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請加大力度(二合一四千字)(2 / 2)

匈奴大營。

“我王,前軍大將命人來報,發現小股漢軍走出軍營,正在提前收拾戰場。”

一名親信跑入左賢王大帳,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烏師廬。

“戰事這才剛剛開始,我軍不過折損數百前去試探的兵馬,漢軍就急不可耐的開始收拾戰場了?”

烏師廬蹙起眉頭,麵露不解之色。

雖然那數百兵馬留在了距離大漢軍營不足兩百步的地方,這個戰場距離漢軍更近,但如今漢軍已被六萬匈奴大軍吞吞圍困,正是漢軍軍中人心惶惶的時候,他們不該有閒心收拾戰場才對。

除非……

烏師廬已經想到了什麼,當即又問:

“可知漢軍是如何收拾戰場的,是否著重回收射出的箭矢?”

“我王真是料事如神!”

親信不無恭維、甚至有些誇張的道,

“前軍大將的信使的確又提到此事,這小股漢軍隻帶回去幾個負傷的匈奴兵卒。”

“剩下的人則如同搶收一般,連我軍其他的活口都不補刀,隻是快速收集戰場上的箭矢,有人甚至直接從我軍傷兵和傷馬身上拔箭,疼的我軍傷兵鬼哭狼嚎,最終還將其就這個樣子留在了戰場上……”

話至此處,烏師廬忽然深色亢奮的站起身來,大聲笑道:

“本王就知道,本王一早就知道!”

“看來這個漢朝皇子也沒有本王想象中的那麼愚蠢,這麼快就意識到了最嚴峻的問題,已經開始想辦法回收箭矢了。”

“既是如此,我軍若繼續襲擾,漢軍斷然不敢再似先前那般萬箭齊發,一定會將我軍放的更近再射,以節省有限的箭矢,更有效的殺傷我軍。”

“另外,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這個漢朝皇子應該已經開始考慮趁著突圍的事情了。”

“畢竟趁著現在箭矢與糧草等物還算充足,突圍逃走的成功率才最高。”

“倘若真等到被我軍消耗至箭儘糧絕之際,便是想再走恐怕也已經晚了,隻能淪為砧板上的魚肉。”

“好!非常好!”

“傳本王的命令!”

“命前軍大將每日至少襲擾漢軍大營三次,每夜至少襲擾漢軍大營六次,繼續逼迫漢軍使用強弩還擊抵禦!”

“尤其是夜裡,漢軍無法分清我軍究竟有多少人,甚至無法分清我軍究竟靠的多近,一旦受到襲擾,必定如同驚弓之鳥一般慌亂射擊,如此即可減少我軍傷亡,亦可更快消耗漢軍的箭矢,令其無箭可用。”

“再命姑師方向的右軍大將率軍撤退三十裡,於大漠中便插暗哨,在漢軍逃往姑師可能經過的道路上設下伏兵。”

“漢朝兵書中有一種圍敵策略,名為‘圍師必闕’。”

“我們的前軍與左軍不斷加大襲擾的次數與強度,唯有右軍方向空出了一個缺口,漢軍絕望之際發現有機會逃出生天,無論究竟有沒有埋伏都不得不冒險一試,而不是無處可逃與我軍殊死一搏。”

“隻要漢軍放棄這座大營出逃,屆時前路有伏兵堵截,後路又有本王追殺,最終隻能是首位不能相顧,逐步被本王剿殺殆儘,永遠回不去他們想到達的姑師!”

……

於是三日後。

烏師廬終於再也坐不住了,親自走出中軍,來到前軍陣中召見前軍大將:

“將軍,今日我軍傷亡情況如何?”

“我王,今日清晨至今,我軍共傷亡四百餘人……”

前軍大將眼中儘是血絲,這樣的頻繁襲擾,消耗的自然不僅僅是漢軍的箭矢與精神,身為前軍大將,他也同樣承受著不小的精神壓力。

畢竟烏師廬在匈奴龍城的時候,便已凶名遠揚。

逼急了他是真的會與人“掏心掏肺”的,哪怕前軍大將也不放在眼中。

隻不過匈奴沒有大漢的文化底蘊,想不出那個“戾”字,也沒人會將他稱作“戾太子”。

“又是四百餘人,加上右軍的損耗,已經達到了七百之數。”

烏師廬的眉頭早已緊緊蹙起。

這三日下來,前軍和右軍雖是襲擾騙箭,但每日的損耗加在一起都能夠超過一千。

如今六萬人的匈奴大軍,已經折損了接近四千。

那麼漢軍的強弩反擊強度有所下降麼?

確切地說,的確是有所下降。

自第一天之後,漢軍再

未搞過不計損耗的萬箭齊發。

不過隻要是匈奴軍隊前去襲擾,便必定使用強弩進行還擊,還擊的強度則隨襲擾的強度而定,有時數千支箭一同發射,又是則隻有數百。

除此之外,匈奴軍隊也在杜絕漢軍出營“收拾戰場”的行動。

他們始終留有一支騎兵遊蕩於戰場與漢弩的射程之外,但凡發現小股漢軍出營,便立刻發起衝鋒將其逼回。

“我王,恐怕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前軍大將又為難的道,

“這兩日我軍輪番前去襲擾,每次皆有不少兵卒損傷,卻無法擊殺縮在軍營中的漢人,如今有些人已經開始抗命。”

“不敢隱瞞左賢王,就在一個時辰前的那次襲擾中,已經有來自一個先零小部族的數十人拒絕服從命令,末將實在不得已,隻能命督戰隊將這數十人全部斬首立威。”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足可見如此慘烈的傷亡,已經令軍中一些人開始畏戰,極大的影響了我軍士氣。”

“再這麼下去,恐怕情況隻會越來越嚴重,末將擔心難以維持軍心。”

烏師廬看起來卻並未放在心上,隻是點了點頭道:

“無論如何都必須堅持下去,據本王這幾日的推算,在我軍持續的襲擾之下,漢軍每日至少需要消耗十餘萬支箭。”

“而漢軍一次出征又能攜帶多少箭矢?”

“以我軍此前與漢軍交戰的經驗,還有漢朝降將的供述,漢軍每次出征,一名弩張士的標準配置是二十支箭。”

“那麼這一萬漢軍,哪怕全是弩張士,隨身攜帶的箭矢也隻有二十萬。”

“就算這次來得是漢朝皇子,漢朝天子給予了充足的軍備,隨軍還多些帶了一些箭矢,也斷然不能超過五十萬支箭吧?”

“如今每日至少消耗十餘萬支箭,已經消耗了三日,漢軍的箭矢隻怕已經所剩無幾。”

“本王估摸著,最多最多,也就再過兩日,漢軍便不得不在箭矢徹底耗儘之前發起最後一搏,而對此本王已經做好了安排,屆時就是這支漢軍全軍覆沒的時候,漢朝皇子也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所以在如此關鍵的時刻,你不但要給我頂住,還要繼續加大力度,明白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