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平衡貿易與環球船隊回歸(2 / 2)

而現在天竺有的東西大漢全有,本地特產的幾種香料和寶石又不足以完成貿易平衡,以至於隻能靠勞工貿易來維持這脆弱的平衡。

胡亥道:“某倒是想到了一個方法,這些年大漢的棉田雖然一直在擴張,但其擴張的速度總趕不上紡織機增加的數量,導致這些年棉花的價格不斷攀升,而棉花這種特產,根據某的調查來看,本就是天竺本土的特產,他們有幾千年種植和織布的經驗,最開始的時候棉布可是和我大漢絲綢比肩的頂級布匹。”

“天竺也算是地大物博,我等天竺種植棉田,再把這些棉花運回大漢來紡織,讓天竺成為我天竺商社的棉田基地,這樣我等就不用擔心從天竺返回沒有充足的貨物了。”

胡亥的提議讓所有的人都有點心動了,棉布吸汗,透氣,耐磨又保暖,各種性能完全是吊打了麻布,這些年大漢大量的擴張棉田,大範圍的取代了麻田,棉布大範圍的取代了麻布的地位,已經成為我大漢普通百姓製造衣服的主要原材料。麻布的地位再次下降,被用於各種的船帆布,還有布袋等用途。

當然棉布在各方麵的功能能吊打麻布,唯有一點缺陷,那就是棉花的單位產能遠遠低於麻的產能。

一畝最上等的棉花田大概年產兩石棉花,其中還有一半是種子的重量,而麻的畝產一般是2000斤,除去各種雜質,能用於紡織的那也有上千斤。

所以大漢的棉布市場,棉花這種原材料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不說,朝廷因為要保障糧食的產能,一直限製棉田擴張的進度,絲,麻,棉,蔗等經濟作物種植的數量不能超過本郡縣的三成。

畢竟大漢的人口在這20年翻了一倍,要算上各大諸侯國的人口,整個大漢範圍內人口數量接近一個億,如此龐大的人口每年要消耗掉20億石的糧食,按照大漢現在畝產三石來計算,這需要七億畝田地來種植糧食,才能保障大漢勢力範圍內不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胡海看到所有人都有點心動,繼續說道:“我們隻要在天竺種植300萬畝棉布,就可以讓天竺成為三角貿易當中最穩定的一個點。”

胡亥想了想道:“天竺氣候炎熱,隻有雨旱兩季,棉花可以一年種植兩次,這樣算的話150萬畝就足夠了。”

季宇道:“150萬畝哪裡夠,以我大漢的市場,即便是300萬畝都不夠。”

大漢本土最值錢的三種經濟作物分彆就是甘蔗,棉花,桑樹而這其中棉花的潛能是最巨大的,白糖是奢侈品,即便是現在大漢的普通百姓也隻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食用一點。

絲綢也是奢侈品,雖然這些年隨著大漢百姓的富裕,是從消費開始向下兼容,大漢很多中產中戶都有一些絲綢衣服,但他們的財富來源於自己的勞動,絲綢這種衣服顯然是不適合他們勞作的。

隻有棉布適合大漢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和勞作,這樣一來每年的消耗量自然就大了,棉布在大漢推廣了隻有十幾年時間,但現在的產能卻超過了絲綢的好十倍。

王芬笑道:“我等真糊塗了,忘記了,我大漢一直是靠勞作富裕的,天竺就應該成為我大漢的棉田。”

胡亥繼續說道:“而且這種貿易模式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我等可以在各個貿易點,設置各種不同的特產,要是我等能做到在大漢,南洋,天竺這條貿易路線上所有的據點都完成一次交易,那我等不要說一次賺10倍的財富,就是百倍那也不成問題啊。”

季宇等人聽完胡亥的話驚喜道:“趙兄你簡直是經商的天才。這樣化被動為主動的經商思路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隻怕當年的陶朱公也不如趙兄你呀。”

胡亥有一絲得意道:“某發現海貿想要長期維持,那就要處於一種交易的平衡狀態,要是不能處於平衡的狀態,再富裕的地區也會因為財富流失,快速陷入貧困狀態,最終這個貿易點就會被摧毀。”

“趙兄大才!”季宇等人欽佩的。

而就在這個時候“轟轟轟轟!”一陣轟鳴的炮聲從海麵上傳過來。

嚇得胡亥等人馬上鑽到桌子底下或者躲在牆角落。在整個大漢聽到火炮最多的人,就是胡亥這些海商,他們一聽這聲音就知道這是巨型艦炮的轟鳴聲音。

“這是海盜打的過來了嗎?”胡亥有點不敢相信道。以大漢現在的軍事力量,居然有海盜敢進攻會稽郡,這不是在找死。

“不可能,南海艦隊的基地就在會稽郡,海盜不可能衝到這裡來的。”季宇馬上反駁道。

雖然這些年海盜越來越多了,甚至不少海盜也裝備了火炮,但他們食腐的蒼蠅。沒有本事打到大漢內陸來。

朱沛和其他管事的手下快速趕往碼頭區查看情況。

但炮聲並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激烈,好像有幾百門火炮在共同轟鳴一樣。

這下所有人都不自信了,雖然他們堅信大漢強大的軍事實力,但眼前的這一幕也讓他們害怕了,哪怕這其中有一半是海盜的火炮,那也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數字。

要知道當初他們在天竺滅一國,也不過裝備的上百門火炮,而現在這麼多火炮轟鳴,要真有海盜的話,海盜擁有的火炮數量最起碼達到兩三百門。

王芬氣憤道:“欒布難道是死人,南海艦隊這幾年剿滅海盜居然越繳越多。”

王忠道:“應該不是我們想的海盜進攻,你們聽這些火炮轟鳴的聲音極其整齊,完全不像交戰的樣子,而且碼頭區也沒有喊殺的聲音,應該是發生了其他我們知道的事情,我們在此等待就會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半個時辰後朱沛等人回來道:“東家,各位掌櫃,是北海艦隊的探險隊回來了,南海艦隊正在不斷用禮炮,歡迎他們環球探險歸來。”

“北海艦隊的探險隊回來啦?”季宇愕然道:“這世界真是個大球?”

他可記得北海艦隊的探險隊是從北方向往東出發的,花了三年多時間,他們居然真從南海歸來了。同時他也為世界這個大球感到震驚,航行三年多時間才回來,這得是多大一個球啊?

王芬卻驚喜道:“我等應該親自去迎接這些大漢的英雄,北海艦隊他們航行了三年時間,這期間會遇到多少大陸,文明和國家,要是有十幾個和天竺一樣的文明,那麼我等海商將會過上幾百年的好日子。”

經過王芬的提醒,他們才意識到北海艦隊回歸的重要意義,一個天竺就讓他們每年賺二十幾個億,要是整個天下有十幾個天竺這樣的文明國度,那他們一個商隊每年不就能賺200多個億,平均分給每家就是20多個億,這是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富,要知道即便是大漢最富裕的季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沒超過這個數字啊。

“同去,他們是大漢的英雄豪傑,這一路上不知道遇到了多少風險,他們才安全回歸了。我等不去迎接,簡直枉為人子。”

於是天竺商社的這些管事,紛紛湧向碼頭區。

朱沛道:“東家你不去碼頭去看看?”

胡亥道:“不用,在這裡等消息即可,反正朝廷會把所有的消息都公布出來,以漢帝的性格,在知道有其他大陸,巴不得帶領大軍去攻占,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