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齊人的複仇和張敖哭漢庭(2 / 2)

田橫擦乾眼淚道:“沒錯,今天這隻是利息,還有十幾萬仇人等著我去殺。”

兩人合兵一處,一路追殺秦軍潰兵30裡,收複黃縣。

此戰秦軍5000士兵被全殲,幾乎毫無活口,但田橫和陳餘聯軍傷亡也極其慘重,陳餘的部下因為大部分都是遼東的蠻族,他們不懂軍陣,隻知道亂衝,即便有20倍的兵力優勢,但殲滅上千秦軍,他們也付出了上千傷亡。

而田橫部也差不到哪裡去,他的部隊差點被秦軍擊潰,傷亡更是超過了4000人,要不是憑借內心想要報仇的這口氣,隻怕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最先崩潰的會是齊軍。

如此慘重的傷亡讓田橫和陳餘倒吸冷氣,這次他們有10倍的兵力優勢,傷亡還如此慘重,要是秦軍來上萬人,隻怕他們這支聯軍都不夠秦人打的。

陳餘想了想道:“兄長,我們還是要想辦法練兵,同時殲滅小股秦軍,像今天這樣的仗再打幾場,我們的軍隊就消耗光了。”

田橫經曆了如此多變故,自然不是莽撞之輩了,自然明白陳餘說的才是正理。

兩人占據黃縣,遷移黃縣的百姓去遼東,同時軍隊不斷出現在秦軍的薄弱地帶發動進攻,隻殲滅秦人千人以下的小股軍隊。

而此時駐紮的臨淄城的馮劫卻是異常頭疼,整個齊地叛軍鎮壓不住不說,田橫又冒出來,還全殲了5000精銳,東海郡的項梁也出兵13萬大舉進攻齊地,在琅琊郡的趙宏不斷要求支援。

他手中的兵力雖然多,但分散在整個齊地卻不算太多,齊地每個郡都要重兵鎮壓,根本分不出多少兵力主動出擊了,麵對項梁的進攻,馮劫一時間都有種不知所措之感,怎麼大秦在中原的兵力越來越多了,但卻讓他覺得兵力越來越不夠用了。

馮劫思考三日後,決定降低齊地各郡鎮壓的兵力,集中了8萬士兵,打算先殲滅項梁的大軍,再來對付田橫這個跳蚤。

始皇帝37年4月中旬。

“漢王唇亡齒寒,當年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的曆史不能重演,今日不救趙國,明日秦軍攻漢,亦沒有人來救漢啊。”張敖站在丞相府外的街道上哭泣跪拜道,訴說過往曆史,想要讓徐凡以史為鑒。

張敖出使漢國的這段時間異常不順利,隻有一個小吏接見了他,但你卻沒給他任何承諾。

四周的百姓都有點驚訝的看著張敖,發現有熱鬨可以看,紛紛圍了上去。

通過張敖的敘述,他們才知道秦軍已經滅了北方的燕國,正在進攻趙國,這個跪在街上的人是趙國的使者,想要求漢王支援。

四周的百姓頓時覺得秦人太壞了,總是欺負彆的國家。

秦人是壞的,攻打他們的趙國就是好的,漢王應該支援趙國,秦人圍攻趙國的事情在整個陳郡傳開了,不少百姓都支持張敖。

張敖用這種哭庭的方法也是無奈,他想麵見漢王,但得到的消息卻是讓他等。他連等了十餘天,但還是沒有看到漢王,更加沒有見到一個漢國的將軍。

英布這些人可記得當初張耳的嘴臉,嫌棄他們泥腿子出身,嘲諷的神情都擺在臉上了。

更讓他們不爽的是張耳陳餘,兩人沒有多大本事,卻一個成為了丞相,一個當了大王,地位還在他們之上,現在麵對秦軍的圍攻,才想起了他們,晚了!

