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天命加身和霸道的漢王(1 / 2)

全殲蘇角部之後,徐凡安排一營士兵打掃戰場,一營士兵押送投降的秦軍回漢軍營地。而後帶領餘下的十幾萬大軍殺向蒙恬的中軍。

“咚咚咚!”漢軍戰鼓不斷轟鳴,徐凡帶領10萬大軍緩慢出現在蒙恬軍前方,一個強大的氣勢壓向秦軍,自從整個聯軍近30萬大軍把蒙恬部團團包圍。

八萬秦軍士兵雖然長矛向外,但麵對是他們幾倍的敵人,每個秦軍士兵都戰戰兢兢的擁擠在一起,想要依靠這樣的方式獲得安全感。蒙恬在看到徐凡主力出現在自己前方的時候,已經絕望的閉上眼睛了,他知道北疆軍已經完了。

趙魏聯軍部。

眼前這一幕讓趙王歇哈哈大笑。“蒙恬,當初圍困我們趙國的時候,不會想到今天吧。”

幾個月前還是難以戰勝的強敵,但現在卻成為了甕中捉鱉,甚至有可能被自己俘虜,趙王歇此時內心的暢快感可想而知了。

張耳也感歎道:“當初蒙恬帶領30萬北疆軍殺入中原,是何等不可一世,卻沒有想到在漢王連番打擊下,步入絕境,今天這個場景誰能想到。”

即便眼前的景象是他親眼所見,他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如此強大的北疆軍就這樣敗亡了。

魏王咎道:“這正說明漢王天命所歸,漢軍是仁義之師,所以六國都不能擊敗的暴秦,卻屢屢敗於漢王之手。”

趙王歇馬上說道:“丞相這個提議好呀,不知道魏王您的想法如何?”

而秦軍也很快打了天下英雄的臉,蒙恬在燕國擊潰了陳餘10萬燕軍,擊潰了張耳的5萬趙軍,打的張耳隻能逃回邯鄲駐守,整個趙國除了邯鄲這座都城之外全部丟失。

而後周市有點慚愧道:“我們說是反抗暴秦,但其實一點戰功都沒有,反而是漢王這次再殲滅了30萬北疆軍,秦國九成大軍都是被漢王一人殲滅的,和漢王相比,我們真愧活了幾十年。”

他自己帶領的五萬趙軍,在蒙恬的北疆軍麵前根本不堪一擊,即便占據地理優勢,但還是被蒙恬一擊擊潰,而後更是被一路趕到邯鄲城,要不是有漢王的支持,邯鄲都會被秦軍攻破。

聽到這話張耳都感覺臉紅,當年他還大言不慚地在漢王麵前訴說,要擁立六國宗親為王,共同反抗暴秦,但現在看來,他們六國宗親麵對暴秦,照樣不堪一擊,秦國的主力反而被漢國一家給全滅了。

以大秦最強大的北疆軍為例,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和暴秦統一天下時相差無幾,讓蒙恬一路橫掃北地,整個中原根本沒有遇到對手,秦軍在齊地,也是屢屢鎮壓田氏兄弟叛亂,最近更是直接擊潰了項梁的十幾萬大軍。

對於自己難以理解的事物,他們隻能推脫給上蒼,認為漢王對秦軍屢戰屢勝,幾年時間就建立了霸業,是因為漢王有天命加身,所以漢軍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甚至連敵人也會快速成為漢王的士兵,為漢王征戰天下。

周市笑道:“想想漢王這些年的戰績,說漢王沒有天命都沒有人相信。”

隻是當時誰也沒有看出來,天下英雄都認為秦軍的實力已經衰落,已不足以鎮壓天下,反秦時機已經到來了。

整個中原看上去,天下各路反秦勢力烽煙四起,非常熱鬨,但實際上各路反秦義軍,麵對秦軍照樣是不堪一擊,戰果了了。

漢軍在隻有2萬多兵力的時候,能在長平縣殲滅王離部3萬精銳。而後更是乾出了讓他們覺得瞠目結舌的事情,漢王居然在戰場上招募秦軍的士兵,加入自己的大軍當中,完全不擔心投降的秦軍會忽然反水,也不擔心投降士兵的戰鬥力,甚至於這樣一支大軍居然還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

