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還有龐大的輜重部隊。車輛和牲畜組成的長龍穿梭於街道之間,運輸著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糧草。搬運工們汗流浹背,不停地忙碌著,確保戰場上的士兵們有足夠的支援和補給。他們明白。
孔鮒激動的看著這一幕道:“軍心可用,民心可用,當年齊國上下能如此團結一心,又怎麼會被秦國吞並。”
孔鮒當年是看著齊國是如何滅亡的,昏君無能,奸臣當道,軍隊腐化,整個國家上下離心,一個帶甲幾十萬強大國家,居然被一個說客說服,讓幾十萬大軍丟盔卸甲,800年的基業就這樣被末代齊王拱手相讓。孔鮒一直為這事情痛心疾首,要不是齊王建昏聵,秦國又怎麼能如此快的統一天下,給整個天下帶來滔天巨禍。今天這樣上下一心的場景才是他想要看到的,隻有這種軍隊才有覆滅秦國的希望。
孔家世代居住在魯國,但在幾十年前楚國滅魯,孔家隻能移居到齊國,但卻沒有想到十年前齊國也被秦國滅了,孔鮒帶領族人移居到了碭郡。
他是大儒,又是孔子的後代,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曾經想要招募他為博士,但他拒絕了,派遣自己的弟子令其弟子叔孫通仕秦,始皇帝也很給他麵子,即便他不來鹹陽城,但也下旨召他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
本來像孔鮒這樣的大儒曆來是秩序的支持者,是不可能投靠打破秩序的義軍的。但始皇三十四年,宰相李斯始議焚書之事,天下的經史子集被秦國焚燒殆儘,孔家也不例外,他家傳的《論語》《春秋》等書籍都被秦吏焚燒(他自己把書籍藏在牆當中),連祖業私塾都不能開了。
秦國直接把孔家的根基挖斷了,從此孔鮒就成為想要覆滅大秦當中的一員,當徐凡在陳郡起義之後,他馬上碭郡帶領學生投靠徐凡,徐凡對這批投靠自己的讀書人也很重視,先把均田的事情交給他們,而後又讓他們教導義軍的後代讀書,孔鮒現在是義軍小學的校長。
“老師,義軍雖然軍紀嚴明,但他們畢竟是百姓出身,而且數量太少了,隻怕很難打的過暴秦的軍隊!”孔鮒大弟子王道擔憂說道。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我等應當想辦法離開這裡。”王道聽到陳郡四周有8萬秦軍就一陣膽戰心驚,同等兵力下,秦軍幾乎沒有敗過,而現在有三倍數量的秦軍,他們根本看不到義軍的勝算。
這個時候一聲恥笑聲發出來,王道等人怒目看向聲音的地方道:“陳平,你這個小人,有何等資格恥笑我等君子。”
王道等人都生活在碭郡,大部分人和陳平還是老鄉,但就是因為這樣,他們了解陳平在自己的家鄉名聲狼藉,是一個十足小人,王道等人平時都恥於和陳平在一起。
陳平淡然道:“我這等小人逃出義軍倒也無事,反正也不會有人知道陳平是誰,倒是各位君子聲名遠揚,孔師更是秦國的少傅,離開義軍,隻怕一個秦吏帶著幾個小吏都能抓捕各位君子。”
陳平的話讓眾人臉色大變。
孔鮒氣憤道:“誅暴秦,是有道伐無道,再說這等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話語,不要怪為師家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