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度笑著道:“某早有預料,某早年在玄菟郡做小吏時,就曾看過玄菟郡的戶口賬冊,上邊隻有不足5萬口。且不說我這等常與小民打交道的小吏所認知的玄菟郡人口,光是史料《漢書·地理誌》載,玄菟郡領屬高句麗、西蓋馬和上殷台三縣,有“戶四萬五千六,口二十二萬一千八百四十五
即便新莽時玄菟郡最初在高句麗身上吃了點虧,可是後來又打了回來,且這些年還在不斷地掠奪其人口,人口隻會多不會少。所以那時起,我就知道朝廷戶冊上的口數,是萬萬不能信的。”
“唔,比起戶策上邊的人口數量,我倒覺得前漢時統計的遼東郡人口更加合理些,當年就計有漢兒27萬口。”公孫度指著糜竺帶來的官方府庫上的戶口冊,嗤笑道。
“其實啊,我等近日所為之事,類似當年光武皇帝未完之事,度田。一旦我們將這遼東的田畝理清了,那麼人口就會自然冒出來的,哈哈,還是豪強的田畝賬冊清楚啊,豪強總不能自己騙自己吧?”公孫度翻著糜竺的工作成果感慨道。
“怎麼樣?襄平的授田畝數多少合宜?”公孫度放下冊子看向糜竺問道。
“回主公,按照主公的意思,為追求最大的結構收益,以屬下的計算,以七腳耬車播種效率200畝/日,一處農莊配以2架耬車,減去施肥、準備等花費時間,真正播種時間計15日,那麼一處農莊的所需田畝約為6000畝。”
“那麼以屬下的預計,以我等在襄平目前擁有的田畝數量,可以建立約200個農莊。若是襄平無地小農、奴仆、少地農民的數量有8000戶人計5-6萬口人的話,那麼戶均150畝正好合適。”糜竺顯然是經過縝密的計算的,一個個數據從他的口中報出,最後得出150畝的數據。
“這麼多?襄平的田畝夠嗎?莫要鬨出事端。”公孫度有些吃驚,想不到襄平的豪強不聲不響就兼並了這麼大規模的土地,但還是擔心的問道。
“嗬嗬,其實分予農莊的土地也不儘是種地的田畝的,其他的例如林地,草地、荒地,都是農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了這些土地作為補充,分地是肯定足夠的。”糜竺解釋道。
公孫度點頭,隻有真正接觸到了這時的百姓,才會知道何為普通小民,即便是有了幾畝薄田的自耕農,生活也難以為繼,概因田地周圍的林地、荒地、草地都是有主的,而地主是不會允許小農無償地前往林地砍伐,去往草地割草。
光是日常的柴米油鹽中柴之一字就能難倒多少小民?所以小民隻能前往距離較遠的深山中撿拾柴火,這無疑是給了小民本就繁重的農業生產又一重擊。
這早就不是詩經裡所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時代了,自管仲提出官山海理論為國家獲利以來,山林川澤產權就慢慢由天子之手,轉移到了朝廷、官僚手中。就比如公孫度,他就在名義上掌控了遼東大部分的山林川澤產權。
為什麼靈帝那麼貪財?概因那位小皇帝年紀輕輕就意識到了皇帝雖然名義上富有四海,但真的也隻是名義上的擁有,沒有威望的皇帝根本無法動用那些國有資產,因為它們被各層官僚,各地諸侯所牢牢把控著,且絕不可能退讓。
而東漢日益發展的經濟,也讓靈帝意識到了錢財的妙處,比起他手中那份不能馬上提現的權力,錢財的作用顯然更大、也更直接。因為名義上屬於他的那些產權,此時大部分已經進入了市場流通,他隻要有了錢,那麼就可以在市場上輕易買到。
皇帝自己的主張必須通過朝臣的漫長的反複爭論,乃至殘酷的政治鬥爭之後才能實現,而當有一天他發現不用朝堂鬥爭,用錢也能解決問題,那麼靈帝乾脆換個賽道——專注撈錢,既然也能實現自己的想法,何樂而不為?
這還隻是山林川澤產權轉變對上層的影響,其對下層呢?在漫長的時光流轉下,這些土地的產權,由於對荒地的開發,山林的砍伐,一部分向普通百姓轉移,但是更多的則是被豪強們通過購買,權錢交易等手段撈到自己懷中,後果就是,公地徹底變成了私地。
糜竺的建議其實就是將目前掌控在公孫度手中的那些山林產權,再次下放至農民手中,實現其本來作用。
“可!不過這些地隻能屬於農莊集體的,不能進入市場。”公孫度答應了,不過也提出了要求,這也是他們一早商量的政策,原則上農莊土地是不能交易的,一戶百五畝隻是文書上的數字,真正的產權主體隻能是農莊,也就是說他們的真正目的,是用政策來逼迫小農組成農莊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