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遇李白》全本免費閱讀 []
唐睿宗文明元年、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春的明月,見證了陳子昂與友人的彆離。
這一年,二十六歲的陳子昂告彆家鄉四川射洪,奔赴東都洛陽,準備向朝廷上書,求取功名。
臨行前,友人在一個溫馨的夜晚設宴歡送他。席間,友人的一片真情觸發了陳子昂胸中的詩潮。麵對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離情,抒發自己的遠大懷抱,旋即,寫成組詩《春夜彆友人二首》。
第一首詩寫陳子昂離開家鄉赴東都洛陽告彆宴會上的場景,充滿了對朋友的依依惜彆之情: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彆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第二首詩,陳子昂向友人坦露心胸,傾吐其為國建功立業的宏願:
“紫塞白雲斷,青春明月初。
對此芳樽夜,離憂悵有餘。
清冷花露滿,滴瀝簷宇虛。
懷君欲何贈,願上大臣書。”
陳子昂不曾料到,險惡的仕途,後來會要了他的命。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陳子昂出生於西蜀梓州射洪縣的一個富豪家庭,與他同齡的還有我們熟悉的唐代詩人賀知章。而同樣時代的兩個才子,最後卻有不同的命運。
陳子昂的家族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的高祖陳方慶,崇尚民間的墨子學派,曾得墨子的《五行秘書》和《白虎七變法》,隱居於蜀中射洪武東山,潛心修煉隱身之術。
他的父親陳元敬,天資聰穎,二十二歲就考中了進士。但是他的抱負不在官場,而是熱衷於道教,以豪俠慷慨稱著,喜歡樂善好施。
有一年,鄉裡遇到饑荒,陳元敬拿出自己家裡的價值數萬兩的糧食,接濟鄉民。
陳子昂在這樣的家庭文化下慢慢成長,墨家和道家的混雜思想在他心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般的書香門第,對後代的要求肯定是要從小多讀書,而陳子昂卻相反,十七八歲以前,不曾看過一本書,甚至不知道書為何物。