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傑的稱讚讓相親的氣氛變得比較友好,賈逸得意笑道:“主要是小兒趕上了好時代,要沒有天子重視,他一個工匠之子能有今天的地位。”
他到現在都有點暈眩,自己的兒子居然可以成為貴族。
而後張傑繼續問道:“聽魯兄說,賈郎君在季國公手下為官,不知道是何官職?”
賈盛道:“現為少府丞,負責開發季國的油田。”
“油田?”
賈盛侃侃而談道:“西域有一種從地底下冒出來的猛火油,在西域我們把這種地方叫油田,去年某去季國擔任薔夫的時候,從猛火油當中提煉出煤油,發現這種煤油比豆油更加耐燒,也更加明亮,而且價格還隻有豆油的七分之一,因為這項發明被天子分封為男爵,而君上已經向天子請求修建一條從西域聯通關中的軌道了,這條軌道隻要建設好,季國的煤油大量取代豆油,成為我大漢的燈油。”
張傑驚訝道:“難怪通政司如此忙碌,原來朝廷要修建新的軌道。”
賈盛自信道:“猛火油還有不少殘存的餘料,要繼續研發下去,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和煤油一樣利天下的好東西,西域廣大無比,潛能巨大,未來絕對不止向大漢提供和田玉和瑪瑙這樣的奢侈品,隻要開發得當,西域必定會變得和大漢內地一樣重要。”
麵對侃侃而談的賈盛,張傑是很滿意這個女婿,在大秦時期少府就是一個位高權重的部門,管理的是皇室的財產,而到了大漢,因為產業大興,少府權利更大,大漢一半的財政收入都是少府提供的,管理的作坊多,官署多,已經是大漢排在第一的九卿衙門了。
而大漢的諸侯也基本上沿用了大漢的朝廷體製,賈盛如此年輕就可以在季國擔任少府的二把手,可以說是前途無量,更加重要的是他還有自己的見解,未來必定會受到季國公的重用。他自然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滿。
但賈盛卻在最後說道:“某是要回季國的,這點要提前和伯父說話。”
張傑淡然道:“男子漢大丈夫,當以事業為主,這門婚事要成了,小女自然是嫁夫從夫了。”
聽到這話女孩明顯不滿的看了自己父親一眼道:“女兒也有自己的事業。”
賈盛好奇問道:“織布?”
大漢的女子,從事最多的行業就是紡織業了,所以他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女孩翻白眼道:“是大夫。”
在大漢大夫一直都是地位比較高的職業,尤其是大漢的皇後還是大夫,這些年不管是大漢朝廷還是內庫都拿出大量的錢財來培訓大夫,所以這個職業發展的很快,整個大漢大部分郡縣都有一個官營的醫館。
因為醫學院的校長的陳秀,所以醫學院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女學生,而大夫也是大漢女子職業當中地位比較高的行業。
張傑道:“西域比大漢更加缺是大夫,你嫁過去也可以做大夫。”
而後張傑對賈盛三人介紹道:“小女張沫,去年從醫學院畢業,現為長安第一百姓醫院當中做大夫。”
賈父笑道:“大夫好,大夫會照顧人。”
有了基本的了解的之後,雙方交流愉快,算是一場比較友好的相親。
而賈盛在長安城,除了忙碌自己的相親,最重要的就是在長安機械廠,訂購了一批煉油的設備了,當初他小規模煉製煤油,用鐵鍋就足夠了,但現在要煉製幾千萬乃至上億斤煤油,就要有專門的設備了,而季國還不具備這樣的工業能力,隻能在霸上鋼鐵廠專門定製。
而且定製這樣的煤油煉製容器還非常麻煩,按理來說這種容器自然應該是越大,煉製煤油的成本越低,產量越高,但運輸又受到了限製,從長安到帝國這一路四千多裡路,他們隻用用馬車運輸這些容器回到季國,容器的體積天然受到了馬車的限製。
九月二十五日,長安城,街邊小酒館。
賈盛三人相聚在一起。
賈盛忍不住抱怨道:“運輸一個廠的設備去季國太麻煩了,一路四千裡,運費都不知道多少錢。你們知道某在長安機械廠什麼!”
萬裕道:“看到天子?”
賈盛道:“看到了一個比我們季國定製的大好幾倍的煉油塔。”
“煉油塔?”陳誠有的不了解了,這個時代,佛教還沒有傳入大漢,所以還沒有塔這個字。
賈盛解釋道:“就是,放大版的煉油桶,陛下命名為塔。”
而後賈盛海在手上沾點酒,在桌子上把塔這個字寫出來。
而後賈盛有的無奈道:“據說朝廷在上郡的高奴縣也找到了猛火油田,這些設備都是運輸到上郡去的,長安城有軌道可以聯通到上去,朝廷的設備可以做的更大,而我們季國的軌道還沒有修建,隻怕高奴縣的煤油賣遍整個大漢,我季國的煉油設備還在路上。”
陳誠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朝廷擁有的資源更多,不過我等也不用擔心,大漢的油田要是像西域那麼豐富,我等就不會在關中都沒有聽過猛火油,畢竟上郡距離關中並不遙遠。”
賈盛道:“我季國還是要在西域建立一個重工業區,要解決煉鐵和製造機器設備的能力,最起碼能製造煉油設備,我季國以後還是要靠煉油吃飯,要是設備換了難道我們還要等朝廷運輸4000裡的路程重新弄新設備?”
萬裕道:“我們可以向國公上書,這的確是要解決的問題。”
四千裡的路程,這足夠讓運費比設備要貴幾十倍。
但陳誠卻不讚同道:“季國本就沒有太多的錢財,現在要修木軌,又要建煉油廠,哪裡還有錢來建設鋼鐵廠,你也知道大漢建設一家鋼鐵廠的成本。”
賈盛道:“即便現在做不到,但等我季國富裕了,重工業區還是要建設的。某算是看出來了,重工業才是根本,要不然即便是有好的想法和貨物也生產不了。”
大漢曆十六年十月一十五日。
大漢賢者會上正式通過了修建長安到西域的軌道的議案,同時大漢也在高奴縣建立一個煉油廠也被通過。
大漢曆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諸侯大會,匈奴王子軍臣正式向天子辭行,而後軍臣帶領自己在霸上鋼鐵廠籠絡的十幾位師兄弟和上百位各色工匠,完成了自己的學業,離開長安城。
大漢曆十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南郡,安陵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