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徐凡給了三方義軍一批藤甲和竹甲,他們試了之後,都覺得不錯,雖然防禦力不如皮甲,而且也不耐用,但價格卻非常低廉,而且量也非常大,極其適合擴張迅速的義軍,三路義軍都加大了對藤甲和竹甲的訂購。
每次購買的數量都是3000套起步,現在鎧甲生產線已經成為義軍最重要的流水線產品,養活了3000多老弱婦孺,這也是義軍需要大量毛竹的原因,一方麵毛竹可以作為紙張的原材料,另一方麵是可以做竹甲。
就在徐凡繼續視察兵工廠的時候,他的親兵來報,吳廣的使者想要見他。
徐凡回到議事廳見這個吳廣的使者。
使者對徐凡行禮道:“小人田藏見過將軍!”
徐凡笑道:“都自己兄弟,不用這樣客氣。
田藏起身道:“我們首領想要購買1萬支長矛,1萬套竹甲藤甲,10萬支長箭,鐵製的長矛頭也想要5000支。”
“好說,陳郡武庫當中有足夠多的武器,等會就給你們裝上馬車。”
徐凡問道:“武器的需求如此大,你們在潁川郡戰事順利嗎?”
田藏聽到這話歎口氣道:“攻克潁陰縣之後,秦軍的抵抗就異常頑強,我們幾萬人攻打陽翟已經有一個月時間了,但還是沒有攻克,我等勸說首領改變進攻方向,打下四周的縣城,隔絕秦軍的支援,但首領就是不聽,想要先攻破陽翟,其他城池可以傳檄而定。”
吳廣這個想法不能說錯,徐凡就是攻克了陳郡治所,其他二十餘縣都是傳檄而定的,但戰術是因為勝利而正確,而不是相反。
吳廣學習徐凡,但長時間的激戰卻看不到勝利,正在消磨吳廣本就不多的威望,現在連他的小弟田藏都有點懷疑他的軍事才能,當著徐凡的麵抱怨,可見吳廣軍中的怨氣之大了。
吳廣可能就是農民起義的反麵例子了,他本就出身不高,還不是潁川郡人,不願意立韓國宗親為王,得不到潁川郡韓國豪強貴族的支持,所以他戰鬥起來就極其艱難,到現在還沒有攻克整個潁川郡,而不能建立軍功,即便是他的老兄弟都不服氣他,這就像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一樣。
徐凡思考了一下吳廣此時麵對的情況道:“你們也不能光想著進攻,潁川郡距離秦國的統治核心太近了,秦軍的援兵很快會趕過來,要不了多久你們就會麵對內外夾擊,要是不能攻克陽翟,大軍可以先退一步在潁陰縣休整。”
田藏苦笑道:“您的建議小人會上報給首領的,隻是首領現在殺紅眼了,我們也不確定他能不能聽的進去。”
對此徐凡也是沒辦法了,他能做的提醒都做了,吳廣不聽他也沒有辦法。
交流完之後,田藏留下了10萬石糧食,1萬匹麻布,500匹戰馬作為報酬,帶走了陳郡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