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紮根關中和跋扈將軍(1 / 2)

鹹陽城,杜裡。

這裡距離長安城最近的一個村裡,可謂是天子腳下,村裡的百姓也見過太多的大人物,這裡的百姓自然有一股皇城百姓的傲氣。

不過這段時間杜裡的百姓卻安靜了很多,因為他們看來無比強大的朝廷居然被擊敗了。

現在他們歸漢王管了,換了一個新大王,本來對他們這樣的鄉下人沒有多大影響,但杜裡大族李氏被漢軍抓在了,要知道杜裡一半的土地都是李氏,這麼大的老爺,說抓就抓,這一下就把杜裡的百姓嚇住了,他們平時連村裡都不敢出。

而後漢軍還帶來大量的工匠,在杜裡每日敲敲打打,把李氏大宅改正成為新的房屋,而且還建造了很多新房屋,更讓村民們眼紅的是,這些新房屋都是青磚房屋,一棟這樣的青磚做三間,連灶台,牛棚,雞舍都是用青磚搭建的,真造孽呀,地主老財家都沒有這樣的做法。

但很快杜裡的百姓就開心起來了,因為漢軍也雇傭他們做事情,青壯10斤糧食一人,婦孺8斤糧食,甚至12歲以上的小孩都有5斤糧食。

因為秦吏的收刮,即便杜裡的百姓家中都沒有多少糧食,這種在家門口就可以賺糧食的士氣自然讓村民喜出望外了,

杜裡的百姓全家老小一起上,即便小孩不到12歲,也去幫漢軍做事情了,漢軍士兵也裝著不知道,收留了這些童工,給漢軍打工一個月時間,杜裡的百姓賺了差不多半年的口糧。

而且漢軍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也用多餘的材料幫助他們修繕了房屋,家具,幫他們重新壘了地壩,村民們頓時對漢軍的形象改觀了,漢軍做事情公道,還幫他們修繕房屋,再也不害怕漢軍了。

這一天,天剛剛蒙蒙亮。

秦江馬上改口道:“黃亭長好,快,全部過來見過黃亭長!”

秦江悠悠道:“以後我們杜裡的首富就是這些漢軍士兵了。”

黃磊媳婦道:“這麼大的地,我們能種的過來嗎?”

說句實在話,漢軍征戰天下,均田弄的最順利的就是關中,關中各郡縣對完善的田籍戶籍,尤其是幾百年來秦人一直在均田,關中除了少數貴族豪強之外,田地分配還是比較合理的。

而現在漢軍直接打掉了秦國的貴族豪強,把他們手中的土地和一部分官營土地分給漢軍,這才有黃磊他們剛成親就可以直接接管土地這種好事情。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地沒有人種,就多生小孩,小孩多了,自然就有足夠的勞動力。

黃磊笑道“我們可不是什麼將軍,不過是漢王手下普通士兵而已,我叫黃磊,我和我的戰友以後居住在杜裡的,大家都是鄉親了。”

“去,去,瞎起什麼哄,小老兒秦江見過各位將軍。”

杜裡的百姓也一臉羨慕的看著漢軍士兵,有田地,有磚房,有牛車,還有一個漂亮的老婆,他們能想象出最好的生活,漢軍士兵全部實現了,簡直是人生贏家呀。

說完黃磊拿出一封任命書道:“這是我的任命書,以後我就是杜裡的亭長了。”

磚房內的家具都是打造好的,黃磊等人可以拎包入住,隻有像紡織機,農具,工具等是黃磊他們自己帶過來的。

黃磊激動對自己媳婦道:“這就是咱們家的地了,七十畝種糧食,桑麻種上二十畝,蔬菜種上十畝,漢王說了鹹陽人口接近百萬,種植蔬菜收益更大。”

兩人看著這嶄新的家,全新的家具,都欣喜無比。

黃磊笑道:“當然種的過來,現在雖然辛苦,但等我們有了小孩就不辛苦了,到時候我們父子耕地,你帶著女兒織布,我們就可以一直過上好日子。”

黃磊等人把牛車牽進杜裡,而後把牛牽到牛棚當中,把自己的家當安置進自己的新房當中。

黃磊笑道:“客氣了,我等先安家,晚上請各位父老一起吃酒。”

所有村民都被秦江趕出來,排著隊叫道:“黃亭長好。”

此時因為是冬天,所以這塊土地還是一片荒蕪,但黃磊夫婦卻看的極其興奮。

十餘輛牛車就來到了杜裡之外,牛車上有大量的農具,糧食,還坐著一個漂亮的小媳婦,所有村民都轟動了,紛紛來到村門口觀看。

秦江他們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這些磚房是漢軍修給這些士兵的。

當日中午,漢軍士兵安置好家當,而後帶著自己的媳婦看了自己家的土地。

封建時代之所以有多子多福的傳統,就是小孩的生下來,沒多久就是勞動力,可以幫助他們的父母種田養家,是有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的。

黃磊就很清醒了,即便是要培養牛馬也是給自己培養。

兩人幸福的依偎在在一起,憧憬著以後男耕女織的美好生活。

到了中午,黃磊帶領自己的戰友來到杜裡百姓門前道:“今日是我等成親之日,我等擺上喜酒,望諸位父老叔伯,不吝賞光,還請各位嬸子搭把手幫忙。”

有酒席吃,自然不會有人反對,很快各家出了婦人去幫忙,各家弄了一些蔬菜作為禮物,黃磊還想辦法買了半扇豬肉,酒席上有好幾道都是肉菜,十個士兵,每人擺了一桌酒席。

所有杜裡百姓都來到這裡,大家熱熱鬨鬨的大吃大喝了一頓。

從徐凡殲滅蒙恬部開始,關中開始,整整有半年多時間都沒有足夠多的糧食了,今天這頓是杜裡百姓吃的最豐盛的一頓,吃完這頓酒席之後,杜裡的百姓正式接納了黃磊他們。

翌日,黃磊召集青壯道:“現在朝廷要修繕鄭國渠,先說好,這不是服搖役,而是朝廷雇傭你們,每日可以賺10斤糧食,名額暫定20人,另外朝廷還雇傭挖煤炭的每日可賺20斤糧食,但這和你們說好,這是去挖礦,有一定風險,不過出現意外的話,朝廷會賠你們一頭耕牛。”

“亭長我願意去挖礦!”一個青年叫道。

雖然黃磊說挖礦危險,但每日可以賺20斤糧食,足夠養活一家老小,而且死了還能賠頭耕牛,那就更沒有人害怕死亡了,說句無奈的話,這個時代的百姓大部分都不值一頭耕牛。

“我也去!”越來越多的青壯舉手想要去挖煤礦。

黃磊道:“名額隻有20人,我們抽簽決定。”

黃磊弄了40根長短不一的稻草,用布遮掩住,抽中長的就去修鄭國渠,抽中短的就去挖礦。

很快抽簽的結果就出來了,裡長秦江帶來20民夫去修鄭國渠的工地上,黃磊帶來20民夫去藍田煤礦。

而像黃磊這樣的亭長和漢軍退役士兵,以鹹陽為中心輻射在整個關中,為大漢在關中的統治,打下了有力的根基。

話分兩頭。

漢軍的將領正在等著周章,張良等四麵八方的大吏回到鹹陽再次推舉徐凡稱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