴和親,是大漢送上公主和大量財物,以卑躬屈膝的姿態向匈奴乞和。
而這一次則是因烏孫與匈奴有隙,烏孫主動獻上馬匹作為聘禮,以尚漢公主的方式與大漢聯姻,與大漢共同鉗製匈奴,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彆。
如果促成此事,大漢在西域就有了一個重要的支點,而且付出不多收獲不少,性價比極高,桑弘羊這種言利之人不可能不喜歡。
“兒臣始終覺得,戰場上得不到的,通過和親也不可能得到,匈奴就是個最鮮明的反例。”
劉據斟酌著語言說道,
“在父皇與匈奴開戰之前,我大漢已與匈奴和親近百年,送去了無數公主與財物,匈奴可曾停止過殺掠我大漢邊境?”
“唯父皇以雷霆之勢重創匈奴,使其不得不龜縮於漠北,大漢邊境才安穩了幾年。”
“因此無論到任何時候,兒臣都不同意和親,這在兒臣看來,是最不可靠,也最不可信的聯合手段。”
還有些曆史事實劉據沒有說出來,因為那都是未來的事情,說出來無法取信於劉徹等人,更無法解釋。
事實上,劉細君嫁到烏孫之後,的確並未真正改變大漢的地緣政治。
因為匈奴單於聽聞此事之後,為了拉攏烏孫,不久之後便也遣派了一個所謂的匈奴公主送去了烏孫聯姻。
烏孫國王獵驕靡又是怎麼做的呢?
他照單全收,將劉細君立為了右夫人,將匈奴公主裡為了左夫人。
時下大漢以右為貴,匈奴則以左為貴,因此右夫人和左夫人對於大漢和匈奴而言都在名義上得到了尊重,可謂將騎牆玩到了極致,根本沒有實現大漢的地緣目標,也並未成為大漢消滅匈奴的助力。
至於劉細君,則成了一?可憐的犧牲品。
她嫁給獵驕靡時,獵驕靡已經上了年紀,又語言不通,隻有幾個大漢隨從能說話,終日鬱鬱寡歡。
而烏孫素來有弟繼兄妻、子承父妻、孫續爺妻的習俗,這種習俗在大漢便是不倫。
獵驕靡年老體弱之際,打算根據烏孫習俗將劉細君嫁給自己的孫子軍須靡,劉細君自是寧死不從,最後還是劉徹派來使者,強迫她“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才又促成了此事。
最終劉細君隻在烏孫生活了五年,年紀輕輕便鬱鬱而終。
而在這之後不久,烏孫也迎來了另一個大漢公主
――解憂公主,劉解憂。
與她一同前往的,還有被譽為天朝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的“馮夫人”,馮?。
劉解憂和馮?雖然活得長久,也在大漢與烏孫的外加關係上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但在劉據看來,真正讓烏孫不得不臣服大漢的,依舊是漢宣帝時期擊敗匈奴,完全控製天山以北,正式成立西域都護府的那一天。
而劉解憂傾儘一生也隻有一個心願:回歸故土,葬於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