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還能看到漢王的著的經典,從這就可以看出漢王重視農家不是謠言,他們來對地方了。
在吳越的帶領下,他們一些人來到一個豬棚當中。
而後吳越帶著他們巡視一圈豬棚道:“這裡有50頭豬,你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打掃豬棚,把裡麵的糞便運輸到蚯蚓田當中。”
豬棚的氣息讓十人有的受不了,這個時代能讀書的都是小地主以上的,養豬讀書窮人雖然也有,但是小概率的事情,而且大部分都是家道中落的,他們十人還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難聞的氣息。
吳越帶著他們來到一個石頭壘池子麵前道:“蚯蚓田就是這裡。”
而後吳越把手伸入池中,隻見密密麻麻的蚯蚓暴露,看到婁敬這些人身體反胃,不少人都倒退好幾步。
吳越卻笑道:“不要看這東西小,但渾身都是寶,這些蚯蚓可以用來養雞鴨鵝等家禽,能讓家禽長得快,產蛋多,現在我農家已經在開始研究以蚯蚓作為原材料的飼料了,以後說不定能普及天下,讓天下的百姓都能吃到便宜的家禽。
糞便更是天下最上等的肥料,大師兄曾經集中農莊所有的蚯蚓糞集中在一畝田地當中使用,當年的畝產就超過了10石,這數字讓所有人都震驚。隻可惜老師說了,這樣的高產沒有普及的價值,我們農家研究的重點還是農家肥上,蚯蚓糞隻在種子田使用,終究是數量太少。”
而後吳越帶領婁敬十人來到一塊菜地道:“這裡的白菜都是養豬的飼料,你們平日就是把這些白菜摘下來,剁碎喂豬。”
而後又指著一盤的土堆道:“蚯蚓田消耗不了太多的豬糞,就要把這些糞便堆積起來,內部摻雜石灰,爛菜葉子,發酵十五日之後,當聞不到味道之後,就是最上等的農家肥了,根據我農家的統計,一斤農家肥下去,能增產5斤糧食,農家肥種類也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農經》當中總結了4種農家肥,每種農家肥原料的配比,發酵的時間都不同,對作物的功效也不相同,光熟練的掌握製造這些農家肥,就足夠你們學習好幾個月了,這些都是要你們深入學習的。”
當婁敬他們聽說這些土地都是豬糞,還有四種不同的農家肥,一個個都本能的捂住嘴巴,難道他們以後就要陪這些豬糞打交道!
丁越小聲說道:“我有的後悔了,這和我想象當中的農家完全不同。”
其他人內心也是有點悔恨的,他們想象當中的農家是耕讀傳家,一手中拿著書籍,一手拿鋤頭,晨星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而後在農家等待的漢王賞識而後一飛衝天。
婁敬堅定道:“都到這步了,豈能退縮,要走各位師兄走,小弟要留在。”
被婁敬這樣一說,其他士子也不說走的話,婁敬能忍受這樣的生活,他們就能忍,這年頭小地主階級想要躍升成為官僚貴族階級,不能說很少,那也是幾乎沒有,他們又不敢參軍博出身,農家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條通天大道。
而後吳越帶領他們來到一個工具房,換上工作短衣,而後在吳越的指揮下,十人從清理豬圈開始一日的勞動。
墨家,鋼鐵廠
“在我們墨家學習,即便不能成為漢吏,但也可以學一門手藝,不說能發財,但卻可以過的很好。”陳磊也帶著一群士子在參觀鋼鐵廠。
幾丈高爐讓人驚歎,一次性倒幾萬斤的鐵水更是讓所有人震驚不已,他們第一次看到鋼鐵是這樣練出來的,要知道這個時代鐵的價格很不便宜,一爐的鐵水就是幾十萬起,一條流動的錢河在他們麵前任何不讓這些士子精通。
鋼鐵廠內的直道也讓他們震驚,他們第一次看到有人會把珍貴的鐵做出軌道。
當他們看到上萬斤的巨型運輸車,又覺得沒有這個的鋼鐵軌道,根本沒有東西能承受如此重的運輸車。
