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利潤動人心和秦軍的調動(2 / 2)

張良嘗試一下這白色的顆粒驚愕道:“這是一種蜜糖?”

徐凡得意道:“可以叫他白糖或者蔗糖。”

商農麵對白糖不得不拱手行禮道:“是臣目光短淺了。”

這個時代蜜糖的價格極其高昂,價比黃金可不是形容詞。古書記載靈邱之丈人善養蜂,歲收蜜數百斛,蠟稱之,於是其富比封建君焉,從這段描述當中就可以知道當時蜜糖的價值之高昂了,有一個蜂巢就相當於其富裕程度就相當於掌握了幾萬畝土地的封君。

而後商農計算道:“一畝甘蔗田可以收獲3000斤甘蔗,去枝葉和頭尾也有2000斤,能熬製100斤糖,現在一斤蜜糖價值5000錢,一畝地就能賺50萬錢,這1000畝就是5萬金!!!”

即便這個數字是商農自己算出來的,他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臉愕然的看著徐凡。要知道今年漢國所有作坊和商稅也不過是12萬金,他這1000畝的甘蔗田就差不多可以抵得上漢國10萬工匠半年創造出來的財富。

張良也是深感震驚,他知道當初丞相抱怨漢王大手大腳,漢王這才弄出甘蔗田,雖然已經意料到這些甘蔗能賺錢了,但卻沒有想到能如此賺錢,這塊小小的甘蔗田居然可以富可敵國,當年韓國各種稅金也不過5萬金上下。

徐凡笑道:“物以稀為貴,蜜糖稀少才會價比黃金,但要是我們弄出十幾萬斤的白糖出去,白糖的價格會大跌,每斤有1000錢都是多的了,而且種植的多,價格下降的越快。”

張良這個時候才恢複理智而後笑道:“1萬金也很了不得了。”

徐凡道:“商縣令,明年把甘蔗田擴大到1萬畝,雇傭四周的農戶作為少府幫傭,他們以後就負責照顧這些甘蔗田,每月俸祿300錢。你也兼一個蔗糖令,專門負責蔗糖的種植和生產,再招一批煉製蔗糖的工人,他們的俸祿定為千錢。”

蔗糖生產的生產雖然簡單,但卻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砍伐甘蔗、煎熬蔗汁,勞動強度異常地高,不把俸祿定高點,沒有多少人願意做這事情。這些人也算是漢國第一批農業工人了。

商農道:“諾!”

張良想了想道:“白糖對我漢國利益極大,但白糖的製造卻又比較簡單,容易泄露秘密。”

徐凡滿不在意道:“泄露就泄露了。”

他明白這是利益動人心,有幾百倍的利益,根本擋不住窺視的人,當年威尼斯人把鏡子作坊放在海島上,但依舊阻擋不住鏡子技術的擴散。

張良卻說道:“漢王,哪怕是阻擋一年多我漢國也是幾萬金的利益,臣建議派遣重兵把守製糖廠,所有製糖工匠都要受到監視。”

徐凡笑道:“我是商賈的話定然聽子房你的話,但我是漢王,把白糖的價格定的高高的賺錢,隻是財富轉移而已,除了富裕了我一個人,對這個世界毫無改變。而生產出更多的白糖,雖然會讓白糖的價格降低,但這卻是實實在在增長財富,這才是對整個天下有利的事情,而且白糖低到一定的價格,普通百姓也吃能起,比起少數人才能吃得起的白糖,我更加想要讓天下人都可以吃得起白糖。”

張良欽佩道:“漢王胸懷寬廣,良佩服。”

徐凡想了想道:“派遣士兵就算了,乾脆就讓一些年紀大的老卒退役,成為製糖廠的技術工匠,由他們掌握製糖的核心技術,把他們的俸祿定高一點,同時和他們簽訂一個保密協議,隻要其他地方沒有出現製糖廠,他們的每個月的俸祿就是5000錢,但要是其他地方出現製糖廠了,他們的俸祿隻有1000錢,這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會死保製糖秘密的。”

徐凡治下的陳郡糧食的價格也隻有200錢一石,5000錢的俸祿相當於他們每個人有300石的收入,這是大吏等級俸祿,隻比縣令差一點,是這個時代金領,為了保證這份工作,徐凡相信製糖廠的工匠會比他還要上心。

最讓徐凡不屑的就是後世那些所謂的一些老板,不想著如何提高待遇,留住自己的骨乾來保住競爭力。反而弄一些西方弄出競業協議防止他們離職。但學又不學全,又舍不得出錢。這種既要又不要,看上去精明無比,實際上卻是蠢的一塌糊塗。也就不怪西方商人都有點看不上他們,他們不過是披著現代皮的地主而已,不屑於與他們為伍。

後世的地主們學習其他國家的製度,隻學習對他們有利的,不學對他們有害的,做什麼事情都是走捷徑,結果就是弄出一堆破事情,所以還是有人看的很清楚的。而且幾十年前就說了,他們學不了西方的那套,沒那能力,他們隻能是地主複辟,後世發展果然是一語中的。

張良道:“諾!”

