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攻心戰和圍困戰略(1 / 2)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士兵衝過來道:“報,上將軍,叛軍的的戰艦抵達我軍黃河大營。”

章邯問道:“敵人有多少戰艦?叛軍已經多少人登上了黃河北岸?”

章邯他們還以為漢軍想過渡過黃河主動進攻他們。

“一艘戰船,他們也沒有登岸,隻是在我們營地前麵停滯。”

章邯不可置信道:“一艘?”

蒙恬道:“去看看,就明白徐凡弄什麼鬼了。”

蒙恬當即帶領眾將出營,而後騎上戰馬來到黃河大營邊。

這個時候蒙恬就看到自己大營前方有一艘千料大艦,就停留在他們大營麵前,而船上有幾個人穿著百姓的衣服,在演著滑稽戲。

“這是怎麼回事?”蒙恬一臉問號。

這些人站在天上太久了,久到已經沒有和普通百姓共情的能力了,他們理解不了《楚昭女》《活著》的內容,自然也很難理解,士兵們為什麼看完這戲曲就會士氣崩潰。

兵書上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實際上真正打起仗來,像蒙恬他們這樣的老行伍是嗤之以鼻的。

所以他們隻能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認為這就是徐凡最恐怖的就是攻心戰,這樣反而符合他們認知的常識。

他們雖然比故事裡的範喜良好一點,也好不到哪裡去啊,他們依舊在荒涼的北地駐守了好幾年時間,秦軍士兵也想念自己的父母親人。

蒙恬從軍幾十年,攻打城池無數,水攻已經是最有效的攻城手段了,雖然花的時間久,但卻不會有多大傷亡,是極其高效的攻城手段了,天下的堅城秦軍都是用這樣手段攻破的。至於攻心他是從來沒有見過。沒有實踐過的東西,蒙恬這些秦軍將領自然是不相信的。

但聽了幾句之後,他臉色大變道:“這是《楚昭女》!”

“上將軍,還是下令大軍撤撤出黃河沿岸吧!”章邯思慮片刻馬上建議。

但很快蒙恬就為自己的話付出代價了,他以為這隻是講刑徒,將民夫,講六國百姓可能的故事,自己大軍的主體都是北疆軍,是老秦人為主體,他們是不會在意這個故事的。

章邯苦笑道:“將軍,百家之人又何嘗對我們說過好話,關鍵是他們說的這個故事,讓我們的士兵相信了,這才是最關鍵,您看看四周士兵的樣子。”

但在城池下麵布置戲台,讓守城的士兵看《楚昭女》《活著》,守城士兵看完這戲曲的士氣就崩潰了。

“就待在這裡,現在撤軍,那就代表我軍怕了叛軍,我倒想看看徐凡到底有何能耐,能瓦解我軍的士氣。”蒙恬斷然否及了。

“徐凡這是在汙蔑我們,本將在北地這麼多年勤勤懇懇的做事,為大秦收複河南地,更是拓土千裡,根本沒有發生像《楚昭女》這樣的骷髏堆滿城牆的事情,民夫我也儘量救治,他們這是在汙蔑。”和悲涼的士兵相比,蒙恬則為自己成為故事的反派氣憤,尤其是那的畫布上,長城的下方鋪滿白骨,這是汙蔑,修長城雖然死了民夫,但絕對沒有死這麼多人。

章邯的意見雖然中肯,但太打擊軍心士氣了,不利於接下來的戰鬥。而且蒙恬相信自己的士兵都是關中老秦人,是不會被叛軍用這樣的計量瓦解軍心。

這說起來雖然很有道理,但打起仗來完全行不通,秦軍攻打天下堅城,就沒有一次是用攻心打下來的,哪一次不是先把四周的野戰部隊橫掃一空,然後付出慘重的傷亡破城,每次打堅城不但耗費日久,而且傷亡慘重。

但蒙恬卻忘記這些士兵在五原郡地駐守了好幾年時間,他是士兵雖然不用像民夫一樣服徭役,但卻要服兵役,《楚昭女》裡的故事講的就是那裡,民夫家破人亡,他們也是多年未見妻子,沒有回家,對這個故事他們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但偽漢王徐凡卻真正做到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被他攻克的小城池且不算,宛城,江陵城這樣的天下堅城。在他手中就是都沒扛住一日,要是徐凡用什麼計謀攻克城池也就算了,這蒙恬他們還能理解。

《楚昭女》在大秦國內是被禁止提起,敢提這個話題人都被抓起來了,對於蒙恬這樣的帝國高層他還是了解內容的,但這次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戲曲。

家裡的老父親還好嗎?