鐵軌是墨家新點開的科技樹,這點和徐凡倒是無關,主要是鋼鐵廠有這個需求,陳郡高爐越來越高,容量也越來越大,每次煉鐵需要加幾萬斤的鐵礦和十幾萬斤的焦炭,一般的運輸車已經很難滿足鋼鐵廠內部的需求,經常會出現壓垮地麵或者車輛的情況。
這個時候秦泊就想到了以前在大秦修建的直道,用上軌道車之後,煉鐵廠運輸原料的效率果然提升了好幾倍。
但又遇到一個新的問題,鋼鐵廠內火光四射木軌經常容易被燒壞,而在廠房之外的木軌則因為陳郡雨水多,容易被雨水浸泡發爛,加上木軌每天接受幾千斤的運輸車壓也很容易壓壞,而每次翻車又會造成鋼鐵廠的傷亡。
於是秦泊就想到了用堅固的鐵軌鋪路,效果也是極其明顯的,這一年多時間來再也沒有出現脫軌的事故。
當然鐵軌因為價格太高,隻能在鋼鐵廠內部使用,也就是鋪了幾裡這樣的鐵軌,即便是這樣墨家還是被周章指責好幾次,認為墨家太奢靡了,倒是漢王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強力支持了墨家,今天墨家得弄出鐵軌,明天說不定就能弄出蒸汽機了。
此時加入墨家的士子看到這些奇觀建築,紛紛感覺自己來對地方了,不愧是傳說中精通造物的墨家,能力如此強大,難怪會受到漢王重視。
而後陳磊帶士子去看機械廠和兵工廠,高聳的水車,轟鳴的鐵錘,流水線上數量眾多的農具和武器,讓這群士子見識到墨家的強大之處。
而後就老師傅帶領他們去各個崗位實習。
家學府。
掌門鐘俊看著30個學子激動的熱淚盈眶了,這個數量比不上農家,墨家十分之一,但對家來說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擴張了。
鐘俊激動對這些新加入的弟子道:“不要看我們家不起眼,但我們一個好的故事能抵得上10萬大軍,漢王這些年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我們家的關係。《楚昭女》《活著》你們都看過吧?”
“看過。”眾人齊聲回答道,其實這些士子是想另辟蹊徑,那麼多人加入墨家農家,他們擔心競爭太激烈了,加入家這樣的小門派,壓力就小了很多了。
“這就是我們家的強大之處,我們手中的筆能抵得上10萬大軍,來來來,你們先跟著師兄寫幾個小故事,故事寫的好,你們不但能被漢王看中,還能養活家族,給大師兄寫了《兄弟姐妹來種田》的戲曲,特彆受歡迎,每個月收到的編劇費就超過一金,漢王重視我們家,你們算是來對地方。”
這些士子有點激動,沒想到加入家,不但能升官還能發財,他們還真是來對地方。
名家學府。
公孫碩看著眼前十幾個學生道:“我名家和其他宗門完全不同,你們加入我名家,就算是成為了漢吏,從這個月開始,就吃上漢國的俸祿,連科舉都不需要,我名家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們要耐得住寂寞,錢宇,你帶著這些師弟們去領官服,而後熟悉以後的政務。”
這些士子一陣激動,他們當初選擇默默無聞的名家,就是因為師兄說了,隻要加入名家就能成為漢吏,現在真成為了漢吏,他們內心還是有很激動的,他們還以為會有考核,卻沒想到會如此輕鬆。
“諾!”錢宇就帶著這些人來到一個空曠的院子當中。
“師兄,我們明家到底做什麼?”一個士子好奇問道。
“為天下萬物製定標!”錢宇麵無表情道。
這樣豪邁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驚呼,這名家的學問也太厲害了。
錢宇內心一陣冷笑,當你們每天隻記錄天氣變化,雨量大小,風速的變化,甚至太陽角度的變化,就知道這俸祿也不是那麼好吃的,真加入就可以成為漢吏,名家也不可能籍籍無名。
沒錯,徐凡把名家當成了氣象局,現在漢國每郡都有這樣一個記錄氣候的氣象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