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殖民天竺(1 / 2)

大漢曆十八年,九月十六日,天竺,耽摩粟底城,城主府。

城主被帶到胡亥麵前跪下,不停地磕頭道,說的胡亥聽不懂的天竺語言,即便不用翻譯,胡亥都知道,他肯定是在求饒。

胡亥道:“把他先關押起來。”

兩個士兵把人拉走。而同時不斷有水手,把城主府的東西搬出來,一箱箱散發著金光黃金,黃金鑄造的神像,散發著各種光芒的寶石,象牙,珠寶。

所有的水手都興奮的搬著這些財寶,不時有隨手把鴿子蛋般大小的珍珠塞到自己袖子裡,又或者是把雞蛋大小的寶石藏好。

柱子激動道:“小心點搬,摔壞了這些寶物賣了你們全家都賠不起,那些金銀神像多找幾個人搬,一個人搬不安全,走的時候慢一點,注意四周的人。”

柱子這些年跟著胡亥走南闖北,也算是小有家財,可以算說是百萬富翁,但他依舊被眼前的場景晃的眼都快了,天竺人太富裕了,一個城主府黃金白銀,珠寶鑽石太多。

這些財富很快堆成一座小山,胡亥估算一下這些賣到大漢去,最起碼值幾億錢。

胡亥興奮的惡狠狠道:“不是說這個城主沒錢招兵買馬,怎麼隨便一搜刮就能搜刮出這麼多財寶。”

不要說柱子了,就胡亥此時都有點激動,上一次他看到這麼多財寶,還是十幾年前他在大秦的府庫當中。他奮鬥十幾年留下的家產估計也不過這個數。

鳩摩羅道:“我孔雀國也是實行和你們大漢相似的封建製,耽摩粟底城主的家族,統治這座城池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

耽摩粟底城海洋貿易繁榮,手工業發達,有十幾萬人口彙聚於此,在整個天竺都是有所的富裕城池,這上百年積累的財富自然非常可觀。”

胡亥不屑道:“十幾萬人算什麼大城市,隻要你見了百萬人口的長安城,耽摩粟底城就是一個鄉下,不過這群主家族倒是很會收刮,就這樣一座小城市就能收刮出這麼多的錢。”

胡亥一直很自豪,自己赤手空拳能打下億萬的家業,但這次軍事行動卻讓他驚訝的發現,再怎麼正當做生意,也比不上打擊一座城池來錢的快,他好像有點理解他的父親為什麼那麼喜歡戰爭,這還隻是一座異國的小城池,就有如此財富,父親滅的可是六個延傳了幾百年的國家,收繳上來的財寶,隻怕會比眼前多幾十上百倍。

而另一邊張永在攻克城主府之後,留下一百士兵看著城主府,餘下的士兵在他的命令下,以屯為單位分散在這座城市的四周,隻要發現有趁火打劫,奸淫擄掠之人,韓軍毫不留情的殺了這些人,並把這些人的頭顱舉得高高,以震懾四周的宵小之輩。

也不是沒有天竺人看著韓國的士兵少打算反擊,但韓軍直接一頓火槍伺候。

“砰砰砰!”的火槍聲音在城池的四方不斷冒起,這些人還沒衝到軍陣麵前,就被燧發槍打穿了身體。

如此恐怖的場景,直接震懾住了這座城市的所有人,天竺人都快速的逃離這支軍隊的視線範圍,城池快速穩定下來,街道四周除了韓軍士兵,再也看不到一個。

城池的穩定基本維持住之後,張永才回到城主府,看到大廳四周的財寶他也是一陣暈眩,但他畢竟曆經生死,很快就穩定下來,看著胡亥道:“公子疑是讓我們在天竺做買賣的,現在城池都被打下來了,這買賣還怎麼做?”

胡亥笑道:“張兄弟,我們做買賣也是為了賺錢,這一堆財寶就足夠保證我們這趟賺了好幾倍利潤了。”

“這樣不好吧,這裡畢竟是異域外邦,身毒有幾千萬人。”

“天竺”一旁的鳩摩羅改正道。

張永道:“好吧,天竺有幾千萬人,但我們卻隻有不到3000人,即便現在占了一點優勢,但天竺人用唾沫也能把我們淹死。”

胡亥笑道:“現在天竺的局勢,比我大漢春秋戰國還要亂,這座城池就是一個國家,我們已經攻占了城主府,抓住了城主,就相當於滅了這個國家了,其他天竺人是不會在意這個國家的事情。”

