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完鋼鐵廠之後到了午時,周墨請楊雄吃飯。
酒足飯飽之後,楊雄對周墨道:“丞相已經決定用鐵軌代替木軌了,先在中原修建一縱一橫兩條主乾線鐵軌,接下來用20年時間用鐵軌全麵取代木軌。你們鋼鐵廠的產能可要跟得上,這一用鐵軌花的鐵可就海量了,根據上計計算,一裡鐵路就要花費百萬斤的鋼鐵。”
周勃在法家那裡嘗到了大基建的好處了,加上蕭何,曹參兩人原本就有20年的基建計劃,周勃隻是在此基礎之上,把原鐵包木軌換成純鐵軌,雖然這在成本上提升了20多倍,但從鋼鐵廠獲得的情報來看,用鐵軌可以極大的節省後續的維修成本。隻要使用時間拉的足夠長,三十年的使用時間,鐵軌的使用成本和木軌就上當了,超過了三十年,鐵軌比木軌更加劃算。
周墨聽到這個利好消息大喜道:“我霸上鋼鐵廠不怕工程大,就怕沒工程,要這消息是真的,某就讓張老研究70萬斤高爐,保證不影響朝廷工程建設。”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大漢的鋼鐵業也逐步的陷入了飽和期,隻是因為鋼鐵行業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建設成本高,高門檻限製了普通商賈進入這個行業。
但大漢的人口隻有6000萬上下,人均占有鋼鐵量已經突破了五十斤了,農戶需要的鐮刀,斧頭,鐵鍬這些農具早就有了,而這些農具消耗的速度也非常慢,要不是木軌消耗了大量的鋼鐵,鋼鐵業的產能過剩早就來到。
所有現在大漢鋼鐵業的管事,對研發新式的高爐非常謹慎,因為高爐越大,成本越高,建設的周期越長,可以說成本呈指數性上漲,鋼鐵的容量增加幾層,建設的成本就要增加幾倍,需要有較長的時間才能拉平成本。而現在有這個利好消息之後,周墨就可以安心的研發新的高爐,擴大鋼鐵廠的產能。
而陳愛民等小吏則由一個叫趙武的大匠帶領下去了鋼鐵廠的食堂。
鋼鐵廠食堂特彆大,就陳愛民看來比章台宮都要大,分上下兩層,以磚石水泥結構鑄造,內部也分成兩部分空間,占據九成麵積的是用餐空間,裡麵擺滿了一排排整齊的桌椅擺的,餘下的空間則是一?個自助餐式的店麵,每個店麵裡都有十幾個菜,葷素搭配,香氣四溢。
陳愛民進入之後都會裡麵龐大的空間,和眾多的工匠感到震驚,從小到大他都沒看過這麼大的食堂。
趙武笑道:“鋼鐵廠光工匠就8000人,加上他們的親屬,每天有上萬人要在這個大食堂吃飯。”
“條件簡陋,各位不要嫌棄。”趙武給這些人打了八菜一湯,5個葷菜,三個蔬菜,還有一個海帶湯。
張揚笑道:“誰不知道整個長安城就你們鋼鐵廠的大食堂夥食最好,據說始皇帝的庖廚都被你們招來了好幾個。”
趙武笑道:“這不都是為鋼鐵廠服務,隻有工匠吃的好了,才能用心為廠裡做事,而且我大漢有了鐵鍋之後,不懂煎炸炒的算不上名廚子。”
陳愛民倒是巡視了一圈,發現在這裡吃飯的工匠基本上都是有葷有素,顯然這些工匠都是極其富有,日常三餐有肉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難事了。所以他們吃個八菜一湯雖然豐盛,但絕對不算奢侈。
他在內心也隻能感歎到真不愧是一家廠子就能頂上一個郡的收入的地方。
其人酒足飯飽之後相互之間閒聊,陳愛民發現這個叫趙武的人和自己差不多大小,卻已經通過了大漢官方的考核,有正式的大匠頭銜,這要是放在其他的作坊就能成為一家工廠的技術核心。
這讓陳愛民欽佩不已道:“趙兄簡直是我輩楷模。”
這個時代本就是受戰國影響,比較推崇技術,再加上徐凡這些年的引導,技術好,有創新型的大匠甚至能成為貴族,工匠的地位也得到迅速提升,最起碼在大漢再也沒有哪個貴族敢做出把公輸家族的人砍了陪葬這樣的事情了。
趙武道:“某這也是遇到名師才有現在的成就。”
張揚道:“不要看趙武大匠年輕,但他卻是張老的弟子,在研發轉爐當中也是立了大功的,所以才能成為我大漢最年輕的大匠。”
