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崩潰的南陽和傲氣的義軍將領(1 / 2)

始皇帝36年7月23日。

和家人團聚了一個月士兵和軍官,分彆向著潁川軍營和陳郡軍營集結,周章等人也將大量的糧草物,武器,器械方法向著這兩地彙集,為即將到來的南征做好最後的準備。

戰爭雖然再次打響,但這次義軍上下已經不像上次王離入侵時候的那樣人心惶惶了,兩戰殲滅秦軍8萬徹底打出了義軍是自信心了,現在義軍軍官更是自信心膨脹想要去建功立業。

在徐凡的命令下,5萬潁川兵團正式南下,發動了對南陽的討伐戰。

昆陽縣,邊境災民安置地。

大量衣衫襤褸的災民從南陽郡的地盤跑到義軍的地盤上去。原因也非常簡單,徐凡在陳郡起義,讓整個楚地的秦吏緊張無比,而這種緊張感在徐凡殲滅王離,李由8萬秦軍之後達到了最高峰。

南陽郡守擔心徐凡進攻自己,大肆招募士兵,修築城池為戰事做準備,南陽郡又要招募士兵,又要招募修築城牆的民夫,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讓南陽郡的百姓苦不堪言,要是天下還都是秦國的地盤,當地的百姓除了忍受,的確找不到其他的選擇。

但現在潁川義軍就在自己身邊,潁川發生的事情,南陽郡也可以快速知道,這就導致大量本地百姓知道了潁川郡在義軍的統治下,根本沒有徭役,稅收也非常低,除了3成的田稅之外,沒有任何稅賦。

有如此強烈對比大量南陽郡百姓紛紛逃離自己的家鄉,北上投靠義軍,而麵對南陽郡百姓的投靠,陳平大喜,不但安置好這些百姓,還想辦法安排一批宣傳隊南下南陽郡,深入南陽郡鄉村宣傳義軍的政策。

《楚昭女》和《活著》已經成為了南陽郡鄉村百姓最喜歡看的戲曲了,每次義軍的宣傳隊一出現必定會引起大量百姓的圍看,而隻要看完這兩個戲曲,當地百姓對對秦吏的仇恨便會提升到最高,平日提起他們都會咬牙切齒。

而南陽郡秦吏得知這個情況之後,驚駭無比,派遣軍隊去抓捕義軍的宣傳隊,但每天宣傳隊就會提前隱藏,讓秦軍撲空。

這種情況更加讓南陽郡上下秦吏擔憂,擔憂南陽郡的百姓做了叛軍的內應,抱著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叛軍,大肆收捕討論叛逆言論,說了《楚昭女》《活著》等字樣,或者討論戲曲相關的內容的百姓通通都被抓起來,逼著南陽軍的百姓莫敢言,道路以目。

還安排軍隊駐紮在邊境,抓捕叛逃的百姓。但他們越抓捕,百姓越是想要逃。

整個南陽郡的政治破壞越來越嚴重,隻要露出反抗之意的楚民都會受到秦吏的迫害。但秦吏月壓製,南陽郡百姓的反抗越激烈,義軍沒有打過來,南陽郡就發生了三次暴亂。

南陽的秩序已然處於崩潰當中,秦吏駭然發現了商君交給他們的馭民五術已經不起作用了,他們想儘如何辦法也不能阻止南陽郡局勢的惡化。

這天義軍士兵和往常一樣帶著災民,指導他們去汝陰縣安置災民的地方。卻看到有一大股災民過來,一個讀書裝扮的人叫道:“在下陸賈,是南陽郡的義軍,前來投靠上柱國將軍。”

義軍士兵如同乞丐一般的義軍士兵道:“將軍離這裡有幾百裡,我們最多隻能帶你去見縣令。”

士兵就帶著陸賈去見昆陽縣令王道。

“看你樣子像一個讀書人,你真是南陽義軍首領?”王道有點驚訝道。

陸賈大聲道:“讀書人就不能反抗暴秦,上柱國將軍當初不就是讀書人,但如今已經成為了天下人反抗暴秦的旗幟了。”

陸賈繼續道:“我南陽郡的百姓被秦吏壓迫的妻離子散,每日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隻盼望義軍能夠殺入南陽郡驅趕秦吏,解救南陽郡的百姓。”

陸賈原本是一個儒生,跟隨自己老師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典籍,本來日子還過的去。

但很快始皇帝因為儒生非議秦國的政策,加上他求取長生的失敗受到儒生的嘲諷。

這始皇帝能忍,伱儒生雖然沒有造反,但這就是有反意。

最終始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頒布挾書令,焚燒諸子百家的書籍,他老師就這樣受到了波及因為藏書被殺,陸賈也是家破人亡,隻有他逃南郡鄉村才躲過了一劫。

逃難的日子並不好過,但誰也沒有想到徐凡會在秦國實力如日中天的時候起義,並且波及整個天下。

陸賈明白亂世已到,他想辦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發現自己的家鄉已經是暗流湧動,他當即散儘家產組織起一批流民,想要攻占城邑,以此為資本投靠義軍。卻沒有想他組織的上千流民被秦軍打得一敗塗地。隻有不到300人跟著自己逃到了這裡。

王道:“你既是讀書人就跟著本官做事吧,戰事你就不要摻合了。”

陸賈著急道:“你義軍可是仁義之師,怎麼能做出吞並人曲部的事情,”

王道好笑道:“就你這群餓浮也能算曲部,聽本官的勸,戰場不是你這種人待的地方。”

陸賈堅定道:“秦吏殺害我全家,此仇不報枉為人子,在下請求加入義軍。”

“本官會向將軍上報,讓你成為大軍的向導。”王道滿臉同情的看著陸賈。

雖然陸賈沒有說自己的故事,狹書令這場浩劫,天下的讀書人都躲不過去,王道要不是有老師孔鮒庇佑,下場隻怕未必會比他好多少。

“你是陸賈?”一個義軍軍官開口問道。

陸賈馬上行禮道:“小人正是。”

“我是義軍先鋒軍司馬景濤,你知道南陽郡的內情?”

