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混亂的運輸海貿(2 / 2)

但這點移民對一個諸侯國來說就太少了,南洋雖然也有不少野人,但他們需要在漢民的教導下才能做事情,所以各大諸侯國人口缺失的情況非常嚴重。

活人不能給尿憋死,大漢的諸侯國為了給自己的治下多弄一些人,那是想儘了各種辦法。

遼東諸侯,突出本地土地肥沃,插根筷子能發芽,種植糧食產能高,把糧食畫的跟樹一樣高,豬畫的和牛一樣,南中郊外的野雞畫的和養殖場的一樣密集,遼河的黑魚像路上的石頭一樣密集,甚至還畫了一幅人踏著魚頭渡遼河的畫,什麼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怎麼誇張怎麼來,很是吸引一大批農戶去耕種,尤其是遼東,看上去遙遠,但走海路卻隻有幾百裡,在整個大漢除了黔中,遼東是大漢所有諸侯國當中距離大漢本土最近,在這樣誇張的宣傳下,每年都有十幾萬漢人農家去遼東墾荒。

西域諸侯突出地廣人稀,物產富饒,隻要去了就可以分幾百畝土地,礦區當中還有撿不完的瑪瑙和玉石,加上西域每年都有商隊來長安城,這些商隊回去的時候不但帶走了大漢的絲綢,還經常帶走大漢的冒險家,每年都有幾萬漢民去西域闖蕩。

而南洋諸侯,隻能突出自己的地盤上香料多,檀木多,而且為了增加人口,南洋各大諸侯國給來此的船隊,一個幾乎永久性的生意,每運輸一個大漢百姓來他們的諸侯國,他們願意給這些船隊的東家一人付5000錢。

而金錢也是最好的商業潤滑劑,本來大漢的這些船長們,還非常苦惱,南洋的這些諸侯國,國小民貧,需要的貨物是極其有限的,連船倉的三分之一都裝不滿,大量的空倉就這樣白白浪費。

這是很讓這些船長心痛的事情,海貿的風險一直是大漢各行各業最高的,即便是號稱流血黑金的煤炭行業,都沒有他們這些水手的死亡率高。

他們這是在拿命賺錢,結果就空了這麼多倉,這哪裡是空倉,這就是在浪費他們的性命。

他們隻能在返回的途中多裝滿香料檀木,增加自己缺失的利潤。

但五年前,從呂宋國主向他們這些船長保證,每運輸一個青壯來他呂宋國,他就付5000錢作為報酬。

這事轟動了整個南洋地區,大漢的船長們更是激動的熱淚盈眶,他們空置的倉位終於有用。

當年民間的船隊就幫助呂宋國運送了三萬青年,陳勝這些年因為挖礦石賺的錢,出去了小半,但效果也是極其顯著的。

這些新的移民幫助呂宋國開墾土地,建設窯廠礦場,成為煉銅廠的工匠,極大的加快了呂宋國的發展。

有這麼好的例子,南洋各大諸侯國自然是有樣學樣,他們按照各大諸侯國距離大漢的距離,紛紛拿出3000~5000不等錢,作為這些船長,幫助他們招攬移民的費用。

南陽的各大諸侯並不缺錢,他們普遍在南陽建設了經濟作物園,種植的香料棕櫚樹,而現在這些經濟作物園進入了豐收的時候,每年都有大量的香料和棕櫚油,從南洋的諸侯國運輸到大漢,為這些諸侯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這些南洋諸侯不缺錢,缺的是幫他們賺錢的人,現在用5000錢換一個有技術的青壯勞動力,而且還是自己人,這些諸侯當然樂意。

沒多久,整個大漢民間的團隊到處在幫南洋的這些諸侯運輸人口,他們一年的運載量超過了10萬人,從那些南洋諸侯手中賺取了5億錢,這直接開辟了一個新的行業,同時也為南陽的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質的勞動人口,還為大漢朝廷解決了移民困難,做到了一舉三得。

大漢朝廷知道這件事情,居然還有這種節省朝廷移民支出的好事情,丞相蕭何當即下命令,讓地方上郡守,配合這些船長幫助朝廷移民。

當然很快也出現一些投機取巧的事情,大漢的農戶普遍富裕,要不是家裡人口太多,實在太貧困了,一般不會來南洋,尤其是船長們靠近的沿海地區,都是大漢比較富裕的地方,這更加讓他們難以招攬移民。

