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徐愛民的疑惑與《西行記》(2 / 2)

來到書房之後,徐愛民大致把起始城這六年的發展,和新大陸各地諸侯國發展的情況都說了一遍,重點說了新大陸對瑪雅國的入侵。

最後徐愛民有些擔憂道:“朝廷在新大陸的力量極其有限,大漢的諸侯繼續發展下去,隻怕朝廷難以控製新大陸。”

徐凡淡然道:“這是必然的事情,朝廷為什麼會在神州本土之外大肆分封,就是因為管理不過來,遷移諸侯就是為了擴大大漢文明的邊界,對大漢來說,新大陸帶來的市場最重要。不過以新大陸的開發情況來看,這個應該是幾百年後的事情。”

曆史上的大漢分封的都是劉邦的子孫,但不到六十年時間還是發生了七國之亂,日不落帝國掌握全球,他們的霸業依舊土崩瓦解,所以徐凡看的很開,自己人占據這片大陸就可以了,未必一定要要大漢掌握。

徐愛民有些疲憊道:“父親,大漢諸侯在新大陸的所作所為,不說是罄竹難書,但也是無法無天,這真算是在傳播我大漢的文明嗎?”

徐愛民今年還不到三十歲,他當初去新大陸做都督的時候,真是抱著傳播大漢文明是每個漢人的昭昭天命,他們大漢去新大陸是去傳播先進生產力,是去傳播文明。

但現實顯然和他想的不一樣,比起傳播文明,教化瑪雅人,大漢的諸侯更加喜歡把瑪雅人丟進礦洞當中挖金銀,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說是文明之舉,即便是在大漢那些黑窯也屬於口誅筆伐的對象,而大漢那些諸侯做的比黑窯都要過分。

這讓他內心產生了懷疑,要是沒有大漢發現新大陸,瑪雅人會不會就這樣一直快樂的生活在自己的家園,等待他們的文明出現英雄和賢者,帶領他們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大漢的出現是不是打斷了瑪雅人的文明進程?

徐凡笑道:“自然是了,文明需要交流才能進步,瑪雅人在新大陸幾千年與世,他們的文明已經停滯了幾千年了,我大漢進入新大陸不到十年時間,就推動新大陸快速發展,如何不算是傳播文明,難道在我大漢沒有去新大陸,瑪雅人就生活的好?

他們因為文明顯然停滯,難以養活過多的人口,隻能用血腥的血祭來消耗這部分人口。這不比我大漢的諸侯殘忍,社會進步了,新大陸才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才不會有因為祭祀神靈大肆屠殺的事情,再好的原始國家,他也比不上封建國家,再好的封建國家,他也比不上工業國家,這就是一個文明的進步。”

徐凡倒是沒有太激動了,比起西班牙人,瑪雅人好歹活下來了,大漢的諸侯不會想著殺光他們,當金銀礦陷入枯竭之後,這些諸侯會想辦法教化新大陸的土著,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百姓耕作田地,比起曆史上他們的結局,大漢最起碼讓九成瑪雅人活下來,他們的文明也會融入大漢當中,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文明的延續。

總好過人全被屠殺殆儘,留下一堆金字塔和古董成為博物館當中的擺設,成為文明的屍體。

徐愛民道:“父親,那大漢又是什麼樣的國家,或者說,父親您想要讓大漢變成什麼樣子?”

徐愛民終究是帶著一點理想主義色彩,覺得大漢可以做的更好,但徐凡更加現實一點,他知道那種十全十美的事物終究是很難出現在現實世界的,任何事情有些好的一麵就會有些差的一麵,隻要其利大於弊,就屬於先進。

徐凡深思半天後說道:“父親這麼多年,一直就是想要讓大漢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所以父親這些年一直在推動產業的發展,士農工商隻要他們可以推動產業和科技的發展,為父就重用他們,反之,那個階級阻礙工業和科技的發展,為父就毫不留情的清理他們。”

“第二就是為父的一點內心最深刻的想法,當年為父當牛做馬還受儘欺淩,建立大漢之後,為父就想建立一個生產者的國家,讓生產者可以活的有尊嚴,所以這些年父親才一直打壓貴族,豪強,商賈,你一定要記住大漢幾千萬的生產者才是國家的根基,損害他們的利益,就是在損害大漢的根基。當哪一天天下的生產者不認可大漢了,大漢的江山就會不可避免的崩塌。”

“所以父親就想要建立大同世界。”徐愛民還以為徐凡是在說他當年在陳郡之事,卻不知道他說的是後世之事。

徐凡道:“一個國家想要不墮落,就要給大漢所有人一個理想目標,並且讓分出可以實現的步驟,其實能不能實現大同世界,父親也不知道,但父親想要帶領大漢百姓能更加靠近這個目標,你看以前定下的不餓死人的目標,就被我們大漢做到了,溫飽也被我們大漢做到了,而現在小康之治,雖然還沒有達到,但大漢卻也一步步向著這個目標前進。”

徐愛民愕然道:“那麼按照父親的說法,大同世界不就永遠無法實現。”

