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徐凡軍營魯舒拿著一個大喇叭道:“秦軍兄弟,你們想要聽什麼戲曲可以和我們說,我們好專門安排,知道你們被看管的嚴,這樣你們不用出聲,我來報戲曲的名字,你們想要聽什麼戲曲,停頓一下就可以了,我們漢軍就給你們安排。”
“《梁祝》《牛郎織女》《天仙配》,好《梁祝》想要的人最多,我們等會演《梁祝》。”
蒙恬當即冷臉道:“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明天就發動對叛軍的進攻!”
雖然現在壘土還不夠高,不夠寬闊,但他已經等不下去了,繼續等下去,他不想再成為全軍的小醜了。
此時蒙恬堆積起來的土堆有7丈高,3-4裡長,最高點有一丈寬,可以站立三排弓箭手,本來蒙恬還打算在上麵建設箭樓,望樓來監視漢軍,但現在看來,他已經沒有這個時間了。
蘇角有的擔憂道:“我軍當著漢軍門口壘土成山,本以為漢軍會出營與我軍決戰,但即便現在也沒有看到漢軍出戰,屬下擔心這其中有詐。”
要是野戰是秦軍占據優勢,徐凡這個舉動還說得過去,但明明是漢軍把北疆軍打的抬不起頭,現在卻放任他們壘土,這其中肯定有問題。
蒙恬看向漢軍營地道:“已經到這步了,我軍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即便徐凡真有辦法解決,我們也要逼漢軍與我軍決戰。”
經過十幾天的消耗,秦軍的糧草現在已經不足半個月時間了,現在蒙恬已經開始減少士兵每天糧食數量了。
但也有不少士兵激動的站起來怒吼道:“不要死,加入我們漢軍,為梁山伯報仇。”
麵對越來越少的口糧,現在連北疆軍最底層的士兵都察覺到問題了,現在已經不是贏不贏叛軍的問題了,而是他們如何活著回關中的問題。
“怎麼還要學習!”下麵的士兵唉聲一片。
但也紛紛搬起了自己的小板凳離場,換下一營士兵繼續觀看。
其聲音之洪亮,甚至傳到了不遠處蒙恬的耳中。這讓蒙恬的臉色極其難看,他已經明白了,不管如何辯解,自己都是梁山伯的敵人,而且隨著這個戲曲的傳播,他的名聲會遺臭萬年。
像徐凡的《致富經》,告訴士兵如何養隻蚯蚓用蚯蚓養雞養,如何火炕孵化小雞,又告訴士兵如何堆肥,以提升糧食產量,還告訴士兵休耕的田地種植大豆,這樣來年的土地糧食會大豐收。
漢軍士兵日常作息,基本上是上午訓練隊列,培養士兵的軍事默契,畢竟出戰以來,漢軍的數量擴充了差不多一倍,有大量的新兵需要培訓。
加上叛軍不斷的攻心戰,北疆軍士兵的士氣越來越低迷,蒙恬已經能感受到下麵的暗潮湧動,再不發動進攻,隻怕他會被底下的士兵綁住獻給叛軍。
看到祝英台要為梁山伯殉葬,底下的士兵更是淚流滿麵,悲傷的一片。
很快“不要死,加入我們漢軍,為梁山伯報仇。”就成為了所有士兵的呐喊。
徐凡當然學習著優秀的經驗,在軍中大力推廣10人製的足球,但這畢竟隻能做消遣之用。
墨家這教導這些士兵如何打造桌椅板凳,如何製造小型水車,脫粒機,風車等簡單實用的農具。
戲曲落幕之後,營監軍站上高台道:“大家如此痛恨始皇帝和蒙恬,為了讓所有人深刻記住這個情緒,大家每人寫一篇200字的感悟,把對史始皇帝和蒙恬的仇恨統統寫下來,等會監軍會把紙張發下去,不懂的字相互詢問。”
而戲曲演員們則抓住這短暫的時間休息,喝水潤嗓子。
果然戲曲沒唱多久,士兵們就會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尤其是徐凡把背景從書院換成軍營,更加能讓士兵有代入感,第一次看完這場戲曲的士兵,甚至不自覺開始找眉清目秀的士兵,也想要也找出一個女扮男裝的祝英台,為此還鬨出了不少笑話,處罰了許多的士兵。
秦軍士兵忙碌做土木工程,漢軍士兵也沒有閒著,一來是30萬大軍彙集在營地,整天無所事事會出問題,當年王翦就是在軍中玩蹴鞠消耗士兵的精力。
士兵不懂不要緊,先記錄下來,等以後回鄉了,可以慢慢實踐。
