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轉機(1 / 2)

緬北風雲錄 均線 4368 字 9個月前

李軍坐下來之後,兩個人像情報頭子一樣,裝模作樣地討論起了電影、電視劇,以及創作的電視劇的心得和要領,就好像他們真的懂一樣。

方敖心中雖說是十萬火急,但是現在他還是沉住氣了,像個電視劇的投資老板,這個消息被吉拉宇的人探知到了也無所謂,自己搞點副業,掙點錢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曼穀不是人人都這樣嗎?

在交談得差不多了,之後,李軍便說“方先生,您看我們都餓了,去我們酒店吃一點宵夜可好。”

方敖略微作推辭“這恐怕不太好吧,聽說你們是一個團隊。”

“沒關係的,方先生,您是我的房間吃飯就可以了,其他人在外麵。”李軍

方敖略顯為難的樣子,就站起來身來,說了一句“好吧,不過要儘快。”現在已經是晚上接近11點鐘了,距離咖啡店打烊也不遠了。

這裡是影視城,自詡為劇作家、演員、文藝家的人多如牛馬,一般來說,文學藝術上的天才多少都沾一點癲狂的氣息,為什麼呢?

因為創作需要的是靈感,而這個靈感怎麼來呢?並不能循規蹈矩的來。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酒這個東西,這種能夠令人進入頭腦眩暈的東西,是否會有“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種詩句的出現。

所以,為了配合這些時而正常、時而瘋癲的創作者、劇作家們,咖啡店在這裡的打烊時間都延遲了兩個小時。

方敖和李軍離開的時候,咖啡店裡麵還有10多個20多個人,三三兩兩地坐在一起,好像他們之間有很多說不完的話似的。

然而仔細聽來,無非是一些空洞的表述和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

為什麼呢?因為理論是來源於實踐的,如果一個人想要從理論中得出正確的理論,不是不可能,極少,但是如果一個人從實踐中得出理論,很多,且幾乎都能獲得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農民、工人、革命者等等大多都是由實踐走向理論,再走向實踐。

兩個人冒著小雨,從咖啡店出來,李軍出門的時候,並沒有帶雨傘。

同行有雨,卻無語,兩個人默默地走著路,李軍知道不到萬不得已方敖不會找到這個地方來,而方敖心中也有忐忑。

因為他不知道自己和夏然製定的這個計劃,會不會得到19的支持,還有自己即將彙報一件“擅作主張”的事情。

成功了都還好說,就像李雲龍打平安縣城一樣,雖說是違反諸多規定,打贏了,也就既往不咎了。

但是現在自己找到19號的曼穀前沿組是因為自己的計劃出現了大問題,很可能快要發生紕漏了。

想著想著,兩人就達到了酒店駐地,李軍熟門熟路地穿過天井來到一所小院子,院子是一個內嵌天井的樣子,天井大概有20個平方左右。

李軍脫下大衣,換了一件精乾的短外套,就從院子一樓的角落裡鑽進一間房,房子裡麵有取暖器,在下雨天降溫的情況,屋內也傳遞出一股溫暖,方敖也跟著進去。

“說吧,什麼情況?”李軍問

“我和夏然有暴露的風險,我們需要組織上出手。”方敖說

“什麼意思?上周碰頭的時候,不都好好的嘛,怎麼現在就要暴露了?”李軍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