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媳婦,有馬婆子幫著打聽,她們姐倆的親事就不愁了。等相看好人家,後麵就要過六禮打發她們出嫁,嫁妝什麼的你也該準備起來了。”
周氏也想到了這些,“兒媳明白,等收完莊稼,忙完田裡的事情,兒媳就開始準備。”
見周氏這麼恭順,張氏很滿意。孫女的親事雖然重要,但田裡的事情更不能耽擱,麥子就要開鐮收割了,這也是家裡一等一的大事。
姚家的男人都是讀書人,與農事上還是不甚精通的。姚老爺子詢問了家裡有經驗的長工,又翻了曆書終於定下了開鐮的日子。
五月初十,姚家開始收麥,全家都跟著忙碌起來。學堂也放了田假,姚家兄弟回到家中來不及歇息,就換了身短打下田乾活了。就連明澤,小小年紀也要一起去田裡撿麥穗。
家裡的女人也不能閒著,姚家本就雇了五名長工,這次收麥又雇了五名短工,這些人的飯食都是要她們準備的。
周氏則要更忙一些,她回鄉那年用嫁妝錢在村裡置辦了三十畝田,這些都是她的私產。田裡的事務平日裡也有長工打理,但到麥收時,周氏也不得不操心一二。
今年卻不同了,慧娘和春雨帶著一個粗使婆子把周氏田裡的事務接管了過去,周氏和明蓁頓覺輕鬆了不少。
可即便是這樣,明蓁也是寅時就起身和家裡人一起準備飯食。都是壯勞力,乾農活體力消耗大,每頓飯光是主食就要做兩簸籮。菜食就不更不要說了,炒好後都是用木盆盛著送過去的。
除了一日三餐,還要熬些消暑的茶水的送到田間地頭。一整日忙下來,真是片刻都不能歇息。
明珠今年一反常態,不喜在家裡做活,反而搶著和劉巧娘一起去田間送水送飯。
明蓁直覺這裡麵肯定有彆的緣故,要知道明珠是最怕曬黑的,以往到了夏日她可是極少出門的。
果然,連著去地裡送了兩天飯食,明珠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她進門把簸籮隨手一扔,就氣鼓鼓的回房去了。
曹氏忙追上前:“珠珠,你怎麼了?身子不舒坦嗎?”
明珠躺在床上不願意起身:“娘,你不用管我,我躺一會就好了!”
曹氏叫了半天門,見明珠還是不理,隻能去質問劉巧娘。
明珠在房內聽到她娘的聲音,隻覺得更加的煩躁。
她去田間送飯,是想著可以借機見到孟玉堂的。誰知在日頭下奔波了兩日,她才知道孟家的幾畝田原來早就佃出去了。
所以即便是放田假,孟玉堂也是躲在家中讀書的,她這兩天頂著大太陽出門都是白受罪了。
隨後的幾日,明珠再不願去田間,周氏也不許明蓁出門,安排了明謙兄弟幾個午間回家來把飯食抬過去。
忙碌了七八日,田裡的麥子才將將收割完,隻等著晾曬好裝倉。雖接下來還要種秋糧,但到底能歇一歇了。
晚間用過飯食,明蓁一家子終於能坐在院中的桂花樹下納涼。
明謙這幾日忙著幫家裡收麥,但是讀書卻並沒有落下,現今有了空閒便要考明澤背書。
明澤忍不住哀嚎:“二哥,你就放過我吧,我明日再背好不好?”
“不可,今日事今日畢,明日還要考你另一篇書目。”
明澤苦著臉來求明蓁:“姐,你快幫幫我……”
明蓁輕笑:“這篇文你早就讀過了,好好背與你二哥聽,不許偷懶。”
周氏和姚思禮聽著兒女在那裡鬥嘴,相視一笑,麵上一派輕鬆。
明謙考過了明澤,忽又想起一件事來。
“爹,書院放假前,玉堂兄曾和我說起想來家中拜訪向您請教一二,您看方便嗎?”
姚思禮半躺在竹椅上正悠閒地搖晃著蒲扇,聽到兒子的話不由坐直了身子。他下意識地看了周氏一眼,夫妻二人目光相彙,無需多言便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這孟玉堂來的也太及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