而且即便是有聰明人真能理解了,但他也不能讓秦律變得不那麼嚴苛,也不可能讓大秦各地服徭役的刑徒民夫回家,這是要徹底改變秦國的政體,即便是始皇帝都做不到這點。

這就讓蒙恬這些老牌的將軍有點三觀毀滅了。他們很難理解這樣的攻心戰,所以即便現在知道有這兩種戲曲了,但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預防。

這些士兵剛看了沒多久,一個個就眼淚通紅,悲傷的氣氛彌漫了整個軍營當中。

蒙恬這個時候才發現,營地的秦兵都跑到河岸看《楚昭女》而且他們都是雙目通紅,甚至有很多士兵悲泣,隻是被其他士兵阻止,聲音才沒有發出來。蒙恬愕然的發現此時秦軍營地已經籠罩在一種悲涼的氣氛當中了。

章邯也很無奈呀,早說了不能看這個,不能看這個,《楚昭女》《活著》能抵20萬大軍,這豈是吹捧出來的。

上將軍就是不相信,現在好了,士兵的樣子就明顯受到了影響,這後麵的仗還怎麼打。

《楚昭女》演完之後,漢軍經典戲曲《活著》再次上演。《活著》就更加觸動秦軍士兵的內心了。

天下混戰了幾百,雖然最終的勝利者是秦國,但最終獲得利益的都是始皇帝,是秦國貴族階級,是秦吏官僚階級。底層的百姓除了付出生命,其他的一毛沒得到。

秦國的士兵並不會比楚國,燕國,趙國等地的士兵好多少。打起仗來他們該死的還是要死。尤其是這場統一大戰,還是秦國人一單挑人家六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殺六國一千,損失的可就不止八百了。

秦國底層士兵的傷亡不會比其他各國傷亡少多少,所以《活著》這個故事在秦國境內也是經常發生的。它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楚昭女》,畢竟修城牆也就是這10年發生的事情。

而像《活著》這個故事,卻是在秦地這幾百年來一直都在發生的事情,他們悲苦的命運就像一個輪回一樣,永遠得不到終止。

秦軍軍營當中悲泣之聲更重了,因為這不但是他們的故事,更是他父輩祖輩的故事,更是老秦人生生世世的故事。從商鞅的軍功授田開始,他們就成為了秦國戰爭機器上最廉價的消耗品,他們每個人都是富貴。

《活著》這個故事地位不同的看感悟是不同的,蒙恬就很難感受富貴的命運,他父親蒙驁是大秦的上將軍,基本上沒有戰死的可能性,即便是戰死了,大秦也會給他老爹風光大葬,蒙恬內心隻怕是欣慰多過悲傷。

但普通的士兵卻不一樣,他們戰死連撫恤金都沒有,隻能像一串數字消失的無影無蹤,活著的親人不但要忍受悲苦,還要承受家庭缺乏一個壯勞動力的經濟損失,這樣的悲傷能延續好幾年。

社會環境不同的感悟也是不同的,但在一個有希望的世界當中,大家聽到這個故事,反而覺得作者有點處心積慮了,把所有的苦難都加注在一人的身上,有點無事生非之感。

學生時代的徐凡也看過《活著》電影版,但他看了不到30分鐘就看不下去了。

但當整個社會陷入停滯又壓力的情況下,大家再來讀這本書,就非常能感同身受了,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能感覺到世界對自己的滿滿惡意,苦難是一個接一個,這甚至成為了生活的常態了。

徐凡那個世界,疫情之後大家越來越能認可《活著》,而棒子那種地域環境,更是把這本書弄成了暢銷書。

想想看後世那種環境,最多是生存有點壓力,看不到希望。起碼還是能吃飽穿暖,生命也沒有受到威脅,隻是因為社會停滯,就有如此大的共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