徐凡想了想道:“父親給你說一個故事,大秦從商鞅變法之後,曆代秦王就定下了一個一統天下的宏偉目標,而後上百年時間,大秦的六代君王,天下的有識之士,幾十萬秦吏和幾十萬秦軍一直向著這個目標前進,當時的大秦是最先進的國家,山東六國還處於世卿世祿的狀態當中,大秦卻給了百姓軍功受爵的上進之路,同時把天下的土地分給大秦的自耕農,曆代秦王也能給優秀的人才上進之路,在這100年中,大部分時間大秦的丞相都是關東優秀的士人擔任的,當時秦吏之賢明廉潔,連荀子都不得不感歎他們如同上古君子,六代秦王更是代代是英明之君,正是因為有統一天下這個目標,大秦所有人勁往一處使。”

“這才等到了始皇帝,他奮六世之力,統一了天下,不要看我大漢一直說暴秦,還把始皇帝稱之為暴君,但沒有始皇帝我華夏是難以一統,他統一的不是六個國家而是六個即將成型的文明,他製止了華夏幾百年來的分裂,為天下人找到了一條新的道路。”

“但就這麼一個君主英明,百官廉潔,士兵敢戰的強大帝國,在統一天下十餘年之後,土崩瓦解,最終被為父推翻,就是因為大秦從始皇帝到秦吏都失去理想了,他們統一天下之後就開始放縱,始皇帝求仙問道,各地秦吏貪汙腐敗,最終一個強大的帝國就這樣滅亡。”

而後徐凡拍著徐愛民肩膀道:“要是我大漢那位帝王說大漢實現了大同之治,那可能就是我大漢衰落的開始。”

徐愛民點點頭道:“孩兒明白了,我大漢要堅持大同之治的理想不動搖,要讓大漢所有人都有一個目標。”

而後徐凡繼續道:“這次父親讓你回來就是打算立你做太子。”

“孩兒定不會讓父親失望!”徐愛民對這有預計。

“這兩年你先去稅監,上計曆練幾年,父親打算六十歲就退休,到時候就該你接手大漢的萬裡江山了。”

徐愛民一臉愕然道:“父親,萬萬不可,天下萬民可少不了父親的教導。”

徐凡好笑道:“不要說這種臉上貼金的話了,這個世界少了任何人都一樣運轉,皇帝也不過是一個職業而已,而且皇帝不是父親想要做的職業,父親早膩了,退休之後父親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十月十六日,墨子學院。

徐愛民看著身穿夫子服的張辟疆笑道:“沒想到你回學府當教師了。”

徐凡給了徐愛民一個月休整的時間,讓他熟悉一下長安城的環境,而後再就會成為稅監右令,這是個臨時性的職務,沒什麼權利,徐凡主要就是讓徐愛民知道大漢的稅務係統如何運轉。

而徐愛民回到長安城之後,發現自己兒時的玩伴張辟疆居然成為了整個大漢最出名的小說家。

他寫的《西行記》受到萬人追捧,可謂是洛陽紙貴。

徐愛民看了西行記之後,也為張辟疆這幾年的經曆感到驚歎,他幾乎繞著天竺轉了一圈,逛遍了天足十幾個國家,讓徐愛民第一次了解到神權國家腐朽。

而後張辟疆還和劉邦這個老流氓相遇,兩人結伴一路去了安息國。

和劉邦不愧是交際宗師,他去安息國憑著自己大漢諸侯的身份,居然在安息混的非常開,一路去了安息國各大城邦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最後還成為了安息王的座上賓。

安息王對劉邦那可是用上了後世關羽的待遇,那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劉邦這個大漢諸侯成為了整個安息的上層的熱點。硬生生的讓安劉邦在安息這片土地上,流連忘返待了兩年時間。

不過這一待也待出了麻煩,安息王如此客套的招待劉邦,其實對他是有所求的,就是想要劉邦戰船上的火炮,要按曆史上的時間線,此時的安息國正處於他文明的興盛期,曆史上羅馬最興盛的時期,和安息國連打了三次大戰,但依舊沒有征服這個強盛的國家。

但可惜的是在徐凡亂入的世界當中,安息麵對的敵人遠遠比曆史上的羅馬帝國更加強大。

匈奴國他們進攻的戰略方向就是安息國,稽粥打算吞並安息國,而軍臣也是打算在安息國建立自己的軍功,畢竟匈奴國是一個軍事帝國,工匠的地位再高也比不上將軍。

而軍臣花了10年時間,給匈奴建造了一套小而全的軍事體係,刀槍劍戟這些基礎武器都能製造,鐵製的盔甲鎧甲能滿足10萬大軍的裝備需求,甚至還能自製小型的火炮,不算重量的話,火槍他們也算是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弄出了一種需要兩個人抬的重型火槍,這套軍工體係花了匈奴國幾十億錢,匈奴人自然要用它獲取最多的國土。

幾年前軍臣小試牛刀,就占據了安息國幾百裡土地,而後隔三年又發動一場大戰,奪取了安息國五座城池。

但安息和匈奴第三次大戰的時候,意外就出現了。安息國忽然冒出了火炮,直接打了匈奴一個措手不及,讓匈奴人第三次進攻功敗垂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