接下來幾天隨著技術工人的加入,製糖廠的工人越來越多,每天都可以製造上千斤的蔗糖。

而後來到陳郡的商賈就發現一隻甜如蜜的白糖,而價格卻隻有3000錢,隻有蜜糖的一半,這頓時引起在陳郡所有商賈的轟動了。

這些人紛紛拿出手中所有的黃金,隻想要購買到足夠多的白糖,所有商賈都明白這生意隻有要搶占先機才能吃到最豐厚的利潤。

周章也被白糖豐厚的利潤驚住了,每天可以賺幾百金,這簡直前所未見,他第一時間來到製糖廠,觀看了全套的製糖流程。

而後他對徐凡拱手行禮道:“臣心服口服,製糖的利潤太高了,能解決漢國很多問題。”

金錢不管是對個人和國家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徐凡豪氣說要征兵30萬,但對周章而言卻是巨大的壓力。30萬大軍需要的武器要錢,裝備要錢,各自器械也要錢,給士兵均田的田吏也要花錢,大軍還沒有集結,新生的漢國國庫卻快要空了。白糖帶來的幾萬金算是解決了周章大麻煩了。

周章叫來商農道:“甘蔗要多種,製糖作坊也要看好,千萬不要出現事故。”

商農拱手行禮道:“諾!”

話分兩頭。

範增回到彭城彙報了這次出使的成果,漢王答應結盟,隻等他們商議具體細節了。

項梁激動道:“範兄真是我軍最大的功臣。

他一直擔心徐凡會限製他的發展,而不願意和他結盟,現在不但這個憂慮儘除,而且還能得到漢軍的支持去攻略齊地,這真是讓項梁喜出望外了,有關中支持的馮劫和沒有關中支持的馮劫完全是兩回事。

倒是項羽興致勃勃問道:“範先生,漢王是如何人物,是不是和傳說當中的那樣勇猛?”

範增想了想他見徐凡的過程道:“漢王不像莽夫,反而像是一個夫子,而且他胸襟極其廣大,喜怒不形於色,秦嘉三人做的事情,漢王不但沒有出氣,反而是妥善安置了他們首級,如此心胸老夫還是第一次見到,此等人物沒有必要,不可與之為敵。”

項梁一愣,他沒有想到心高氣傲的範增如此推崇徐凡,但很快他又笑道:“徐凡越厲害,該頭疼的是嬴政這個暴君。”

始皇帝37年剛到,季心就給徐凡帶來一個壞消息了。

蒙恬帶領20萬北將軍擊破了燕國的都城薊都,又在薊都之外的雲山擊破了張耳的5萬趙軍。

蒙恬在剿滅燕國的之後,留下5萬大軍鎮壓燕地,自己親率15萬南下趙國,同時始皇帝在關中又調動了15萬大軍,這路大軍雖然還沒有出關中,但顯然是對著趙國而去。這兩路大軍加起來有30萬,整個中原地區秦軍已經有50萬大軍了。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長沙郡反秦番君吳芮傳來消息,說南疆的秦軍也正處於調動的狀態當中。

南疆各個郡縣也在征集糧草,吳芮擔心秦國在南疆的50萬大軍會被始皇帝調回中原,順道滅了他這個叛亂的番君,於是他請求徐凡支援。

這些消息傳來,讓新生的漢國所有高層凝重無比。徐凡當即召集漢軍所有高層議事,商議如何麵對大秦的百萬大軍圍剿。

“馮劫在齊地有15萬大軍,蒙恬有20萬北疆軍,這些都是精銳,其中在燕地留了5萬大軍,他還能調動15萬,關中也有大軍集結,數量絕對不會少,而現在南疆的50萬大軍也有調動的可能性,秦國這是想調動百萬大軍,把天下的反秦勢力圍剿死。”季心有點心驚肉跳道。秦國百萬大軍的調動,他說不擔心都是假的。

其他漢國軍官也是同樣沉默,現在秦國東南西北4個方向都在調動大軍,把秦國在邊疆的調軍大軍調回中原,以秦國的實力調動百萬大軍也不是不可能,這個數字讓所有人的心內心都是沉甸甸的,一時間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話。

但沒多久,張良大聲說道:“秦國絕對調不動百萬大軍,各位不要被秦國的動靜給嚇住。就說南疆50萬大軍,那本就是六國百姓征調起來,其中楚民就占了絕大多數,他們待在南疆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期間經曆兩次南征,水土不服,各種疫病,讓南疆軍損失慘重,現在根本不可能有50萬軍隊,30萬都不可能。

吳芮這是被秦軍嚇住了,隻要想了想,就知道這種事情秦國根本不可能做的到。南疆不比中原,那裡是洪荒之地,根本沒有多少良田,也沒有辦法囤積糧草。

當年的南征軍是由整個中原做支撐,才能支持這兩場戰爭,秦朝占據廣闊的百越之地,到現在也沒有開發好,還要不斷支援百越之地糧草,百越哪來的糧草支持50大軍。”

“所以百越不要說50萬人了,即便是集結10萬人,隻怕也湊不夠足夠多的糧草,所以大家不用被百越這地動作嚇住。”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