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啊,即便是不願意做民夫也無所謂,義軍大量收購毛竹木材,大家可以留在家砍毛竹跟木頭,毛竹一個5斤糧食,木材看大小,但比毛竹還要值錢,砍完了,紮成排,我們通過白水順流而下送到宛城,就可以賣毛竹木頭賺糧食,我義軍無限量收購。”昭虞道。
義軍對毛竹和木料的需求幾乎是無窮的,隻要打仗就要運輸糧草軍械,要運輸糧草軍械就要製造輜重車和獨輪車,而快速擴張的義軍規模對鎧甲的需求也是無限量的,竹甲雖然比不上皮甲鐵甲,但依舊比布料和肉身扛刀劍的要好。
現在的義軍士兵即便是有皮甲,也是喜歡在皮甲外麵套一套竹甲來增強防禦力,因為這些士兵發現,隻要不是對著紋路砍,竹甲的防禦力比皮甲還要高,而且竹甲的重量也輕,提升防禦力的同時,負重增加的卻不多。
戰場上想要保命疊甲越高越好,所以義軍對竹甲的需求從來沒有降低。而殘餘的原材料還可以成為製造白紙的原材料,可以說是完美利用。
“還有這樣的好事?”青黃不接讓所有的村民都在忍饑挨餓,剛剛說做民夫他們還擔心被義軍拉上戰場,但在自己家裡出把力氣,砍木頭跟毛竹,這事情就可以乾。了不起浪費一點力氣,他們這些農戶缺糧食,可不缺少力氣。
“我們義軍公平買賣,絕不欺騙大家。大家要是不放心,可以砍個幾十根毛竹去試一試,要是領不到糧食,大家可以把我家給拆。”
昭虞雖然這樣說,但卻沒有人真有這想法,畢竟人家的後台是義軍,他們可不敢得罪。不過大家也心動了,宛城這裡比陳郡好的地方,就是這裡不缺鐵器,這個時代的宛城是天下的鐵器製造中心,這裡的鐵匠過萬,鐵器的價格也是天下最低的,村民還能找到鋸子柴刀等工具。
翌日,適等白河裡的村民帶著鋸子柴刀,到山上砍了100根毛竹,然後用稻草繩,紮成5個竹排,一路順流而下去了宛城。
當天下午,適他們就挑著500斤的糧食回來了,看到這些糧食,村裡的所有人都歡呼。
他們真是太不容易了,要不是義軍發了一袋糧食給降兵,白河裡人均糧食不足半石,但此時距離秋收卻有一個多月,可見此時村民們的困難,每日一頓稀粥都難以保證,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吃野菜。
而現在昭虞幫助村民們找到一條,出力氣就能換得糧食的路,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好事情了,他們不怕勞累,隻是怕出了力氣,卻連一點收獲都沒有。
“這亭長是個好官,真心為我們好。”當晚吃飯的時候,適感歎的對母親和老吳說道。
他從小見到的秦吏隻知道收刮他們,讓他們家徒四壁,哪有帶他們致富的秦吏,而現在義軍卻有這樣的亭長,適才會如此感歎。
適的母親笑道:“義軍說話算話,他們說給糧食就給了糧食,他們說了要分地的,想來這也不會有錯的,我們家有20畝地,要是義軍再分50畝,就有70畝了,隻要我們勤勞,一年收獲100石糧食不難,義軍隻收3成糧食,我們可以留下70石糧食,留下30石食用,還能多出40石,我們用這糧食蓋一間大瓦房,找一戶勤勞的女子,我們家就可以開枝散葉了。”
從適回家之後,適的母親就開始在計算自己兒子未來的幸福生活了。
老吳笑道:“均田不是你這樣算的,你有20畝地,義軍隻會給你30畝,不過我這個老頭子應該也有50畝,但我沒有兒子就留給適了。”
適的母親本來有點不開心的,但聽到後麵的話卻馬上喜笑顏開了。
第二天昭虞再說招募民夫的事情,村民們果然都踴躍報名了,包夥食,每天還能有10斤糧食,隻要不是騙人的,對村民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最後昭虞選出了50個民夫,而這其中就有適。
適的母親知道之後,極力阻止適成為民夫,對她來說即便是民夫也是極其危險的,她隻有適可以依靠了,不願意適有一點危險。
但適卻說道:“母親義軍待我們不錯,要是他們被秦軍打敗了,我們又會回到以前的生活了,所以孩兒想要幫助義軍,而且孩兒隻是在後方沒有那麼危險。”
適的母親卻不聽道:“義軍真敗了,那這些民夫更加危險,聽娘一句勸,待在家鄉就好了。”
老吳這個時候卻勸說適母道:“現在世道亂了,在軍中未必不如我們安全,我兩個兒子都在村裡,但還不是被秦吏拉走戰死了,秦人真來了,適還是會被他們抓去做敢死隊的,義軍是仁義之師,說話算話,待在他們身邊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適的母親母親這才沒有繼續反對了,而是第二天流著淚看著自己兒子再次離開。——
