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屬於大漢一帶基建計劃(1 / 2)

酈商的提議讓所有的太守臉色都難看起來了,尤其是那些偏遠小郡縣的太守,他們靠著建設鐵路建設帶來的鋼鐵行業的這波東風,也建立了一些鋼鐵廠,但因為技術和資金的原因,這些鋼鐵廠大部分都是5萬,10萬的小型鋼鐵廠,20萬石的鋼鐵廠都寥寥無幾,甚至他們還有一些萬斤級彆的小高爐保留,因為有利潤還沒有拆除,這次朝廷一刀切的把10萬斤以下的高爐全部拆了。對很多小郡縣來說,這幾乎是拆光了他們不多的重工業。

這群人當中唯一麵色正常的就是鄭齊等官營變法的三郡,這場經濟危機波及整個大漢,他們自然也受到了影響。但三郡的工廠全部上計調配,麵對外部市場的減少,對於消費行業,他們當機立斷的選擇了減產,同時向所有的工匠說明了經濟危機的情況,在隻保留最基本工資的情況下,所有人的分紅福利待遇全部被砍掉了,以此來節省企業的成本,同時他們內部進行基建擴張產能,製定了聯通三郡的鐵路網絡計劃,兩座長江大橋的修建計劃,同時三郡組建了三支萬人級彆的屯墾隊,到武陵郡,零陵郡墾荒,按照三郡的規劃,這三隻屯墾隊,將會建設三座10萬畝的橡膠種植園,以滿足三郡對橡膠資源的需求。

這樣一個服務於300餘萬人的計劃經濟體,顯示出來對抗經濟危機的強大生命力,比起其他各群到處都是領失業救濟金的工匠,三郡的就業市場極其充分。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三郡的內需填補外需的空缺,在有點慌亂的大漢局勢下三郡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三郡的鋼鐵廠高爐就沒有低於20萬斤的,砍掉這些小高爐的市場份額對三郡來說反而是個好事情。

邯鄲郡守卓虹苦著臉道:“丞相,即便這些鋼鐵廠小,但也是屬於大漢的財富,就這樣拆了,炸了也太浪費了。”

邯鄲郡是大漢北方的鋼鐵中心之一,因為背靠太原郡,上黨郡的優質煤炭,鐵礦資源,當地的鋼鐵行業極其興盛,屬於資源密集型的鋼鐵中心。

但資金相對沒有洛陽那麼充裕,這就導致了邯鄲郡的鋼鐵市場有點群魔亂舞的樣子,既有50萬級的高爐,但大部分都是20萬-30萬斤級彆的高爐,5萬-10萬的小高爐,不說是遍地開花,但也數量不少,真要十萬斤一刀切,邯鄲的鋼鐵產能要減低四成。

東郡太守呂易連忙道:“丞相長安城財大氣粗,能做這樣的事情,但我們東郡窮啊,10萬斤的高爐已經是最大的高爐了,要把這高爐拆了,我們東郡唯一一點的重工業中心就沒啦。”

小高爐才是大漢小郡縣的重點,這種小高爐成本低,建設快,當年建設當年收益,而且他們本地也沒高技術的產品,不需要替機械加工業提供原材料,能打一些農具工具滿足需求即可,製造一些鐵鍋鐵軌這沒有多少技術難度的貨物。

酈商冷笑道:“這些效率差,產能低,汙染大的鋼鐵廠,留著隻能拖累整個鋼鐵行業,某可以實話告訴你們這是朝廷救市的先決條件,如果你們不答應也可,那就等危機進一步爆發,把那些沒有競爭力的鋼鐵行業全部淘汰,隻要能把那些大型鋼鐵廠保住,鋼鐵行業就倒不了。”

徐愛民坐在一旁看著這些郡守們討價還價,他可以明顯看出大漢各地經濟發展不同,三川郡,會稽郡,陳郡這些地方對這種事情是樂意見到的,想來他們是沒有十萬斤級以下的小高爐,而大漢那些二三等的郡縣,10萬斤級彆的高爐就是他們的寶貝了,甚至可以說是稅收的源泉。有任何一絲希望,他們都不想拆了屬於自己的金礦。

但最還是酈商獲得勝利。在場的所有太守都答應諸侯大會之後,回去之後就就由朝廷拆除那些小高爐,而之所以是由朝廷的人去拆,主要是酈商怕這些人到下麵陽奉陰違,說的好好的,實際上就根本沒有拆。

大漢曆32年,10月10日,長安城夜晚。

徐愛民,張辟疆,英雄三人走在一條漆黑的街道上,街道上的路燈。燈光昏暗,每過兩盞燈才有一盞燈是亮的,這些黑暗之地也讓長安城這座光明之城變得有的名不副實了。

英雄有點感歎道:“這麼冬天還沒到,就能感覺長安城有一絲涼意,連路燈都滅了這麼多嗎?”