“某卻認為這比較好,攻占了這座港口,我大漢在天竺就有了據點,後麵的買賣就容易做了,我們的商隊隻要把貨物運到這個城市來,通過這座城池就可以把大漢的特產賣給整個天竺,這可是幾千萬人的大市場,每個天竺人消耗三尺絲綢,就是幾百萬匹絲綢的產能,幾十億錢的市場,還有我們的瓷器茶葉,白,這個市場多大,簡直不敢想。

“嗬!”鳩摩羅聽到胡亥的話,笑意忍不住了。

看到胡亥不滿的目光,鳩摩羅馬上說:“某想到一個好笑的事情了,你們繼續。”

有一點胡亥想錯了,天竺也是有絲綢的,大月氏人提前幾十年打進天竺,同時也把絲綢帶入了這片土地上,絲滑,輕薄,漂亮的絲綢。很短時間就引起了整個天竺貴族僧侶集團的瘋狂,他們豪擲千金的購買市場。

但絲綢的價格太高了,一匹絲綢十幾萬錢,在天竺,即便是小貴族也用不起絲綢,胡亥想讓天竺人每年消費幾百萬匹絲綢,那簡直是異想天開,把天竺所有的黃金都收刮乾淨,也買不起這麼多絲綢,這個奸商要真敢大量運輸絲綢到天竺來,必定會家破人亡。

胡亥不滿的看了鳩摩羅一眼繼續道:“你想想看一個野人遍地的南洋,每年可以給我大漢提供幾百億錢的財富,而現在天竺是一個比南洋還要廣大,富裕的世界,每年天竺能給大漢提供多少財富,五百億一千億,總之這個數字會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將軍想想看,當年欒布不過占據了一個蠻荒之地的香料島,就已經封侯了,現在將軍要是為大漢找到一個比香料島富裕十倍之地,一個侯爵之位,怎麼也跑不了吧。”

胡亥這番話讓張永眼前一亮,身為一個大漢軍人,他覺得自己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建功立業,封妻蔭子,大漢的好男兒都是以封萬戶侯為目標,現在他好像又有這個機會了。

張永道:“我等要怎麼做?”

胡亥道:“既然把這座城池占據了,那我們就要管理好這座城池,而後以此為據,一步步影響整個天竺。”

張永想了想道:“缺乏人手是個大問題,我等隻有2700人,船隊的水手還要回去,能留下的人最多,不會超會超過1000人,隻靠千人統治一座十幾萬人的城池,還是在文化不通,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非常艱難。”

胡亥想了想,發現這和大漢還真不同,大漢雖然是諸侯混戰,但好歹是文明是同種同源,但現在連語言都不通,又怎麼統治這片地區?

他們想要在這片土地紮下根,必須要有本土人的幫助和配合,而在這片土地上,他認識的天竺人好像也沒幾個。

胡亥看向鳩摩羅笑道:“大師,您好像是婆羅教的僧侶,我們支持你在這裡建廟,推廣婆羅教,您支持我們在這裡維持統治如何?”

鳩摩羅看著這個笑眯眯的奸商,平時就說什麼亡國之人,有求於人的時候就說是大師。

但說句實在話,胡亥這個條件非常吸引他,天竺的僧侶也是封建領主之一,有地盤才是大師,沒地盤那就是窮和尚,鳩摩羅在天竺的寺廟被占,弟子跑光了,信徒也四散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再有一座寺廟和傳教的領地。

至於幫助漢人占據天竺的領地,是不是天竺奸,鳩摩羅有沒有道德的愧疚感。

抱歉,真一點沒有,這隻能說我天竺自有其國情,幾千年來異族老爺,一直都在入侵天竺,哪次不是靠他們這些僧侶臥薪嘗膽的,同化了這些異族人,奪回了天竺本地的統治權。僧侶和異族統治者合作,那是天竺這幾千年來的習俗,鳩摩羅遵從的就是這幾千年來的習俗。

耽摩粟底城是天竺有數的富裕城池,在此地建立神廟,他就可以成為天竺有數的高僧。

不過鳩摩羅還是說道:“此地是佛教信徒的地盤,我婆羅教難以推廣。”

婆羅教在天竺雖然根深蒂固,但佛教這上百年在孔雀王朝的推廣下不斷壯大,已經成為天竺第一大的教派,在天竺富裕一點的城池都是佛教的信徒,耽摩粟底城更是如此,當地光寺廟就十幾座,他要是敢在佛教徒的地盤上傳教,必定屍骨無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