趙王歇和張耳無言以對,但想一想內心居然是認可魏王咎的話,暴秦的實力有多強大,他們這些和秦軍交過手的人是最清楚。

馮劫在在齊國擊潰了田儋的三十萬齊軍,不久之前再次擊潰了項梁的15萬大軍,六國的反秦勢力幾乎全麵崩潰。這個時候天下人才明白,不是秦軍實力衰落,而是漢軍太強了。

在三川郡之戰當中,4萬多的漢軍直接殲滅了5萬李由部,這一戰轟動天下,直接奠定了天下烽煙四起的格局。

但像魏王咎,趙王歇,張耳這些人卻難以理解漢軍的強大,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夫,秦軍能輕易擊潰他們,漢軍卻可以擊潰秦軍,他們也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是秦軍的俘虜,換了一身衣服,就可以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把原本秦軍打的節節敗退。

張耳道:“魏王所言有理,天命就在漢王身上,北疆軍已經是秦軍唯一的激動力量了,聯軍今日再次全軍北疆軍,整個關中已經沒有兵力阻擋我們,暴秦的末日已經指日可待了。”

隻有漢軍是和他們完全不一樣的存在,漢王從陽縣起義以來,除了最開始的時候,在陳郡躲避了秦軍的追殺,後麵麵對秦軍的時候都是占據優勢,屢屢能打出驚人的勝率,打破了秦軍野戰無敵的神話。

孫子兵法也最多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像漢王這樣利用敵人的士兵殲滅敵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天下兵法都沒有記載這樣的用兵謀略,這反而有點像諸子百家說的仁者無敵了。

“外臣有一個想法,等我們聯軍殺入關中,攻破鹹陽,我等擁立漢王為天下共主,我等為諸侯拱衛地方,一起如同周朝一般,這樣亂了幾百年的天下在我們手中終結,我等也可以共享太平。”

要是沒有漢王的存在,秦軍碾壓了整個反秦義軍,義軍連殲滅上萬秦軍都非常艱難,但秦軍卻可以輕易打出殲滅幾萬乃至幾十萬的大勝仗,天下各國必定會被皇帝重新鎮壓。

魏國的軍隊不管是從裝備士氣,在張耳看來都在趙軍之上,但就是這樣一支精銳之師,麵對李由的5萬大軍還是一戰潰敗,即便是現在,張耳也不認為魏軍能戰勝秦軍。

趙王歇現在想儘辦法想要討好徐凡,沒有彆的原因,就是想要恢複一點祖宗的基業。

說句實在話,他有的羨慕魏王咎,早早的投靠了漢王,魏國還保留了二十幾座城池,連魏國的故都大梁都是漢王幫助他打下來的,雖然現在的魏國還比不上興盛時期,但也算是恢複很大一部分實力。

而他就比較慘了,趙國偌大的地盤被打的隻剩下一座邯鄲城,這段時間聯軍和蒙恬對峙,趙王歇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他偷偷派遣自己的手下想要收複武安,曲梁兩縣。

在趙王歇看來,自己好歹出兵支援漢王了,漢王應該給個麵子,讓出幾縣之地,但現實卻極其殘酷,他派遣的官吏被漢吏趕出來了,當地的百姓也不歡迎他的官吏。

趙國官吏不服氣找漢國的官員理論,說這裡是趙國的土地,說現在趙國和漢國是盟友,憑什麼不允許他們接手趙國的地盤。

但這些漢軍極其囂張道:“你們要接收就去找你趙國的土地城池,這裡的城池土地都是乃公打下來了,乃公隻知道這些城池都是秦人的,乃公從秦軍手中奪取城池,和你趙國有什麼關係。”

“難道一座城池屬於你們趙國了,就永遠屬於你們趙國了,要真按照這個說法,這天下的城池都是秦國的,我們攻占秦國的城池也沒有錯,你們真要有本事,就去攻占還屬於秦人的城池,攻占鹹陽,你們都可以在鹹陽建立趙國。”

漢吏這番歪理,自然把趙王歇氣的半死,他想要找漢王說情,巨鹿被漢國占據了也就算了,但邯鄲郡可是趙國幾百年來的故地,一定要留給趙國。

這段時間趙王歇和徐凡接觸不少,他自認為漢王是一個好說很多人,所以才想要讓漢王讓出幾個城池,他本人也不認為這是難事。

但張耳的一番話打消了他的念頭,他說道:“當初韓國的貴族豪強也找到漢王,想要在潁川郡複國,也願意依附漢王。但漢王卻說了漢吏對大王您說的話,所以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韓國複國,漢吏說的話,最開始的源頭就是漢王,您此時去找漢王也是自取其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