陸賈馬上點頭道:“南陽郡郡守名為殷呂,都尉李軍,郡監軍王宏,他們三人接是關中人,幾個月前上國柱將軍殲滅王離,李由8萬秦軍之後,整個南陽郡上下大駭,郡守殷呂開始擴編軍隊,修築城池,現在整個南陽郡有3萬秦軍,大部分都駐防在宛縣,葉縣因為在邊境,有3000秦軍。”

潁川兵團軍營。

景濤從陸賈得到的情報很快傳到義軍高層當中。

徐凡看了看之後交給季心。

季心看完之後道:“和屬下得到的情報差不多。南陽郡的其他城邑好攻克,唯有宛城城高池深,是天下前十的堅城,城內有大量的工匠,防禦工事完善,現在有近3萬秦軍駐防,難以強攻,隻能智取。”

倒是英布不以為然道:“秦吏倒是想要守,但宛城的士兵卻未必願意死戰,隻看各路義軍攻城略地,有堅城阻擋住這些義軍了嗎?

邯鄲曾經抵擋住幾十萬秦軍,但還不是被張耳上萬人攻克,臨淄是齊國的都城,田儋指揮幾萬人一日就攻克了。”

“我們義軍是楚國的軍隊,秦吏想要阻擋我們,但城內的百姓可是盼著我們解救他們,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不會為秦國死戰的,將軍隻要把大軍帶到宛城之下,想必就會有內應給我們打開城門。”

鄧忠笑道:“以我義軍現在的氣勢,隻怕殺到宛城城牆下,那些秦吏就會把城池獻出來。”

宋留也跟著笑道:“以南陽此時的局勢,我軍一殺到,百姓和豪強就會支持我們,隻怕輪不到那些秦吏獻城。”

不怪宋留如此自信,這種事情已經在其他各國出現,趙國,燕國,齊國就是有一人帶頭,幾十萬百姓豪強支持,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幾十座城市,想來他們更不會意外。

其他義軍武將也是這個意思,宛城雖然城高池深,但他們卻不認為宛城能阻擋義軍的進攻。

徐凡不滿意:“每次戰鬥就是要未算勝,先算敗,不能總是把戰爭寄托在敵人的愚蠢,或者是內應當中。大家難道想要學習武臣,田儋他們,贏了不知道贏在什麼地方,輸了不知道輸在什麼地方,一場大戰就把家底敗光了。”

英布等人如此驕傲自滿讓徐凡不滿了,徐凡一直認為秦末和楚漢爭霸這段時間,各方的軍事實力是在下降,不如戰國事情,而這其中秦國的軍事實力下降的是最快。

隻看戰國末期,想要殲滅一支幾十萬人的大軍極其困難,長平之戰打了三年,糧草斷絕趙軍才敗了,秦滅楚之戰,前後打了兩年,項燕也是因為糧草斷絕才敗的。

到了楚漢爭霸時期,動不動出現以少勝多的戰爭,這雖然和秦末武將天賦異稟的軍事才能有關,但也和各方勢力基層軍事人才的匱乏有關,幾十萬大軍動不動就一戰被擊潰,而後一個國家就覆滅了。

這種事情在戰國更本不能出現,即便實力最弱的韓國也是被秦國逐步吞並的,當時各國的軍事人才極其充分,組織也極其嚴密,想要打出以少勝多,一觸即潰的戰爭非常難。就像趙國在長平之戰被坑殺40萬士兵,但依舊打贏了邯鄲保衛戰,擊退了燕國的入侵。充分展示了一個軍事古國的堅韌。

對應的就是秦末的各路諸侯,簡直是一盤散沙,一戰滅國者比比皆是。

徐凡自然不想成為武臣,田儋這樣一盤散沙的勢力,而像要像戰國事情的古國一樣,組織嚴密,政體充滿韌性,他不要求英布這些人打出以少勝多的驚人戰績,隻要求他們不要犯傻,被敵人一戰擊潰。

想到秦末愛夜襲的章邯,屢屢以少勝多的兵仙,勇不可當的霸王。徐凡對自己手下的這些雜魚沒有多少信心,他手下當中隻有季布,英布兩人曆史留名,其他不出名的武將,下場想也知道。貧庸的武將就要按照貧庸的武將來練,對他們來說少出錯就是勝利。

徐凡這番嚴厲的話,讓義軍的高級將領都麵麵相窺,都陷入思考當中,這個時候參軍張良道:“將軍先進攻葉縣,以葉縣秦軍戰鬥力來估算宛陳秦軍的戰鬥力。”

季心道:“這方法可行,要是葉城一戰被我軍擊潰,則說明秦軍戰鬥力不強。”

徐凡點頭認可了這個想法。

始皇帝36年7月27日。

義軍的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現在葉縣之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