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三角貿易(2 / 2)

明明有這高的文明水平,但他們武力弱的驚人,他隻要把火炮推上來,很多天竺的士兵連射箭都不敢射。望風而降都算是比較勇敢的天竺士兵了,就這樣的武力,怎麼能讓張永看得起了。尤其是他了解天竺曆史,發現這個文明雖然也興盛,但他們的武力比他的腿都要瘸,人口雖然有幾千萬,但這幾千年來一直是被異族入侵,異族統治,虛弱成這樣的國家和文明,居然還能延續千年,張永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胡亥小聲對張永道:“你記住支持鳩摩羅,讓他去鬥佛教徒,他們兩邊鬥起來,我們才能在天竺站穩腳跟。”

鳩摩羅和他的信徒都是張永他們的支持者,雙方的關係算是相輔相成。

婆羅門教雖然是天竺的原始宗教,曆史更是比佛教久遠,但因為佛教被當年阿育王封為孔雀王朝的國教,孔雀王朝以一個國家的力量推動佛教的發現,所以這個階段,佛教在整個天竺大興,壓製了天竺其他教派的發展,那些佛教僧侶,在天竺過著太上皇一般的生活,也沒有後世開拓的精神,他們就一直窩在天竺的舒適地帶。

曆史上還是等孔雀王朝覆滅,後麵的笈多王朝開始推崇佛教,但同樣也推出婆羅門教和佛教打擂台(本人按照佛教在我們曆史的樣子,隻怕他們在天竺本土占據了太多的資源了,連天竺刹帝利貴族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推著婆羅門教和佛教打),婆羅門教逐步開始壓製佛教,這個時候佛教徒才不得不北上西域,南下南中傳遍教義。

當然現在的天竺還處於佛教最興盛的時期,天竺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廟,耽摩粟底城的寺廟對胡亥這些賽裡斯人,還是處於一個冷眼旁觀的態度,他們身在局中,更加了解這些賽裡斯人的實力,就是一支船隊,幾千人而已,他們遲早會離開,這是當地僧侶的想法。

但這些賽裡斯人又太能打了,他們不主動離開,這些僧侶就不敢輕舉妄動,於是他們不主動,不拒絕,不配合,胡亥自然要推著鳩摩羅和他們打擂台了,讓他們自己內鬥自然就沒時間對付他們漢人了。

而從這三個月時間來看,胡亥實行的分而治之的效果極其明顯,鳩摩羅因為有胡亥的支持,三個月時間他就多了三萬教徒,還在這些教徒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所龐大的婆羅門寺廟。而且四周願意信仰鳩摩羅的信徒越來越多了,這引起了其他神廟的忌憚和重視。

送土地傳教這那個教派抗的住,無數佛教的僧侶對鳩摩羅的行為看到不滿,是他如此拉高傳教的成本,這不是拉著所有人來內卷,簡直是天魔降世。

這三個月來耽摩粟底城的僧侶已經和鳩摩羅辯經兩次了,但從韓國留學回來的鳩摩羅,吸收了大漢諸子百家的思想,還吸收了徐凡帶來的後世思想,現在的鳩摩羅就像張無忌學會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實力大增,兩次辯經都是大獲全勝,駁得對方啞口無言,這反而讓他的威望更加高了,而想要動用場外手段,鳩摩羅卻又受到賽裡斯人的保護,他們很多手段不能用,隻能想辦法正大光明的通過辯經來擊敗鳩摩羅。

現在這些僧侶已經沒有時間關注胡亥他們,他們反而是想辦法壓製鳩摩羅這個異端份子。三個月就發展了三萬信徒,再讓婆羅門教壯大下去,他們這些佛教徒以後還有飯吃。

張永道:“某明白。”

而後胡亥對鳩摩羅笑道:“某祝大師在天竺辯經,毫無對手,婆羅門教興盛發達。”

鳩摩羅卻說道:“大漢天子和公子疑的父親是當世賢者,還請胡亥公子為某帶兩位賢者的文章過來。”

鳩摩羅現在以一敵多,極其需要支援,而他在韓國看的書籍當中,認為大漢天子和公子疑父親的書籍思想最高。

胡亥笑道:“好說,某下來,定給大師帶來天子和張丞相的文章。”

而後胡亥登上自己的主船,11艘戰艦帶著天竺的金銀寶石和上千刹帝利貴族離開天竺向著韓國的防線前進。

回去的路上順風順水,加上這次船隊目標明確,一個月後,他們的船隊再次回到新鄭碼頭上。

張不疑在碼頭上迎接胡亥等人,卻發現船隊當中沒有自己的家將張永。

胡亥馬上道:“這趟天竺之行,收獲頗豐。”

而後他就簡單了說了他們在天竺做的事情。

張不疑激動道:“伱們做到好,區區異域小國也敢對我大漢的船隊動手,就應該覆滅他們的國家。真恨不得和你們一起去天竺征戰。”

張不疑這一代都是武德充沛的一代,當他聽到胡亥他們這一行過得如此精彩,連小國都滅了一個,內心十分後悔,早知道他就帶隊去天竺。

“咳!”張忠咳嗽一聲道:“公子,此地不說說話之地,我等還是先請趙公子去宮殿討論天竺之事。”

胡亥卻馬上說道:“此次某還待了1500餘天竺貴族,這其中上千人都是天竺的婦孺。”

這個時候船隊上天竺貴族一個個出來船艙,他們雖然神情萎靡,但卻可以看出他們生活良好之人。

尤其是天竺的婦孺出現,更是讓碼頭上韓國男子安靜下來,天竺貴族女子非常符合大漢的審美,更不要說南中這片地區,他們能接觸到的婦女,就是那些漆黑的野人,和這些刹帝利貴族卻是皮膚雪白,充滿異域色彩,又符合他們的審美。許多人看到這路都走不動道。

張忠大聲道:“來人看好這些天竺人,帶他們隔離洗漱,其他一乾人等不允許接近隔離區,有在隔離區鬼鬼祟祟的人,一律抽十鞭子罰徭役三天。”

“諾!”隨著張忠命令的下達,一隊士兵隔離了這片碼頭,穿著白衣的大夫,帶著這些天竺人去了隔離區,韓國人隻能留著口水看著這些天竺美女離開。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