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這個名稱聽起來還是比較羞恥的。起這個名字倒還真不是特意給程橙買熱搜的次元娛樂的宣傳部門想到的, 而是《罪無可恕》裡程橙的角色出現的那一個單元,在原書之中的小標題就是‘白月光的消失’。
程橙所飾演的角色叫做喬月,是這個這個單元的被害者, 一出場就是屍體,但是就連死相都極美,因為是先被麻醉後再在睡夢之中死去的,凶手還特意為她換上了一條潔白的紗裙, 在她周圍擺滿了鮮花,就好像人隻是睡著了一般。
隨著警/官們, 也就是男主角團隊們的開始調查,這個角色就在不同人的回憶中出現了, 可能是死後被美化了的原因, 無論是誰口中的喬月, 都是完全沒有缺點, 也不應當招致死亡的人。
一開始男主角還以為會是比較俗套的那種,就是在人前裝的非常完美, 其實背後極為惡劣的那種人, 還說出了在此書中唯一一次被打臉的話, ‘這個世界上, 沒有這樣對誰都是完美的人存在!’
事實證明,無論怎麼調查,喬月這個人的存在都是完全的純白一片,如果非要說這個女生對誰不好的話,那就是對她自己。
因為太過克己的原因, 在日記中寫下了類似,‘我好累,有時候, 也想休息一下’‘就算是我,也會有想要懈怠的時候’‘其實今天身體沒有不舒服,但是太累了所以說謊了,明明休息了一整天,但是因為心中的愧疚,反而覺得更加疲憊了’。
喬月日記的被發現,讓大家開始懷疑喬月本人自殺的可能性。
這個猜測激怒了所有喬月身邊的人,原本沉浸在悲傷之中,對於專案組的調查極為配合的人們,甚至用憤怒和仇恨的目光看向他們,不隻是因為覺得他們想要將這個案子以自殺結案是不負責任,而是覺得這種死法對喬月本人是一種褻瀆。
而這種褻瀆,比喬月本人的死亡,還要讓人難以接受。
畢竟,這就意味著,這些平時無限大的接受喬月的善意和溫柔,並將其當做理所當然的人們,在喬月已經非常疲憊甚至想要自我結束生命的時候,完全沒有發覺。
這種猜測,讓他們惱羞成怒,痛苦不已。
不過這種猜測確實也沒有成真,因為確實有嫌疑人出現了。
嫌疑人是喬月的同班同學,是一名平時在班上並不顯眼,甚至被班中同學們隱隱討厭的男生,一開始對方的表現並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雖然他多次重複‘喬月並沒有死’但是也直被當成是無法接受現實。
因為這種情況在喬月周圍的認識的人中間還是很頻繁的出現的,所以並沒有被重視。
直到專案組人員開始懷疑喬月是自殺時,那位男生一口否定,甚至在周圍人都因為‘喬月有可能是自殺’這個消息產生了動搖的時候,仍然堅持自己的說法。
畢竟凶手是高中生,就算殺人也因為體力、家庭、時間和經驗的限製無法達到完美,在專案組的成員懷疑到他頭上的時候,暴露的也很迅速。
在對嫌疑人進行審訊的最後,詢問了他殺害喬月的理由,是不是情殺,是不是被欺負了之類的。
嫌疑人搖頭,都沒有,喬月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是這個世界上對他最好的人。
殺害喬月的原因也很簡單,現在是高三,馬上就要畢業了,喬月的成績非常優秀,而他的成績卻很一般,可以預見,在畢業之後兩個人之間不會產生任何交集。
這讓他難以接受。
於是在經過反複的痛苦煎熬以後,他終於明白了,那麼就讓喬月不要離開他就好,讓喬月在現實中消失,同時永遠的活在他的記憶裡。
這就是他殺害喬月的原因。
他知道喬月不會拒絕他人的求助,因此很簡單以想請喬月幫忙的借口,讓喬月幫了他一個小忙,隨後將下了藥的汽水遞給喬月,實施了殺害行為。
《罪無可恕》原著是標準的本格推理作品,凶手的作案手法本身並不高明,重點更偏向於凶手為何犯案,出現的每一個凶手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罪無可恕’之人,不存在淒慘的身世,不存在被逼無奈,凶手擁有的,隻有純粹的殺意本身和無法被饒恕的罪孽。
在現在社會中,由於大量攝像頭的存在,本格推理作品經常會被大眾吐槽‘謎題故弄玄虛,一個攝像頭就能解決的事情’之類,所以很難火起來,現在更傾向於在本格推理作品中加入其他元素以吸引讀者。
《罪無可恕》中最吸引人的不是犯人是如何作案的,而是犯人是因為什麼作案的,每一個犯人在吐露他們根本就無法被他人理解的殺人動機後,都會讓讀者感到憤怒和恐懼。
‘白月光的消失’這個單元,在原著中反響隻能說是一般,因為喬月這個人本身的存在就十分的空洞,不過由於程橙本人‘無所不能’的加成和前一段日子裡‘張庭事件’的發生,毫無疑問增加了‘喬月’這個角色存在的真實性。
因此‘程橙 人間白月光’詞條被頂上熱搜,就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