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產業升級之路(1 / 2)

徐凡鼓舞賈盛他們一陣之後就離開,這個時候英布忽然遲疑道:“末將好像看到了犬子和太子了。”

說著英布指向幾個年輕人,那幾個年輕人正是徐愛民,英雄等人,他們穿著誌願者的服裝,為進入水晶宮的人指引方向和道路,這一幕讓英布的人感到驚訝。

徐凡道:“那就是他們,水晶宮有不少誌願者都是從中學和學府當中征調的。”

“這裡展現的是大漢所有技術發明的最高成果,他們來這裡當誌願者,可以開闊眼界,了解整個大漢工業發展的進度,以後的君主不懂工業是沒有前途的。”

英布問道:“我等該如何發展工業化?”

英布這些人建立諸侯國已經有10多年時間,他們核心的地盤已經發展得非常繁榮了,但想要進一步發展,就開始受到限製,畢竟他們發展的行業大部分都是第一產業,這把這些產業填飽肚子不成問題,但想積累財富就比較難了,畢竟連大漢的農戶都賺不到多少錢,就更不要說這些諸侯國的農戶。

徐凡道:“這要根據你們諸侯國自己的特產來發展,不過想要增加財富,就不能隻賣原材料,而是要進行深加工,賣出那些直麵百姓的貨物,就像小麥不值錢,但磨成麵粉就能增加5成的價格,做成麵條,包子等食物又可以翻一倍,這就是延展產業鏈增加財富的方法,你們可以根據自己諸侯領地的特產來延長產業鏈,少賣原料,多賣產品。”

英布幾人有點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話分兩頭,英布這些諸侯王還在想如何產業升級,徐愛民這些誌願者已經說的口乾舌燥,問路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水晶宮太過於龐大了,沒有誌願者幫他們指路的話,很多人容易迷失在這裡。大漢的建造水平遠超大秦,大秦時期修建宮殿,要找巨木來做支柱,所以這些木料決定了宮殿的大小。

但到了大漢時期,工匠直接舍去了用木料做支柱的傳統,直接上鋼筋混凝土,竹筋混凝土支柱,一座宮殿的成本就直接省了一大半不說,關鍵是宮殿的麵積終於也不用受製於木料的限製。

當大漢朝廷修決定修建水晶宮的時候,那些傳統修宮殿的大匠真是喜出望外,幾乎要熱淚盈眶了。

也不怪他們如此激動,鋼筋混凝土對這些工匠來說就相當於是屠龍刀了,他們好不容易有把屠龍刀,結果一個敵人都沒,大漢成立了10多年以來,根本就沒修過一座宮殿,他們日常做的最多的事情反而是維護原有的宮殿,他們空有屠龍技,結果無龍可屠。

現在他們終於可以一展屠龍技,這些人得到任務之後,一個個向天子拍胸脯保證,一定多快好省建立一個大漢的奇觀建築,水晶宮開建以來,大漢的這些工匠拿出了最高的技藝,這些年最新最先進的工藝製造方法通通都用上,建立了大漢朝最龐大的一座宮殿建築,因為有鋼筋混凝土做支柱,宮殿的室內麵積比大漢的建章宮大了十倍。因為是用玻璃作為外牆,宮殿內部也是極其明亮,不需要任何油燈就能保持采光,內部龐大的麵積可以布置幾千個展台,可以容納幾萬人,無人指引的話,還真很難找到自己想去的展區。

無鹽德這些三川郡的商賈進入這龐大的宮殿就迷失方向了,四周人潮湧動,讓他們分不清東西南,他們也是見多識廣,洛陽的宮殿也是參觀了多次,但洛陽的宮殿和水晶宮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根本沒法比。

他們隻能找到誌願者問道:“這位小公子,我等想要去鋼鐵展區,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徐愛民指向宮殿核心道:“鋼鐵展區就在蒸汽展區的東北方向。”

任鳴看了一下人潮湧動的宮殿,根本看不到徐愛民指的鋼鐵展區。

任鳴道:“我等方向感不好,能否請小公子帶個路?”

徐愛民走到前麵道:“幾位老先生跟我來。”

徐愛民親自帶領幾人來到鋼鐵展區,展區內有十幾家大漢的鋼鐵工廠的產品和他們高爐模型,對,他們不但賣鋼鐵,還賣鋼鐵工廠,雖然這有可能給他們增加競爭對手,但大漢高爐升級的太快了,很多原本的機器在高爐升級之後,就成為了食之無味,棄之有肉的雞肋,隻有找一個接盤俠,給他們建個小號的鋼鐵廠,才能用這些設備收回一些成本。

所以任鳴他們來到鋼鐵展區之後,覺得自己眼睛都不夠用,這裡的高爐模型太多了,有1萬斤的,5萬斤的,10萬斤的,甚至大漢最新20萬斤高爐,最讓他們驚訝的是,他們還看到了一座50萬斤高爐模型。

無鹽德臉色難看道:“我等是不是被這些長安奸商給騙了,他們讓我們建5萬斤的高爐,但長安卻有比我們大10倍的高爐。”

即便是無鹽德不懂高爐技術,也能明白5萬斤的高爐肯定不如50萬斤的高爐。

其他三川郡的商賈臉色也不好看,畢竟誰也不想自己被騙。

兩年前他們通過陳銳的關係,在滎陽建立鋼鐵廠,有三座5萬斤的高爐,年產鋼鐵量超過了1,500萬斤,雖然鋼鐵廠的成本還沒有收回來,但對無鹽德他們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鼓舞了。靠著黃河,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從河東購買焦煤,河北購買礦石,同時背靠洛陽城這座巨大的消費市場,他們的鋼鐵製品根本不缺買家,隻是有一點非常讓他們無奈,他們的鋼鐵隻能在三川郡範圍內打轉,根本打入不了其他市場,這次他們來長安城,就有打算過來學習的意思,但卻看到自己心愛的寶貝在關中,這裡根本算不上號。

這話徐愛民不愛聽,他馬上反駁道:“老先生,50萬斤的高爐還處於驗證階段,並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而且大型的高爐也不是想建就能建的,這需要有一定工業基礎,你們家鄉以前要是沒有建設過高爐,貿然建設最新的高爐有可能會出事故的。”

“小一號的高爐運轉多年,技術都相當成熟,都製定了工匠的標準規範,出事故的概率低,需要工匠的技術也低一些,反而是那些最新研發的高爐,要多位大匠12時辰看護,隨時準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生產線上也需要經驗豐富的工匠,這些可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任鳴道:“謝謝小公子的指點。”

而後幾人就走到鋼鐵展會,指著最大的高爐道:“我等想在三川郡建立一個這樣的鋼鐵廠,不知道你們霸上鋼鐵廠能不能做到。”

趙武驚喜道:“老先生,你們真有如此大誌?如此大的高爐等閒之人可建不起。”

無鹽德自傲道:“我等來自三川郡。”

趙武喜道:“軍臣你看著會場,我帶幾位老先生去找師傅。”

軍臣點頭道:“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