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想了想定下一個標準說道:“在恒山郡田產超過了1000畝的,全部公審他們,民怨大的就殺,民怨小的就刑,但處罰秦吏秦軍,一定要在我們漢國朝廷秩序之下,用法律的手段來做,而不是讓士兵們用私刑,這點將軍一定要管控住,要不然就變成了濫用私刑的複仇了,到時候隻會把仇恨擴大化。”
呂臣繼續問道:“燕國的秦軍該怎麼辦?我們這樣做的話,他們不敢投靠我們了。”
張良笑道:“不投靠我們漢軍,難道他們敢投靠燕軍?秦軍已經沒有選擇的權利了,此時我們要分化在燕地的5萬秦軍。對秦軍將領告訴他們,我們可以接受他們的投降,但要審判他們的罪孽,對於秦軍普通士兵,隻要不是殺人放火這種程度的,我們都儘量放過,隻要能拉攏到燕地的5萬底層秦軍士兵,即便秦軍軍官不願意投降也會被這些士兵裹挾下投降的。”
張良此時內心是有點暢快的,在沒有遇到漢王之前,他是很難站在普通士兵的視角來思考問題的,現在用漢王的視角,他才發現很多非常難的士氣,但卻變得異常簡單了。
秦國高層顯然是不敢投降,但他們漢軍卻可以拉攏底層,沒了5萬底層的秦軍,幾十個秦軍將領就沒有談判的資本。
呂臣道:“好我聽參軍的。”
呂臣開始在整個恒山郡張貼搞事,讓和秦軍有仇的恒山郡百姓來漢軍這裡告狀,隻要證據確鑿,民怨極大的秦軍軍官都會被呂臣當著幾萬百姓的麵吊死他們,讓他們得到最有應得的下場。
漢軍這個舉動快速平複了士兵的怒氣,也讓恒山郡百姓快速歸心。
而就像呂臣擔心的一樣,漢軍清洗秦吏和秦軍軍官之後,這些來談判的秦軍軍官當即就連夜逃離了恒山郡,秦軍5個都尉商議一陣之後,漢軍肯定是不能投靠了,幾人決定分彆向陳餘和韓廣談判,看看兩方誰的條件好,就投靠誰。
但這個時候張良派出探子,開始在燕國散布審判的具體信息,讓這些秦國士兵明白漢軍隻是審判罪大惡極之人,對於底層的士兵不會傷害,但要是秦軍將領投靠了陳餘這些燕國的貴族,上層的秦軍軍官可能不會有事情,但他們這些小兵就有可能被燕人屠殺出去。
張良讓這些士兵明白了,秦軍在燕國做的事情總是要有一些人付出代價的,不是軍官就是他們這些士兵,張良海散布了項羽,田橫在齊地的舉動,秦軍隻要被抓住就會被做成京官。
張良這一係列消息讓整個燕地暗潮湧動,秦軍各地士兵也在暗中串聯。
當呂臣帶領北征軍攻入廣陽郡的時候,秦軍軍官還想要帶領士兵抵抗,結果底下的士兵直接反水打開城門反漢軍入城。呂臣率領漢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攻占了廣陽郡,代郡的大部分城池,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當然這都是後話。
始皇帝37年十月十五日。陳郡丞相府。
丞相府長史蕭何拿著漢國境內各郡上計表道:“丞相這是各郡縣上報的今年糧食收成,屬下已經統計好了。”
周章看了一眼上麵的數據鬆口氣道:“居然隻下降了三成,我預想的要好多了,本以為會下降一半。”
今年整個漢國境內少了60萬青壯,已經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了,整個漢國境內都是老弱婦孺在田地當中耕作,所以對糧食減產周章有預計,現在這種情況都算是好的了。
蕭何笑道:“秋收前大量的青壯回歸,今年又不收田稅,農戶的積極性更高,而且漢國境內的大戶他們的糧食不但沒有減產,反而因為興修水利,修建水車增產了。”
說完蕭何又拿出一張漢國境內田地超過了萬畝大戶糧食收益數據。
“兩石五鬥!”周章有的驚愕了。
這個時代的田地一般分為上田,中田,下田,其中上田是靠近水源澆灌方便的肥沃土地,這些土地的產能普遍可以達到3石,中田則是距離水源較遠的土地,但這些土地依舊可以得到澆灌,畝產能有2石左右,而下田則是沒有水源田地和山地,這些土地澆灌隻能靠老天爺,畝產也就一石多一點,屬於種一把穀子收兩瓢,兩石五鬥勉強都可以算是上田了。
蕭何解釋道:“這些大戶們土地集中之後,投入了大量的金錢經營土地,而且他們能得到的信息更多,像農家在陳郡推廣的農家肥,很多百姓不相信,但這些大戶卻有第一手的信息,也在自己土地上用上農家肥,高投入收益自然就高了。”