於是他們開始招攬百越之地的移民,把這些百越人紋身洗掉,簡單的給他們教導了大漢的常識,給他們編一個身份就冒充漢民,移民到南洋的諸侯國當中。

更有甚者,這些船長直接在南越國招攬移民,路程少一半,利潤翻一番,但趙佗的地盤上能有幾個漢人,他自己都寶貴的要死,這些船長隻能弄一些當地的部落民眾充數。

但這種事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的,百越之地的文明程度隻比南洋這些野人強一個等級,他們種地的水平依舊不咋地,隻要分田給他們種地,沒多久就會露餡。

偏偏這些船長還信誓旦旦的說,越人也是大漢之民,可是天子承認的,他們可沒有違反規定。

這些投機取巧的船長不做人,他們一方麵向這些諸侯收錢,又一方麵又向這些百越部眾收錢,告訴他們要帶他們去大漢享福,結果這些想享福的人,一個個來到比自己家鄉還要蠻荒的地方,這引起的動亂是可想而知的,這些人本來就不是各大諸侯國需要的人才,因為被騙了,反而成為了不安定份子。

但好在大漢的這些諸侯也不是吃素,他們都是戰場殺出來的,這些船長敢欺騙他們,他們反擊也是極其淩厲的。

這些諸侯就集中不滿的百越人,當那些船長再來的時候,讓這個百越人直接刀了這個船長,大家有仇報仇,有怨抱怨。

很多船長被嚇住了,隻要移民過一次,就再也不敢去那個諸侯國了。

本來一個好好的移民市場,被弄得混亂無比,血腥無比,各方勢力都大受其害。

吃一塹長一智,各方勢力相互妥協,南洋各大諸侯國隻能對移民加了一個技術要求,隻會種地的3000,懂木工活的5000,懂打鐵的上萬錢。那些船長要是敢欺騙百姓來南洋,他們就上報朝廷,直接讓朝廷抓人。

這些船長受過血的教訓,終於不敢肆無忌憚的欺瞞大漢諸侯,混亂許久的移民市場,終於開始穩定起來。

所以張不疑才不滿胡亥說漢人,在大漢的國土上,誰不是漢人。

移民大概能給胡亥帶來600萬錢的收入,胡亥的船隊還帶了上萬件鐵器價值五百萬錢,五百匹絲綢,五百匹布,九千匹麻布,價值千萬錢,還有各種瓷器及大漢其他的工業產品,這些零零散散的工業品,勉強值上百萬,胡亥五艘船隊的貨物,總價值價值超過了1700萬錢,這其中的利潤就超過了800萬,就這還是胡亥看著張不疑的身份,給他減免了三成,畢竟它的飛亥錢莊還要在韓國經營。

他賣貨隻是順帶的行為,當然從這也可以看出海貿的利潤,即便經過了多年的擴張,利潤依舊接近一倍。

而張不疑也是用韓國當地的特產付款,香料一千石值六百萬錢,棕櫚油五千石值四百萬錢,檀木五百根值千萬。

這一趟交易下來胡亥反而要付張不疑300萬錢,當然張不疑也沒要這筆錢而是記賬,讓胡亥下次多帶一些貨物來抵償。

胡亥道:“公子,以後棕櫚油的價格再是800錢一石,某可能不要了。”

“為什麼?這個是油料,賣到大漢一石2000錢都有人要,本公子已經讓你賺兩倍多了,你居然還不滿足。”張不疑有點不滿的看向胡亥,覺得他太貪婪了。

胡亥道:“這些年農戶大肆種大豆肥地,大漢豆油的數量急劇攀升,今年的價格又跌了一成,大漢隻有沿海少數幾個郡縣有用棕櫚油當食用油的習慣,其實大部分還是當燈油來使用,但今年朝廷弄出一種叫煤油的東西,這玩意兒生產的成本一石百錢,這極大衝擊了大漢的燈油,棕櫚油要是還不降價的話,做食用油沒人吃,做燈油又太貴,某如果還繼續運輸的話,運到大漢本土都會虧本。”

“啊!”張不疑聽到這話有點傻眼了,這棕櫚樹田,他們提前好幾年時間種植才能出果實,總共才收了兩趟果實,價格就要下降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