張敖在漢國碰的頭破血流一無所獲,整個人急的在驛站轉團團轉。而後他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消息,當年他父親的門客劉邦此時是漢軍的都尉。

“叔父,現在我父親危在旦夕,隻有您有辦法救救他了。”張敖送上大禮求見劉邦。

劉邦看到這個跪在自己麵前的大侄子也是一臉苦笑。

他投靠漢王之後,本以為他那個兄長張耳也是陳郡義軍出身,在漢國應該是有麵子,有交情的。他當初投靠漢王也是有這一層的原因。結果來到這裡才發現,他那個兄長得罪了漢軍大部分的將軍,嚇得劉邦提都不敢提自己的兄長是張耳,還告誡了自己的同鄉,不要把這消息說出去。

劉邦扶起自己的大侄子道:“你叔父也是寄人籬下呀,都尉看上去官職高,但在漢國就算不上什麼,上麵的將軍哪個會知道我劉季是誰?想要勸漢王救援兄長這樣,我也是有心無力啊。”

說完劉邦也是一陣感歎,當年那個威風八麵的兄長,此時卻變得如此落魄,想要找一個能救援他的朋友都找不到了。

張敖哭泣求道:“小侄現在方寸已亂,隻求叔父能指個方向了,大恩大德,小侄來生必定結草以報。”

張耳畢竟是劉邦的啟蒙大哥,是張耳教導了劉邦兵法,跟著他學習到如何結交了官場上的人物。

沒有張耳劉邦最多就是個遊俠頭目,根本不可能了解官場上的情況,也不可能結交到蕭何曹參這些本縣大吏。

劉邦想了想道:“叔父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你放下臉麵,跪在漢王府的街道外,學習申包胥哭秦庭,讓漢國更多的人知道這消息,說不定這事就有轉機了。”

張敖跪謝道:“小侄多謝叔父。”

他父親張耳硬抗了蒙恬30萬秦軍一個月時間的猛攻,邯鄲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可能被秦軍攻破,他現在徹底顧不上什麼臉麵了,因為他知道自己要不來援軍,他父親就死定了。

於是就有了張敖哭漢庭這事情。

而這個時候徐凡才知道張敖來求援。

於是徐凡命令侍衛把張敖帶到議事大廳來。

張敖對著漢國高層,陳述當年六國滅亡的曆史,想要漢國高層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雖然漢國的將領對張耳一臉不屑,但張傲說的唇亡齒寒卻讓他們感同身受,秦滅六國沒有超過20年時間,很多人都經曆了那場殘酷的統一之戰。

當時那些君王貴族真的跟傻子一般。看的秦滅韓國,滅魏國,滅趙國,滅燕國。

這些傳承了幾百年的國家一個個覆滅,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一絲警惕,最終當楚國也滅掉的時候,隻剩下齊國這一個國家。

很有眼色的齊王建選擇的是投降,以為這樣可以投降少輸一點,卻沒有想到始皇帝連一點殘渣都不願意留給齊王建,而出賣齊王建的貴族豪強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他們現在都在為自己選擇投降付出代價。

誰又敢說今天他們不救援趙國,哪天會不會輪到他們來付出代價,‘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這也要有幾百年曆史才能讓上麵的人忘記,而現在當年的事情也就過去十幾年時間,這個世界還不至於讓大家忘記這段曆史。

原本曆史上,反秦義軍就吸取了被秦人各個擊破的教訓,在章邯圍攻張耳的時候幾乎全部都去救援了。

漢國雖然製定了以我為主的戰略方針,但天下的局勢再次發生了改變

英布他們倒也不是想救援張耳,而是這次義軍的表現真讓他們有點驚訝了,項梁初戰告捷,殲滅了3000秦軍,同時13萬大軍把莒縣近2萬秦軍團團包圍,打的連連求援。

連在海外的田橫都雄起了一把,他帶領陳餘聯軍在黃縣殲滅了5000秦軍,雖然這兩戰隻殲滅了不到1萬秦軍,但有項梁,田橫,陳餘三人在齊地攻城略地,馮劫手中的大軍根本不可能離開齊地。連張耳都長本事了,被秦軍30萬大軍包圍一個多月時間,依舊能扛得住。

最重要的是南疆也傳來信息,任囂病死了,整個南疆亂成一團,大漢在南方的敵人也消失。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