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選擇揚州,未必沒有這層意思。
“因為陛下一直遷徙百姓,揚州城出現瘟疫也就見怪不怪!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流動……
這次陛下在出事的州府選擇揚州,一是想利用揚州的名聲給這件事打響名頭,第二件事,揚州本身就是交通樞紐,客商雲集……陛下想利用揚州的便利,將消息傳遍天下!
所以揚州這一行,朝廷推廣種痘法的事必須乾得漂亮,隻要乾得好,隨著客商將消息傳出去,後邊再推行種痘法,阻力會小許多……”
“沒錯!”
朱標忍不住附和,旋即看了一眼朱元璋,朱元璋也是微微頜首。
張異有條有理,將他的目的梳理出來,確實不錯,可是這家夥說能做得比自己更好,
那他想如何做?
見所有人都盯著自己,張異嘿嘿笑。
“既然將陛下的目的都梳理過了,所以陛下的目的咱們也了解了,關於如何處理種痘法的事,這小子插不上手,可是如何將種痘法的傳播,小子以為可以加點戲……”
“加戲?”
眾人麵麵相覷,張異這話讓人聽著迷糊。
“我在天書中,看過未來有一門學科,叫做傳播學……其中的內容不細說,但有一條關於信息流傳的知識,卻讓小子給記住了!”
一聽張異說,他想要講的東西來自未來,大家都不困了。
“哪句話,什麼意思?”
朱元璋忍不住追問,張異道:
“叔叔可知道這世界上傳播最快,流傳最廣的東西是什麼嗎?”
“什麼?”
“謠言!”
張異給了所有人都猜不到的答案,謠言是什麼鬼東西?
難道張異的意思,是讓他們去造謠。
“你們可莫小看謠言的力量,就如咱們讀史,正史有野史有意思?
寫野史那些人,不就是在造謠嗎,可是您看在市井中,是演義的謠言有市場,還是正經的史料有市場?
還有,如果一個人,咱們形容他相貌堂堂容易讓百姓記住,還是形容他齙牙眼凸,鞋拔子臉好記?”
“後者!”
朱元璋聽得入神,不由自主回答了張異的問題。
突然,他臉色難看起來,鞋拔子臉?
老朱一下子想起某段塵封的記憶!
娘的,那個叫張翰的造謠者皇帝還沒抓到呢,回頭一定要讓高見賢加把勁,將那個造謠者找出來!
他沒了好心情,對張異也沒了好臉色:
“這是什麼邪門歪道?皇帝推廣種痘法,行的是王道,堂堂正正,若是這種方法被君王用去了,豈不是汙了皇帝的名聲?”
張異聞言也不生氣,不過他那張嘴也不會服輸就是:
“皇上行王道,但小子我是小人呀,但話又說回來,如今的陛下,真有那個威望行王道?
叔叔覺得這手段下作,可卻不曾想到,這些手段是從何處演化而來?陛下又不是沒用過,隻是他沒想過這些手段可以用在百姓和宣傳之上!”
“兵法!”
朱元璋得張異提醒,如醍醐灌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