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是曹家喜鋪的人,陳霖淮很是嫌棄。
“曹飛家的鋪子,他們來和你談什麼生意?”
明蓁也不知,便讓桂香先將人請進來。
不多時桂香引著人從側門進了後院,來的正是曹飛,他的笑聲爽朗。
“霖淮,你也在這裡是不是?我來了,你也不親自來迎?”
陳霖淮步出廳外,見到他也有些意外。
“你何時來的台縣?”
“今日剛到,一進城就聽說大嫂的鋪子開張,便過來道賀了。怎麼樣,我夠兄弟吧?”
陳霖淮嗤笑一聲,“你這兩個月帶著我的那隻“常勝將軍”在濟州城的鬥場不知贏了多少場,如今終於想起到台縣來了,我還要謝你不成?”
“哈哈哈,”曹飛笑得得意:“哎呀!大家是兄弟,不要這麼計較。再說了,若不是我你當初也不可能那麼風光的將大嫂娶進門不是?那隻蛐蛐能和大嫂比嗎?”
這話陳霖淮反駁不了,蛐蛐算什麼,當然是他娘子重要了。陳霖淮滿麵溫柔地看向明蓁。
“蓁蓁,這位就是曹家喜鋪的少東家,曹飛。”
雖然早聞其名,明蓁還是第一次見到曹飛,沒料到他竟如此年輕。
“小鋪開張,多謝曹公子前來捧場,快裡麵請!”
曹飛看呆了一瞬,覺察到陳霖淮正在一旁瞪視著他忙回神施禮。
“大嫂客氣了。”
三人進了廳堂重新落座,桂香那裡送了茶水過來。
“曹公子,請用茶!”
曹飛道了謝,端起茶水來抿了一口,又和陳霖淮說起閒話。
“自你成婚以後,也不見你往濟州去,今年秋季的蛐蛐大賽,你和修之都沒參加。我也是沒料到你二人竟會進了台縣的大營去做哨兵。兵營裡最是無趣了,你們居然還真能受得住?”
陳霖淮神色端莊了不少,“哪裡無趣了,我如今覺得再沒有比兵營更有趣的地方了。”
曹飛一臉驚訝地瞟了他兩眼,麵上很是懷疑。不過想到他大概是當著自家娘子的麵吹牛,也就不去拆穿他了。
“對了,大嫂,小弟前來確實是有事相求。”
明蓁微微一笑,“曹公子有事請講。”
曹飛此人,雖然平日裡吊兒郎當,看著不務正業一般,但他做生意目光很是敏銳,自從接掌濟州的鋪子以來,連帶著鋪子的生意紅火了不少。
“我今日見了大嫂鋪子裡的不少繡品,發覺繡樣很是新穎不俗。大嫂也知,我家的喜事鋪子也售賣喜帕、嫁衣、喜帳、之類的繡品。所以想來請教大嫂,能否割愛贈一些繡樣給我們。當然,這價錢也好商量。”
明蓁明白了他的來意,心裡有了盤算。
“曹公子能看中我鋪子裡的繡樣是我們的榮幸,隻是怕要讓曹公子失望了,我鋪子裡的繡樣是不賣的。”
曹飛麵上微僵,確實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對繡莊來說,繡樣就是立身之本,不願意賣也是正常的。
“曹家喜鋪的生意遍布南北,我們春華堂不過是剛剛開張的一間小鋪子,雖有些冒昧,但明蓁也想和曹公子談一筆生意。”
曹飛見事有轉折,便忙開口道:“大嫂請講!”
“曹公子應該也看過我鋪子裡的貨品了,不知曹家喜鋪需用的繡品,可否能從我這鋪子裡采買一些呢?嫁衣、喜帳之類的大件繡品,明蓁不敢包攬,但是帕子、荷包之類的小物件,我這裡花色還是不少的。”
沒料到明蓁會如此說,曹飛有些吃驚。他原以為春華堂不過是陳霖淮的娘子當做消遣開的一間鋪子,沒料到她是正經在做生意,且頭腦如此清醒。給曹家喜鋪供應繡品,自然比隻賣幾張繡樣的生意要長遠。
“大嫂能保證品質嗎?”
“那是自然,我們兩家可以簽下契約,若是品質有問題,我定會賠償曹公子的損失。”
曹飛笑道:“大嫂既然這麼說,小弟就放心了。至於需要多少,花色如何,明日我讓鋪子的掌櫃來詳談。”
明蓁笑著應下,心裡也暗暗鬆了一口氣。這還是她第一正經和人談生意,曹飛看著年輕但實則很是精明,明蓁心裡也是沒底的。
生意談成了,曹飛又提醒道:“大嫂,我看到你鋪子對麵新開了一家楊家繡莊,楊家的少奶奶也是濟州人,在家中備受江同知寵愛,平日裡很是囂張跋扈,你可要小心她一些。”
“多謝曹公子,我已經見識了。”
陳霖淮皺眉道:“楊半倉的娘子,她竟然跟欺負你?那我可要好好和楊半倉算算這筆賬。”
“夫君,”明蓁忙阻止他,“大家開門做生意,公平競爭,她要做什麼我自會應付,不需要你來出麵的。”
明蓁也擔心陳霖淮衝動,今時不同往日,陳霖淮如今進了哨兵營,明年還打算考武舉,自是不能留下什麼話柄。
“況且,我們也不過是言語間爭鋒了幾句,我也沒有什麼損失的。”
陳霖淮聽她這麼說,才略放心一些,但也打定主意,改日一定要先和楊半倉那小子好好“聊聊”。
曹家喜鋪的掌櫃隔日便上門來了,他選定了花樣,喜帕和荷包都各定了五百件。畢竟是第一次合作,雙方都謹慎了些。
荷包和喜帕的製作相對簡單一些,不過若是一個人來做也要大半日。明蓁把人聚在一起,將製做的工序細化了,有裁剪的,有繡花的、做繩結的、縫合的,按照各人的所長分配不同的工序,這樣下來,製作的時長大大縮減,品質也有了保證。
村裡的工坊都是周氏來管理,明蓁便提出給她娘分成,周氏起初是不要的,但明蓁堅持。
她娘的嫁妝一多半都已經給了她,手裡值錢的東西已經所剩不多。
和其他人家將家業大都留給兒子不同,周氏和姚思禮認為,兒子可以讀書考取功名,自己掙一份前程。相比之下,女子受的束縛要多了些,為了怕明蓁受委屈,他們便想儘可能多的給她一些陪嫁,好讓她在婆家有底氣。
父母的苦心,明蓁心裡都是明白的。兩個弟弟還小,讀書所用銀子花費不少,她也想幫著父母減輕些負擔,況且,這分成也是她娘應得的。
“不管娘要不要,這分成我都是會計算好的,等賺了銀錢,我便給娘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