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隻能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道:“諾。”
楊雄走後徐凡對徐愛民囑咐道:“去了少府,多看,多學,多問,不要阻礙少府令正常處理政務,大漢的漢吏都是經年老吏,他們的經驗比你豐紛。”
徐愛民遲疑道:“孩兒為什麼要去少府?”
徐凡道:“前兩年讓你見到了我大漢鄉村的模樣,這是要你知道我大漢農戶的艱辛,而去少府則是因為,天下未來就是少府的工廠當中,以後天下的治國大道就在這些工廠當,這些工廠興盛,我大漢就會興盛,這些工廠衰敗我大漢就會衰敗。”
“對君王來說也是一樣,君王了解這些工廠如何運行能控製這些工廠就能掌握權利,要是失去這些工廠,就會失去權利。”
工業化會發生什麼事情,徐凡太了解了,那種作坊主通過財富的積累,緩慢獲得權利,取代君王為主的貴族,歐洲的貴族和君主死了一大片。徐凡明白即便是自己的後代,不能適應新的時代變法,走上斷頭台那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十月二十六日,聚賢樓。
徐愛民,英雄,陳賣,張疆僻4個小夥伴相聚在一起,為英雄踐行,他們4人已經從學院畢業了,英雄要跟著他父親回英~國。
徐愛民傷感道:“這一離彆以後再想見你就難了。”
英雄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大不了每年諸侯大會,我就跟著父親來長安城,到時候我給你們帶英國的水果罐頭,尤其是那邊的橘子最好吃。”
但很快他也傷感道:“其實我也不想走,英~國有什麼好呆的,那就是個大鄉下,但沒辦法,我父親說他準備退休養老了,英~國的基業要我去繼承,以後我天天也隻能往農村跑了。”
說到這裡他看向自己的小夥伴道:“以後你們有時間一定要去英~國去看我。”
徐愛民道:“隻怕很難,父親在少府給我找了一個差事,過幾天我就要去上任了,少府是整個大漢最忙的府衙,我隻怕很難離開長安城。”
陳賣苦著臉道:“你能待在長安城已經算是好了,我家的那個大人不知道發什麼瘋,他居然給我在金城找了一個差事,你們知道那官署在什麼地方嗎,河西靠近高原的地方,你除了山就是山,治下的百姓都是一些隻會放羊的羌人,放羊啊,我哪裡懂放羊?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他親生的,這哪裡是找差事,這就是發配邊疆啊,而且還是上千裡的那種。”
張疆僻道:“這事我倒是聽說了一些,從發現猛火油之後,西域對我大漢越來越重要,建立軌道之後,河西一線已經變得日漸繁華,聽說河西這一地也要升級為郡,而且還是好幾個,按照朝廷的製度在河西當差本來就應該提優先提拔,如果再升格為郡,會有一大批河西的漢吏會水漲船高,你要真在河西為吏的話,不用十年時間就可以升為縣令的。”
陳賣不滿道:“總是想這樣的一些歪門邪道,難道我在關中為吏就當不了縣令。”
陳賣倒不是不滿去河西為吏,上郡的山村他都待過了,河西再窮能窮到哪裡去,他隻是不滿父親安排自己的人生,而且完全不聽取他的意見。這讓陳賣覺得父親非常不尊重自己。
陳買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大漢開國後出生的,他們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物質生活更加豐富,自然更追求精神上的獨立,加上本身又處於叛逆期,最討厭上麵封建大家長式的為自己好。
徐愛民看著張疆僻道:“你大人給你安排了什麼差事嗎?是留在學校,還是去南洋韓國?”
張疆僻道:“大人啥都沒安排,他說我已經從學府畢業,也成年了,對什麼事情感興趣就去做,隻要不走上邪道就好。”
陳賣有點羨慕道:“這就是差距,難怪張丞相能成為學問宗師,我家那個大人卻隻能靠著權勢成為一個夫子。”
張疆僻道:“這可能就是次子的好處吧,我沒有一個諸侯國要繼承,家族的傳承也不需要我,有大哥就足夠了,我自然就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已經決定了,開春之後先去南洋見見大哥,看看大哥建立的韓國究竟是什麼樣子,再順道去一趟天竺,看看和我大漢不同文明的樣子,而後由陸路進入西域匈奴國,巡視一下我大漢最西的諸侯國是什麼景象,再由西域返回長安城,這一路的旅程有三四萬裡,估計要耗費兩三年時間。”
徐愛民,英雄和陳賣都羨慕的看著張疆僻,這話聽著就讓人羨慕,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是他們都永遠都不可能做的事情。
大漢曆二十年,十一月一日。
陳愛民就穿著一身漢吏服,成為光榮的漢吏之一。
當他進入少府府衙的時候,裡麵到處都是忙碌的文吏,這些人抱著龐大的文書,走路都是急匆匆的,有好幾次陳愛民都差點撞倒人。
這個時候一個文吏問道:“你誰,某怎麼沒有見過你?”
陳愛民馬上說道:“某是少府新來的文吏。”
這個文吏皺著眉頭懷疑的看著陳愛民道:“少府也沒有招募計劃,而且也不可能隻招募一個人?”
陳愛民馬上拿出一份文件道:“這是某的調撥文書。”
“太仆,禦馬監!”文吏了然笑道:“難怪,太仆都是快被裁撤的衙門了,你倒是聰明,知道提前逃離。”
而後文吏傲然道:“我們少府和太仆可不一樣,大漢三分之一的錢糧都被我們掌管,我少府可謂是責任重大,一個人都要當兩個人和你太仆那種退休的衙門可不一樣的。”
大漢的少府和大秦是完全不一樣,大秦的少府主要是為皇室服務,從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幾萬官吏要是算上修皇陵的工匠,那就是十幾萬人,就為始皇帝一家子,有點像春秋時期的太宰。
而大漢這成為了朝廷正式官署之一。掌握著上百個作坊,每年可以賺取上百萬金的利潤,大漢九卿衙門當中就屬少府最龐大,管理財富最多,再整個大漢朝廷當中是最重要的部門,在這裡的小吏自然是傲氣衝天。
陳愛民馬上道:“某很能吃苦。”
文吏道:“你先跟著某,去搬運文件,新府君要了解我少府下屬作坊的情況。”
陳愛民道:“諾。”
而後陳愛民就跟著這個小吏,開始了自己成為了漢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