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不過兩個多月,明蓁再一次見到明珠,著實是愣住了。
明珠整個人憔悴了許多,仿佛像是老了十歲。雖然她抹著一層厚厚的脂粉,但還是遮不住臉上的暗淡。
明珠卻不覺得,她一手虛扶著肚子,另一隻手摸了摸頭上的金釵,笑著開口:“大姐,想不到我們這麼快便見麵了,你住的這地方實在是遠呀,我從城東過來,繞了好大一個圈子。”
明蓁麵上淡淡的,“坐吧!”
見明蓁依舊同往常一般雲淡風輕,明珠不免有些惱。她在一旁的圈椅上坐下,打量著明蓁的氣色,眼中有些濃濃地妒意。
同樣是有身子的人,明蓁隻著家常的襖子,麵上不施粉黛,頭上也不過插了一枝普通的玉簪但卻依舊光彩照人。
“大姐,”明珠一開口便帶著一絲刻薄:“在台縣時沒有見識,隻覺得大姐家中富貴。進了京城,我才知道什麼是簪纓世家,什麼是真正的富貴氣派,如今再看,大姐這樣的商戶人家真的是不能比呀!”
自她一進門,明蓁就察覺到明珠如今在京中應是過得不錯。她今日上門來,怕就是特意來炫耀的。對她的話,明蓁絲毫不在意。
“既是如此,不知你來我這商戶人家又是所謂何事?”
“看大姐說的,咱們好歹是姐妹,還能一輩子不走動不成?”
明珠麵上有些得意:“大姐也看到了,你不答應帶我進京,我也一樣到了京城。大姐就不好奇我如今住在哪裡嗎?”
明蓁還真是絲毫都不好奇,“你夫君既是帶你來京城,自會為你安排好住處。”
“大姐說得不錯,我夫君得徐大人賞識,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來京的盤纏,甚至還安排我們住進了徐府。”
明珠本就是刻意來炫耀的,口中說個不停。
“徐大人可是朝中的一品大員,我記得大姐你的外祖父當年最高也不過是做過三品的侍郎。大姐想必還沒有見識過一品大員家的府邸是何模樣吧?徐府可是禦賜的府邸,就在皇城附近,家中的園子比大姐如今住的宅子都要大……”
春雨實在聽不過她拿這些事來煩自家小姐,便回懟道:“二小姐,你說的徐家千好萬好,和你有什麼乾係?那徐大人家裡和你沾親帶故不成?”
明珠神色一僵,隨即便有些怒:“大姐,不是我說你。如今是在京城,不是在台縣鄉下。你也好好管一管自家的丫鬟,哪有這樣沒規矩的,要是在徐家,這樣的和客人頂嘴,早就被拉出去發賣了。”
“好了!”明蓁麵色一凜,“我的家事還用不著你來操心。若是你今日來沒有彆的事,那便恕我不能奉陪了。”
“等一下……”
明珠急忙開口,“大姐,你怎麼還是這般不近人情。我來找你自是有事。”唯恐明蓁再次趕她離開,明珠幾句話便說出了自己的意圖。
“大姐,咱們總歸是一家子的姐妹,如今在京城,就更應該相互扶持不是?後日是徐府老夫人的壽誕,到時會有許多官夫人上門去賀,這是結交人脈的好時候,我心中是想著大姐的,特意在徐夫人麵前提了,大姐可以跟著我一起去徐府見識一下。”
明蓁在心裡冷笑,直接便拒絕了她,“多謝你的好意了,隻是我家和徐府素無交情,更是不認得那位徐家老夫人,這樣的熱鬨我便不去湊了。”
“你不去怎麼能行呢?”明珠有些急,“我已經在徐夫人麵前提過了,你不去我怎麼交待……”
明珠知道沒有明蓁陪著,她根本不可能往京中的那些貴人麵前湊。
徐家是官宦之家,又素來愛惜人才,他家資助的秀才舉子井不隻是她夫君一人。這些都是明珠進京以後才知道的。
孟玉堂在國子監讀書,她便同其他兩位秀才娘子一樣住在徐府西北角的一處小院裡。與她們住在一起的還有徐家有些頭臉的管事娘子。
徐家老夫人大壽,請的都是京裡的達官貴人,她一個寄住在那裡的秀才娘子哪有什麼身份出席。
可是明蓁卻不一樣,她的舅舅好歹是朝中的官員,她的外祖父還曾經和徐尚書同朝為官。明珠去往徐夫人那裡請安的時候,曾裝作無意在徐夫人麵前提起周家這一門親戚。
徐夫人當時便對她另眼相看了,還問起明蓁的情況。聽說明蓁嫁了一位武舉人,徐夫人便好奇想見見。
當時她便在徐夫人麵前誇下了海口,定會將明蓁帶過去的。
可惜的是,明蓁井不如她所願,不答應往徐家去賀壽。
“你不必再說什麼了,徐老夫人大壽,想必到場慶賀的都是徐家的親朋故交。我和夫君自知身份低微,不敢高攀徐尚書府上。”
見明蓁打定了主意,明珠知道再糾纏下去也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