而徐凡之所以要在南陽郡招募如此多的民夫卻也是現實所迫,從徐凡在陽縣起義開始,他帶領的義軍一直都是在內線作戰,隻需要少量的輜重部隊就能維持住大軍的征戰。
而這次的南征之戰,剛開始徐凡的部隊沒有遇到糧草危機,主要原因是打的太快了,從進入南陽到直接攻克宛城,義軍打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大軍本身攜帶的糧草,加上路上繳獲就足夠了。
但從宛城到南郡,這裡距離義軍核心的統治地區就有上千裡的路程,而且此時的南郡基礎設施可不怎麼好,這更加大了運輸糧草的難度了。
宛城以南的道路太爛了,當年始皇帝修建的馳道,這幾年日曬雨淋已經被江南雨水泡爛,用雖然還能用,但已經比不上中原了。
這個時代的南方,說出來就是一把淚,各種蠻荒毒蟲都不說,始皇帝花費巨大代價修建馳道,居然因為南方多雨泡了幾年就被泡爛了,這個時期的江南就像後世的漠北一樣,基建投入高,收益回報低。
這裡不得不再說一下此時的氣候,春秋戰國這段時間是整個天朝曆史上少有的溫暖期,楚國雖然發源於漢水流域,但開發的步伐卻止步於長江以北。不是楚人不想開發於長江以南,而是長江以南那個時候氣候炎熱,沼澤密布,各種毒蟲野獸不利於開發,加上當時楚國還處於青銅時代,江南的紅土地比起黃土高原開發的難度提升好幾倍。
所以楚國國土是沿著長江往東的江淮地球,大部分開發度高的地區,都在長江和淮河以北,長江以南雖然也占據了廣大的地區,但基本上是沒經過開發的,屬於半蠻荒的狀態。
而現在義軍要派遣大軍征討南郡,南郡落後的基建設施就成了徐凡需要麵對的問題了,這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幫助義軍來運輸糧草物資。
宛城,郡守府。
麵對運輸糧草的問題。張良想了想說道:“北車南舟,想要在南方行軍,運輸糧草物資就必須依靠船,更重要的是去了南郡,就我軍的補給線就被拉到極長,還要進經過方的泥濘的沼澤,現在不準備充分的話,義軍隻怕還沒有遇到秦軍就會遇到各種麻煩。而且戰爭也離不開船,大江就是我軍最大的阻礙,除非秦軍會和在宛城一樣一觸即潰。”
英布他們聽懂這話眉頭緊皺,從起義以來,他們打過野戰,夜戰,攻城戰,但水戰他們還真沒有打過。
“車還好辦,這次為了南征,義軍已經準備了500輛輜重車,3千輛獨輪車來運送糧草物資,但船的話,即便是現在製造,隻怕也來不及了。”陳崗皺著眉頭道。他一直管理義軍的後勤,但要帶領大量糧草越過長江天險還是第一次。
季心道:“宛城本就地處南方,水係眾多,這裡的舟師也多,我們義軍以2倍價格征調民夫的船就是了。”
徐凡想了想道:“做兩手準備,既征調百姓的船,我們義軍也要自己製造戰船,隻要我們想要占據江南,就少不了舟師,現在提前做準備也好,正好宛城各自工匠多,是天下的製造中心,不缺少製造戰船的工匠。”
不怪徐凡如此謹慎,再繼續南下,長江就是橫在他麵前最大的阻礙,秦軍隻要把他堵在長江以南,他的騎兵和步兵不可能遊泳渡過長江,所以征討南郡,水師最為關鍵。
徐凡可不認為自己是曹阿瞞,在南郡有蔡瑁張允這樣的內應,曹操都不知道自己的幸運,他幾乎沒有任何代價就度過了長江,蔡瑁對他的功績抵得上五子良將全部功績,隻可惜曹阿瞞也辜負了蔡瑁。
徐凡看著陳崗道:“您就坐鎮宛城,指揮工匠在漢水兩岸建立10座碼頭驛站以此轉運糧草物資,義軍大軍一路沿著白水漢水行軍,這樣可以減輕伱的負擔。”
而後徐凡看向鄧忠道:“本將任命你為南陽郡太守,這個位置極其重要,秦軍隨時有可能從武關,三川郡乃至漢中殺出,所以你要在這三個方向抵擋住秦軍守住我義軍的後路,本將允許你再招兵一萬。”
鄧忠拱手行禮道:“屬下定為將軍守好南陽郡。”
徐凡的大軍在宛城內休整了三天,任命鄧忠為南陽郡太守。
始皇帝36年8月10日
徐凡率領大軍繼續南下進攻南郡。
有了這次南陽郡之戰之後,義軍對秦軍的實力有了比較深的了解,關中的秦軍戰鬥力可能還有一定的保持,但越是遠離始皇帝的地方,秦吏越是無法無天,對百姓的壓迫就越大,秦朝在當地的統治就越脆弱。
而南郡秦吏在知道徐凡隻用了半月時間就攻占了整個南郡,天下聞名的宛城,居然堅守了不到3天時間,就被徐凡一個衝鋒就奪取了。全郡秦吏都被嚇破膽了,把南郡所有兵力都彙集在江陵城當中,直接放棄了南郡其餘19縣。
尤其是後世襄陽這個位置,雖然襄陽城還沒有建立,但楚國卻建立了一座小邑北津戍用來防備由北進攻的敵人,但這樣一個堅固的小堡壘就這樣被秦軍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