秦軍的士兵在模模糊糊聽梁祝的同時,漢軍的士兵待遇就比他們要好的多了,戲曲團搭建了專業的舞台,製作了背景幕布,一個舞台負責一營士兵,能給漢軍士兵更好的視聽感受。
梁祝這故事能流傳幾百年,自然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經典,漢軍士兵即便看過,仍然被這個故事吸引,看的精彩之處,更是連連叫好,看到梁山伯與祝英台被始皇帝和蒙恬拆散,怒發衝冠,對著始皇帝破口大罵,對演蒙恬的士兵,更是想衝上高台去揍他,好在營監軍他們已經有經驗,帶領其他監軍製止了士兵的衝動,才能讓這戲曲繼續演唱下去
下午,在監軍的帶領下讀書識字,默寫軍規軍紀隊列條例,又或者是徐帆帶一些墨家農家之人,教導士兵一些農業或者是木匠手藝。
對漢軍士兵來說,梁山伯就和他們一樣,受到始皇帝和蒙恬的欺負,經過漢軍監軍的教導他們,受到欺負的時候,不要默不出聲,也不要自尋短見,而是要以牙還牙的向自己的敵人報仇。
徐凡也很珍惜這個機會,30萬士兵就是30萬顆火種,當他們散開的時候,他們學到的先進技術,會給整個天下帶來巨大的變化。
到來晚上隻保養武器,整理個人衛生,所以漢軍士兵比秦軍士兵還好忙碌,每天的時間都被學習任務給填滿了,今天放鬆一下,看個戲曲還要寫感想,自然是哀嚎聲一片。
在另一邊,在張耳的牽頭,趙王歇和魏王咎也跟著士兵一起看梁祝。
看到始皇帝和蒙恬兩人阻止梁山伯與祝英台在一起。
趙王歇搖頭道:“漢王此舉雖然能加深了,士兵對始皇帝和暴秦的仇恨,但這些戲曲流傳開來,對漢王的也不利。”
梁祝醜化的描寫了上層,又鼓動下層反抗上層,這是趙王歇極其反感的,即便醜化的是暴秦和始皇帝也是一樣。
他統治意識非常敏銳,察覺到這個戲曲流傳開來,不利於他們上層的統治。
魏王咎淡然道:“這本就是一個故事,我又何必當真,現在我們的對手是暴秦,是蒙恬,能對付他們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趙王歇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多想一點還是好。”
魏王咎道:“事情是要一件一件做的,我們的大敵是蒙恬,先解決他再說,當年合縱聯軍就是智謀之士太多,想的太遠,結果勾心鬥角,把眼前這個大敵給忘了。”
趙王歇尷尬笑道:“漢王倒是還沒有忘記自己夫子的初心,居然把大營變成一個大學堂了,但有些事情終究是回不去了,漢王現在是漢國之主,不是夫子,有些事情我們還是應當勸諫漢王的。”
魏王咎冷笑道:“漢軍如此強大,未必沒有漢王把所有士兵當成學生的緣故,我們這些敗兵殘將就不要想勸誡漢王的事情。”
張耳眼看著雙方談得越來越激烈道:“蒙恬敗局已定,這天下注定要是漢王的,但我趙國,魏國處於天下腹地,總要早做打算以應對未來的局勢。我家大王也不是想背叛漢王,隻是想要和魏國您守望相助而已。”
魏國咎想了想道:“隻要不針對漢王就可以。”
麵對漢國這個龐然大物,魏國咎也擔心,但終究不敢做不利於漢國的舉動。
始皇帝37年九月二十一日。
蒙恬再次統率十八萬大軍迅速逼近聯軍營地。
“咚咚咚!”低沉的戰鼓聲響徹天地,秦軍的步伐依舊整齊,但秦軍士兵的喊殺聲音明顯減少了很多了,不像上次那樣殺氣騰騰了,這些士兵也能感受到北疆軍的困境,蒙恬可能因為深受始皇帝的重用,想要以死報答始皇帝的知遇之恩。
但普通的士兵才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的想法是打得贏就打,這樣可以立下大功,打不贏就投降,這樣可以活命。
至於以死報答始皇帝,普通士兵是沒有這樣的想法的,他們並不覺得始皇帝對自己有什麼恩德,也不認為自己吃了始皇帝的一粒米,也不會有拚死報答始皇帝的想法,現在這些士兵的想法就是趕快結束這該死的戰爭。
蒙恬看向自己的身後,他察覺到士兵有氣無力的喊殺聲音,內心也是一陣無奈,叛軍攻心戰的作用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