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除了張宇初,誰都聽過張異,或者說是張異夢中老神仙對朱元璋的評價。
千古一帝!
上次朱標詢問張異,大明天子如何有資格與秦皇漢武並列?
張異的回答是皇帝有希望拿回幽雲十六州,了卻漢家先輩455年的遺憾。
此功,當得起千古一帝之名,但老朱並不滿意。
一個君王,文治武功都要有,從某種程度上說,文治在皇帝的心中比武功更重要。
老朱是個保守的人,家在他心中占據的地位很重,如今他成為皇帝,大明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他的家。
怎麼將家傳下去,讓子孫過好好日子,才是老朱心中最大的念想。
千古一帝,朱元璋心中當然很想得到這種成就,可如果隻是如秦朝一般二世而亡,這種千古一帝要來何用?
朱元璋還沒有忘記,張異通過常家丫頭的命運,窺見了他兩個孫子的際遇。
其中一個幽禁至死,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
所以文治,往往放映一個王朝的興替,今日皇帝叫張異前來,主要的目的也是問一問這件事。
“你是不是從你老祖宗口中,或者那本天書中看到什麼?”
張異知道自己那天說的話,估計瞞不過這位叔叔,乾脆承認。
“叔叔還真是當今聖上的腦殘粉呀!”
張異暗自吐槽,然後回答:
“其實很簡單,還不是那句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驅逐韃虜,按照我的理解,陛下唾手可得,今年元大都估計是保不住了,接下來的幾年,我大明會一步步收回北方的土地,將那些留在中原的元朝勢力一掃而空……,在武功上,當今陛下絕對勢不可擋!”
“就算在文治上,陛下的經營總體而言不會太差,隻是若想完成屬於他的曆史使命,有點難……”
“曆史使命?”
朱元璋注意到這個很新鮮的詞彙,這明顯不是一個正常的用詞,張異在評價朱元璋的時候,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視角進行評價的!
他轉念一想,其實也正常。
張異的觀點,其實是未來後世之人對他的評價!
是非功過,最為客觀!
他想起馬皇後對他說過的話,李世民可以以史為鑒,以人為鑒。卻沒有一個君王可以未來為鑒。
“陛下的曆史使命是什麼?”
朱元璋在詢問的時候,語氣也有些激動。
“恢複中華!”
“何為中華?”
“南北一心,共擁祖製!”
“這似乎就是陛下在做的事,好像也不難呀!”
說話的人是張宇初,他看著張異和朱元璋一問一答,小孩子的表現欲爆棚。
“真的不難嗎?”
張異還真喜歡大哥給他捧哏,接過張宇初的話,道:
“黃叔叔就算沒有聽過陛下舊臣張昶,也該看看現在衍聖公現在這副德行……”
朱元璋低頭沉思,張昶這個人,是朱元璋一段並不太美好的回憶。
他在前朝曾官至戶部尚書,後朱元璋找招降他,重用他,信任他,他一度成為朱元璋手下參知政事,可以說如果他能活到大明開朝,是妥妥的中書省大員一個。
但這樣的一個人,去年卻被老朱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