漢國境內的大戶,以前掠奪的都是靠近水源肥沃的土地,但這樣的上田很難成塊,所以這些大戶的土地也是東一塊,西一塊不成體係,但因為是佃給農戶他們也不用管理。
但後麵因為漢國的強力壓製,加速陳郡手工業和漢軍大量吸收勞動力,漢國境內的佃戶不夠了,逼的這些大戶想辦法把自己的土地集中經營,以最少的勞動力耕作最多的土地,又是挖水渠,又是建立水車,甚至連農家剛剛開始在陳郡普及的農家肥,他們也用上了。
這樣的高投入帶來了高產出,這些大戶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在3石左右,甚至有一部分土地施了農家肥,畝產達到了4-5石。
周章有的不滿道:“我漢軍研究出來的增產技術,最後便宜了他們了。”
周章因為有春申君和項燕這層關係,他和漢國境內大部分貴族都有一絲香火之情,和項彪,景逸更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
隻可惜再好的交情也經曆不起利益的摩擦,他成為漢國丞相之後,就要想辦法讓這些貴族大戶多吐出一些利益用於漢軍擴充武備。在周章看來這是每個想要複國的楚人應該做的事情。
但項彪,景逸卻不這麼看,他們要複興楚國就是要讓國家維護自己的利益,要是楚國複興了,結果他們上繳的稅賦卻變多了,那麼這個楚國複興對他們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讓暴秦繼續當政。
‘就大漢這樣高的稅收,要不是乃公的兒子在大漢為官,乃公早跑了。’這是項彪和景逸的心裡話,他們對大漢有太多不滿之處了。
周章和他們是生死之交,結果他成為漢國丞相之後,不但沒有維護自己的利益,反而不斷收刮他們家族的財富,這樣的生死之交不要也罷,所以這兩年周章和項彪,景逸關係極其緊張,屬於兩看相厭的狀態了。
蕭何道:“這對我們漢國也是有好處的,陳郡因為這些大戶對土地的投入了,這兩年上田就多了100萬畝以上,給整個陳郡增加了200萬石以上的糧食,這些糧食總是會以稅賦的形式進入漢國的財政當中,而且他們購買水車,多頭鐵犁,鐮刀等農具也極大拉動了陳郡作坊的收益。”
周章一想也對,項彪,景逸這些大戶把錢投入改造農田當中,提升產能,總好過他們用錢就購買土地,製造更多的流氓好。
想了想周章道:“命令各郡縣漢吏,嚴抓這些大戶的田稅,告訴他們今年朝廷不會讓他們上繳稅賦,他們能留下多少稅賦就看自己的本事了,但明年我要看到他們每郡多出5萬畝的上田。”
蕭何苦笑道:“諾!”
丞相也被漢王感染了,要知道陳郡第一納稅大戶可是景逸,是丞相的生死之交。
而後周章命人找來了孔鮒,商農,陳錘三人。
周章對孔鮒道:“今年的科舉一定要不出錯,我大漢一下子多了十幾個郡地盤,漢王已經下令給我,要丞相府要準備好3000漢吏北上,所以這次科舉一定要選出好的苗子。”
孔鮒笑道:“有了去年的錄取的士子,今年參加科舉的士子多了很多,有上萬士子,這屆考生定不會讓丞相失望。”
漢國實力越來越強大,尤其是這次科舉之前,還傳來漢王帶領聯軍全殲蒙恬的30萬北疆軍,天下有識之士都知道,新的天下共主必定是漢王了,所以這次來考科舉的人特彆多。
周章點頭道:“如此我就放心了。”
周章看向陳錘和商農兩人說的:“漢王也讓墨家,農家各自提供千名優秀的人才,北上為漢吏,你們兩要準備一下。”
陳錘道:“少府倒是沒有問題,就是一下走如此多的技術人才,會影響很多作坊的產出。”
周章道:“沒事,現在漢王的事情重要,短時間內產能減少我們還能承受。”
商農卻說:“真走這麼多農家子弟,我大漢很多莊園都要出問題啊,尤其是甘蔗園,原本擴大的任務可能就不能完成了。”
周章有的遲疑,現在甘蔗園已經成為了漢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了,隻在農業稅之下,超過了鹽稅,從這就可以看出白糖有多賺錢了,周章都打算今年把甘蔗園擴大到1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