今年英雄代替他父親來參加諸侯大會了,現在英布已經年過六旬了,開始逐步放權來英雄接管英~國了。

徐愛民無奈道:“現在時局緊張,開支自然是能省則省。”

而後他指著不遠處建好的高樓道:“這裡本是打算用來安置工匠的地方,但現在長安城失業的人有十幾萬,想找份差事不容易,好多人都提前回到自己老家去了,長安米貴,回去還能節省點開支。”

幾人走進去發現這裡的街道更加空曠了,甚至連路燈都沒有亮。

這是徐愛民今年建好的工匠裡,他打算以此作為標杆,好以此推廣到整個天下,建設的速度和效率都非常高。

整個裡坊有550棟高樓,每棟高樓7層,每層有8個獨立的單元,每個單元房能住4個工匠,還有獨立的小單間可以滿足那種夫妻打工者的需求,關鍵是租在這裡的工匠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錢,4人的單間隻要付200錢租金,夫妻的小單間也隻需要付500錢,在長安的打工者完全可以支付得起這筆錢。

而這筆租金在覆蓋維持費用之餘,花十年能收回成本,本是個福利項目,還能收回成本對內史來說是極其劃算的。

而不要看是一個打工者的裡坊,裡麵醫館,學校,圖書館,公園,市集,戲院大類的各種福利設施一樣不缺。

一個這樣的工匠裡能住12萬人,比大漢一般的縣城居住的人口都要多。按照徐愛民的規劃,整個長安城隻要建兩個這樣的工匠裡,就能滿足25萬外來工匠的衣食住行,而後他將會把這個模式在三川郡,陳郡,會稽郡等大漢富裕郡縣推廣,直到大漢每個郡縣都有這樣的工匠裡。

這座工匠裡剛剛建設長安城的租金就下降了一成可見其威力,當然順帶的也影響了商品房市場,本來還有一些人打算購買商品房,然後轉租出去賺錢,結果工匠裡的出現,直接把這些人的想法打的粉碎。

英雄道:“太子你建設這個工匠裡比我英~國大部分居民居住的條件都好多了,我國的國民大部分還是以磚房為主,木屋也有不少保留,隻能說長安城不愧是帝都。”

英雄五六年沒回長安城了,在自己的都城待久了之後,長安城反而增加了一股陌生之感。

徐愛民苦笑道:“這場危機以來孤的計劃都給打亂了。”

現在工匠裡已經建設完成,但居住在這裡的工匠卻寥寥無幾,長安城的打工者,就像候鳥遇到冬天一樣,都飛回自己的老家去過冬去了。

張辟疆道:“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經濟危機的威力,果然不容小看,即便是朝廷做了這麼多措施,還有那麼多福利保障,但長安城依舊是肉眼可見的蕭條下來。”

上一次危機還是13年前,那時候他們三人還在上學府,對那次危機他們感受不深,好像是因為周勃丞相的一個政策突然爆發危機,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危機又解除啦。他們三人待在校園當中,並沒有太多的感受。

這次張辟疆主持營造曹,親眼看到賣的火熱的房產銷售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冷冷清清下來啦。即便是長安的房子也沒幾個人敢買了。

本來一副盛世繁華的長安城,就像突然轉變了一個畫風一般,人變得少了,街道冷清下來了,亮度都明顯降下來了。

曾經一個個人群擁擠的工廠,也開始變得蕭條起來,股票交易所的那些股票更是跌的鬼哭狼嚎,張辟疆這個時候終於明白天子為什麼把股票的價格定的這麼高,要是讓普通的百姓也卷進去,長安領救濟金的人隻怕會多上好幾倍。

英雄不解道:“經濟危機都爆發了,朝廷就不管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