然後有點羨慕說道:“比起我等來說,趙武大匠才是前途無量,在鋼鐵廠的俸祿高不說,他要是弄出什麼新的發明創造,又或者是弄出什麼利天立天下的機器,就可以成為尊貴的爵爺了。”
漢吏的福利待遇不錯,俸祿也不錯,那隻是對一般的百姓和工匠而言,對上趙武這個大匠,他們的俸祿遠遠就不如了,在大漢一個大匠的俸祿基本上是可以和縣令持平,而在私人的工廠裡,收入還能高個兩三倍。
趙武苦笑道:“想要弄出新的機器或者是利天下的機器可不容易,天下能受封的工匠也不過是了了十幾位。”
陳愛民道:“趙武大哥還年輕,未來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更不要說您追隨的張老還是整個大漢最頂級的大匠。”
麵對這些人寬慰的話,趙武隻能苦笑了,趙武是在這行混的,他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極限,他沒辦法做到像他老師那樣有創新性的改造,他能評上大匠都是運氣。
因為轉爐技術朝廷極其重視,他就是因為跟著這個課題組才幸運的選拔上大匠,他要是繼續在這裡發展下去的話,說不定可以成為管理一個車間的管事,又或者是到達在小鋼鐵廠去當技術人員。
這不能說不好,在大在大漢技術人員非常吃香,他每個月的奉祿都有一萬,一年各種俸祿,獎金加起來接近20萬錢。但這樣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卻不是他想要的。
吃過午飯之後,楊雄等人巡視鋼鐵廠,晚上就在鋼鐵廠的招待所居住。
陳愛民看著不比大漢最頂客棧差的招待所感歎道:“有必要做成這樣?我本以為那些商賈住上阿房宮酒店已經夠奢侈了,鋼鐵廠為了招待專門建設了一間客棧,這樣一對比的話,那些商賈都算不得什麼奢侈了。”
張楊道:“這裡不但是我們會居住,鋼鐵廠的其他客戶也會居住,這就是鋼鐵廠的門麵,他們當然要修建好。”
陳愛民這些人剛分好房間,趙武就過來道:“今晚上我們鋼鐵廠有戲曲,《天仙配》我來帶你們去戲院去觀看。”
說完趙武就拉著幾人去了一個和宮殿一樣龐大的建築,陳愛民進去之後才發現,這個戲院的龐大超出了他的想象,長安城的戲院最多隻能容納上百個觀眾,而這個戲院大了10倍都不止,隻是裡麵已滿是工匠了。沒多久戲曲就開演,很快就從來工匠們的叫好聲音。
在少府陳愛民聽那些資料的時候,覺得這些大型工廠是一個國中之國,但親身經曆了之後,他才覺得,這些工廠反而有點像他父親故事當中的世外桃源了。
鋼鐵廠的工匠就像桃園村的居民一樣,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鋼鐵廠裡,根本不必理會外界的生活。
巡視完霸上鋼鐵廠之後,楊雄帶領一眾手下回到長安城,接下來的時間他帶著陳愛民,把少府主要的做工廠全巡視了一遍,先把關中逛了一個遍,而後乘坐火車去上郡巡視。
巡視組走之後,周墨召集鋼鐵廠的所有的骨乾開會道:“少府令已經通知我等,朝廷決定花20年時間用鐵軌全麵取代木軌,以後大漢需要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我等隻要能生產出鋼鐵,就能把鋼鐵給賣出去。幾十年內都不用擔心產能過剩,張大匠,新式的高爐研發進度要加快,早一天研發成功,我們鋼鐵廠去早一天受益。”
張英道:“諾。”
“趙武,你是我們鋼鐵廠最年輕的大匠,負責去培訓新的工匠,產能擴張之後,我們鋼鐵廠需要的工匠也要增加。
趙武皺著眉頭道:“管事,某沒有培訓過工匠。”
周墨滿不在意道:“誰都有第一次,做多了那就自然有經驗了,就這樣了。”
趙武覺得管事這是在針對他。但周墨根本沒有在意他的意見,繼續下達命令,整個鋼鐵廠都在為擴充產能做準備。
周末,心情煩躁的趙武駕駛著馬車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阿武回來了!”趙武的馬車剛進趙裡,就被村民們發現了。
趙武笑道:“廠裡放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