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比重。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這首《賈生》就很有代表性。詩中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則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詩寓慨於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上備受排擠、壯誌難酬的感傷。
(三)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這首《錦瑟》廣為後世人知,但是,對這首詩的創作意旨卻曆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
《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五十弦有斷弦之意(一說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斷成兩半,即為五十弦)。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可以肯定,《錦瑟》是李商隱的追憶之作。詩人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作這首詩的時候,李商隱已經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獨上西樓,秋風拂麵,往事如煙,有感而發。寫完《錦瑟》後的第
二年,李商隱憂鬱中死去。
李商隱的愛情生活,被許多研究者關注,部分原因在於李商隱以《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致婉轉的感情,容易被人視為豐富的愛情體驗的表達。
關於李商隱的愛情,猜測的部分遠遠多於有實際證據的,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此津津樂道。
就在洛陽,李商隱邂逅了他的初戀情人柳枝。
那時李商隱唯美、朦朧的戀情詩已經很出名了,柳枝也是李商隱得傾慕者之一,更巧的是,她還是李商隱堂兄李讓山的鄰居。一天,李讓山無意吟誦起了李商隱的《燕台詩》,恰巧讓柳枝給聽到了,她深深地沉迷在這首愛情詩中,不由感歎:“誰人為此、誰人為是?”
在得知詩的作者是李商隱之時,柳枝將身上的信物托李讓山轉交給李商隱,以此表達自己對他的仰慕之情。第二天,柳枝專門等候在李商隱得必經之路上。就是李商隱在換從中看到的她。
終於等到自己的仰慕之人時,這位初涉塵世的小姑娘又驚又喜,說自己三天後會以漿洗衣裙為由去河邊,想見他一麵,並焚博山香以待。
博山香在以前的詩詞中是愛情的象征,說明柳枝已經喜歡上了李商隱,在情愛難以說出口的時代能如此主動,可見柳枝對李商隱的情感何其熾烈。
或許是緣分未到,兩天後,與李商隱一同進京的好友與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竟將他的行李偷偷拿走上路了。行李裡有他考取功名的重要書籍和其他物品,李商隱忙於追趕行李,結果錯過了與柳枝的約會。
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